愛三與弓三的部署的後續發展與戰略考量

0818mikeyou wrote:
謝謝Henry 大...(恕刪)


台海戰爭一旦開打,雙方攻擊的第一波特優先目標一定是對方的戰管雷達站, 先戳瞎眼睛與空防大腦!

台灣雷達站不是那麼容易摧毀的! 不但電子誘餌,偽裝, 反飛彈 (包括反反幅射與反彈道飛彈), 近迫武器系統 (PLA的radar site) 層層護衛,一應俱全; 而且主機與戰情中心還是藏於抗炸地堡內,在雷達天線半徑30公里內的地下,攻擊方根本不知道確實位置。 尤其很多還是在花崗岩盤下,鑽地彈也無可奈何,絕不是五毛想像的 "遠火,彈道飛彈就能掀窩"!

反觀粵閩浙面台丘陵,低矮又無花崗岩,戰管雷達站少又地質脆弱,容易打多了。

giga giga wrote:
台海戰爭一旦開打,...(恕刪)


台灣的雷達站早被對岸標定多年了.一開打就再見了反而移動式的能活多久

卻掌握在阿兵哥的訓練是否扎實
Charlie2020 wrote:
當初馬政府購置9+1...(恕刪)


台灣愛三與弓三的採購與部署明顯是經過縝密規劃的!

可反飛機與反飛彈的愛二三10連全部署在軍機場,雷達站等台灣武力的核心生命線,卻僅備彈一枚; 明顯是要靠戰時老美緊急運輸,並確保 "即使PLA機海,彈海一波波來襲,台灣也不會缺彈"。 把備彈的資金積壓與延壽問題全讓美軍承擔。

反彈兼反機的弓三交叉圍繞愛三部署,作為其外層保護殼並為接戰先驅 (因為台灣備彈總有極限,萬一耗盡又守核心,就不妙了)。

敵機來襲必經之路埋伏弓一弓二專打飛機。其好處是: 當敵飛彈來襲時 (由弓三,愛三處理),仍有戰鬥單位專責防範敵機緊隨入侵。 窖藏飛彈一次可發射數量多 (因火控雷達與後端運算主機體積不受限),隨時待命數量龐大 (分別窖藏又防爆), 且換彈速度快,可有效狙擊,阻截大批來犯的敵機!

未來再加上弓三增程,一方面做中層反彈道飛彈 (與愛三構成雙重反彈道飛彈網), 另一方面威嚇PLAAF空警機遠離台灣400公里。 沒有預警機指揮,PLAAF攻打台灣南邊已不容易,東海岸就更別妄想了!

台灣即將擁有相當完整的防空網,兼顧反飛機,反巡弋飛彈,反短,中程彈道飛彈; 而且對每種敵方武器,我至少都安排兩層以上的防護網。

為國軍讚一個!

空谷101 wrote:
台灣的雷達站早被對...(恕刪)


天安門,中南海也被美俄等鎖定幾十年了, 依你邏輯就毀定了?
本樓許多專業的討論!好文...長見識了
G大說的是~

戰轟機的工作用SRBM/彈道飛彈來做,那效益會掉到很慘,慘到難以計算.

CEP5米和CEP100米,戰機可能只要2顆便宜的精導滑翔炸彈+雷射導引莢艙就解決掉目標.

SRBM可能要幾十顆還不一定搞定.....且任何一顆SRBM成本都可抵過一大批炸彈.

想學美軍短時間把敵軍轟到一次大戰程度,恐怕未來還是只能靠類似B-2/B-1還有F-16/18先進戰機海的東西.

否則戰爭彈藥花費應該足夠買敵國人民大部分收買下來....根本不用打.



giga giga wrote:
天安門,中南海也被美俄等鎖定幾十年了, 依你邏輯就毀定了?
最近新聞有提到國軍針對飛彈部隊及飛彈預警中心要更新資訊鏈結設備.....; 然而卻不是跳頻的保密型式, 不曉得各位軍迷看法如何?
cche1079 wrote:
G大說的是~戰轟機...(恕刪)


完全同意您本文所述。

只有軍盲與奉旨宣傳的五毛才會認為 "丟一波遠火,巡弋飛彈,彈道飛彈,台灣空防就全癱了" 這種絲毫不瞭解台灣戰備的話。 七八十年的在地經營絕不是白混的! 台灣防護工事堅固又重層綿密。

當然不是說 "絕對攻不下", 而是 "敵方必須付出五倍十倍的代價", 以及 "遭台灣幾乎同步反擊時,敵方自己防禦工事與防護網的堅固度能經得起多大考驗"。

如您所言,要摧毀雷達與飛彈陣地及機場主要還是得靠SEED的較廉價密集轟炸, 遠火飛彈只是外行人的噱頭而已。 但PLAAF想跨海來襲,又必須先經過台灣上述雷達,飛機,飛彈發揮戰力的考驗,傷亡必大! 這都是因為台灣擁有 "台海百公里縱深" 的優勢。

不但戰管24小時全年無休; 台灣各軍機場跑道頭隨時都有待命緊急起飛的戰鬥機; 各飛彈連也都輪戰備隨時都有可立即受命接戰的單位保持警戒狀態。 在PLA首波飛彈離地升空後,台灣必立即反擊,攔截飛彈,反擊飛彈,戰機紛紛升空執行戰鬥任務; 而此時PLAAF戰機受我弓一二壓制,無法緊隨飛彈來襲。

PLA空防是單薄的,因為天然地形條件限制,戰管雷達站稀少且只能單點串線,無法像台灣形成雷達網。 PLAAF戰鬥機總數量雖多但需分散各戰區佈防; 而我佔地利,絕不遜色!

giga giga wrote:
台灣愛三與弓三的採...(恕刪)


報載說光發射車將來就超過200台
一有風吹草動早就鳥獸散了
以美軍顧問團的建議
會比網路上那些五毛的鬼扯蛋不專業嗎?
健人就是腳勤

NQQegg wrote:
報載說光發射車將來...(恕刪)
發射車超過200台,雷達車只有幾十部,在反福射無人機及反福射飛彈的壓制下能開機的有幾台,兩岸主要的差距不是武器平台而是戰爭潛力,台灣的軍事生產力是最大的差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