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軍近十年實兵演習驗證經驗及相關資
料,可窺出未來對台進行三軍聯合進攻戰役
的新方向、新思維,並依「關節癱瘓突擊」
、「多維快速上陸」、「縱深超越打擊」之
基本指導思想,迅速達成其戰役目標。
目前共軍近十年實兵演習驗證經驗及相關資
料,可窺出未來對台進行三軍聯合進攻戰役
的新方向
最具代表性的兩棲作戰模式有四種,即為傳
統的登陸作戰、兩棲機動作戰、超越地平線
的兩棲突擊及海空一體兩棲作戰等,簡析如
下:
(一)傳統的登陸作戰
傳統的登陸作戰,是一種平面渡海登陸
作戰的方式,必須預先確定登陸的時間與地
點,然後集結登陸艦船,裝載登陸部隊,在
海空兵力支援掩護下,航渡到目標海域,在
把登陸部隊、裝備換乘到小型輸送工具上,
在抵達距岸數浬外,編成舟波,強行登陸,
可以說是一種立足平面,強行登陸的消耗戰。
(二)兩棲機動作戰
兩棲機動作戰是機動戰與登陸戰結合的
作戰模式,即不先確定登陸方向、地點、時
間,而是機動作戰中尋找最佳登陸方向、地
點、時間;並否定強攻上陸,力求避實擊虛
,從弱處開刀。其運用之輸具是以氣墊船、
地效飛行器以及直升機等具快速上陸之工具。
(三)超地平線登陸作戰
超地平線主要特點是充分發揮大型登陸
艦的機動性和艦載的氣墊登陸艇、重型運輸
直升機等現代高速上陸工具的技術優勢,在
機動中選擇敵防禦薄弱環節,使登陸部隊在
敵探測距離之外的海區換乘、編波,並從敵
遠程火力射程之外對敵意料之外地帶實施突
然、高速衝擊上陸。
(四)「海空一體」突擊登陸作戰主以「超視
距兩棲突擊」及「海空一體
兩棲戰」兩種方式為其重點,共軍在現代登
陸作戰理論研究上,所提出的新作戰觀念「
海空一體兩棲戰」是主要立體登陸作戰樣式
,也就是所謂「多層雙超」。所謂「多層雙
超作戰」即採「多層」立體登陸方式,首層
由船塢登陸艦、登陸艇與兩棲車輛構成;第
二層是氣墊船、沖翼艇及地效飛行器等掠海
登陸工具;第三層是由直升機載運的機降部
隊;最上層則為運輸機載運的空降部隊,「
雙超」則是「超視距換乘編波衝擊」及「超
越灘頭的登陸與著陸」兩種意涵;「超視距
換乘編波衝擊」是視距外實施登陸換乘編波
作業,泛指投射武器攻擊距離外,在目視無
法看到狀況下進行換乘、編波及衝擊;另「
超越灘頭登、著陸」利用海、空軍速度快、
機動敏捷、火力強大及靈活通信聯絡能力,
藉以快速及緊密航運,結合先進科技,於我
灘頭後方實施登、著陸,直達我重要目標或
顛倒我防衛作戰正面實施突擊作戰,共軍「
多層雙超」三棲作戰模式。

-----------------------------------------
中共軍隊渡海登陸能力評估
目前中共軍隊具有兩棲或三棲作戰能力
,可承擔渡海登陸作戰任務近有7個師約9萬
人。這些部隊將是中共軍隊用於攻台作戰的
第一梯隊。根據國軍的兵力情況,如果中共
軍隊能將這7個師9萬人一次投送至台灣,應
具有奪佔並守住空降和灘頭陣地的能力,可
為攻台主力的第二梯隊部隊上陸打下基礎19
。所以,中共軍隊渡海登陸攻台作戰能否成
功,關鍵因素在於攻台第一梯隊作戰部隊
的渡海投送能力。
--------------------------------------------
jfkcity wrote:
現代渡海戰爭,已經不需要在單一區域集結大部隊登船,早就可以
多點登船,同時抵達攻擊區域,這一點對岸在上世紀90年代就做到了,所以未來對岸攻台部隊會
分散在從廣東到蘇南地區長達1000多公里的沿海上船,你想要的幾十萬大軍集結,是看不到的,
至於你要先期攻擊,那你也要有本事同時攻擊1000多公里上的幾百個目標
廣州軍區已編有一個裝備精良的兩棲機械化師。
該兩棲機械化師是駐紮在廣東博羅的第42集團
軍第124師,共軍另外一支得到官方媒體確
認的兩棲機械化師,是南京軍區第1集團軍
轄下的第1機械化師,兩支部隊正好布置在
台灣島對岸的南北兩端,是未來中共攻台作
戰鉗形攻勢的南北兩個重要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