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高教原型機登場 首度曝光

莊孝爺 wrote:
又去外面喝酒了, 順又去外面喝酒了, 順風耳 又聽說...........
應該.....可能..... 猜測啦 ....
是 30多年前, 剛進入電腦飛控時代, 電腦計算較慢的問題 ??!! 或 軟體的 細膩與粗糙 ??

IDF 初期, 飛控工程師分析試飛狀況後, 採用 較保守的 方式, 決定了進場滑降較快的軟體指令. 以避開低速時 垂直振盪發散 現象.

垂直振盪發散, 試簡單解說 :
降落時油門收小, 速度也慢些, 對正跑道後第一次俯仰修正動作讓空氣阻力增加, 空速變慢, 舵面效率降低, 電腦根據偵測資料再修正打大一點, 這時全機阻力更大空速更慢下滑率不足, 電腦再打大一點修正, 但電腦運算速度或軟體細膩程度追不上機體姿態變化, 還有全機慣性 (MOI)的餘威, 讓控制反應慢了一些 ...... 變成不斷 上升 下降, 高度越來越低 的惡性循環, 看起來就像海豚跳, 當高度不夠時, 借 馬西平 的口頭禪 : 碰 ..............
...(恕刪)


https://youtu.be/LFq11fgndpc
https://youtu.be/LFq11fgndpc




macross_sato wrote:
去喝個小酒就都水落石出,小弟實在佩服。

只是 查查網路資料, 再東併西湊的拿來 01 吹一吹 閒聊 閒聊.
至少, 有 4分資料+6分想像 吹成 10分.

一些名嘴記者聽些 皮毛 再加入各自媒體的立場, 那才歪了. ( 有的 歌功頌德, 有的 批的一文不值 )


01 閒聊而已, 不用那麼嚴肅啦.
莊孝爺 wrote:
只是 查查網路資料,...(恕刪)


哈哈! 不認真!不認真!
題外話, 昨天台中升旗典禮, 飛行協會的直接手放F16


還做了一堆不像飛機的飛機, 實在太精彩。
台中國慶升旗表演
買了炸雞薯條回家下酒, 才剛喝一杯, 嚇 ~~~~~~~~~~~~~

由另一篇 噴火戰鬥機環球 貼文中, 竟然發現 IDF 一些空速資料......
二戰傳奇 英國噴火式戰鬥機將在10月抵達北高 第 10樓 :

DC-3 下面有一條遠方的線, 叫做 天地線, 這條才是水平.
免費的 小畫家 功能不多, 沒辦法隨意轉角度, 就用線條框出來, 各位委曲些, 頭歪一些來看吧.

看, IDF 機翼 前 後 控制面都下垂了 ( 高升力係數外形 ), 再拉大攻角配合油門推力降低空速, 以配合 DC-3 140節 的巡航速度 ( 253km/hr, 比高鐵 298km/hr 慢 ) 一路伴飛.

這正好破了前面某樓 (要回頭去找) 貼文 [ IDF進場降落高達 140節 ] 的傳說.

空氣密度 , 高度越高密度越低, 飛機在相同姿勢與空速下, 飛機在平地跑道高度的升力會比中空高度處要大.
IDF 在中空高度能以 140節空速平飛, 降落時的空速一定會比 140節 更慢才是.

勇鷹 重量更輕, 進場表現會比 IDF 更好的.

觀察 麻雀 定點落地, 空速 角度 慣性 阻力 ..., 能將各種已知的科學名詞運用的得心應手.
這才是完美 !!!

P-51 空速算是很快的, F-16 伴隨 P-51, 姿勢也是差不多. 還是得垂下 前後緣控制面, 再帶些攻角減速參予編隊.

可以想像二戰時, 聞名的 P-51 紅機尾 初次被德軍 Me262 噴射機超車那種震撼.
莊孝爺 wrote:
嚇 ~~~~~~~~...(恕刪)

那不是控制面 IDF的前緣襟翼 後緣副翼
並沒有控制面的功效 而是升力增生裝置

F-16氣動力血緣的4個機種 F-16 F-2 IDF T-50
都不是用翼端的副翼來控制滾轉 而是用水平尾翼來控制滾轉
所以 這4個機種的水平尾翼控制俯仰 也控制滾轉
yoshiyoyo wrote:
那不是控制面 IDF的前緣襟翼 後緣副翼
並沒有控制面的功效 而是升力增生裝置

F-16氣動力血緣的4個機種 F-16 F-2 IDF T-50
都不是用翼端的副翼來控制滾轉 而是用水平尾翼來控制滾轉
所以 這4個機種的水平尾翼控制俯仰 也控制滾轉

這一點要糾正你的觀念 : ( 如果堅持自己想法, 下面的不用看, 當做各聊各的 )

1. 控制面的定義為何 ??

2. F-16 IDF T-50 F-2 都是美系以前的 GD 系統, 取消了 傳統外翼處的 副翼 ( AILERON ), 而跟 襟翼 (FLAP) 合併成為 襟副翼 ( FLAPERON ), 兼具 FLAP 跟 AILERON 兩種功能.

F-16 IDF T-50 F-2 的水平尾翼, 除了傳統控制 俯仰 動作, 還有 輔助副翼 的功能.

3. 上列飛機屬於 靜不定設計, 當重心偏後時, 連 水平尾翼 都可以成為升力輔助翼.
( 傳統飛機, 重心在 升力中心 之前 )

228樓都已註明了.
莊孝爺 wrote:
這一點要糾正你的看法...(恕刪)

還有 與C47伴飛 來推斷IDF降落速度 太武斷
降落速度不等於最小失速速度

而IDF當時完全高於失速速度 大可以用一定的攻角加油門控制來高於失速速度
保持一定的速度與高度 越慢攻角越大 再用推力來保持平衡速度與高度
這攻角這時就是拿整個機身機翼當減速板用的


而降落時 還有考慮到沉降率的問題 飛機內有個儀表 就是沉降率表
降落時 除了要漸減速度與高度 還要將沉降率 低於規定值
沉降率過高 就是俗稱的重落地
yoshiyoyo wrote:
還有 與C47伴飛 來推斷IDF降落速度 太武斷
降落速度不等於最小失速速度

而IDF當時完全高於失速速度 大可以用一定的攻角加油門控制來高於失速速度
保持一定的速度與高度 越慢攻角越大 再用推力來保持平衡速度與高度
這攻角這時就是當減速板用的


而降落時 還有考慮到沉降率的問題 飛機內有個儀表 就是沉降率表
降落時 除了要漸減速度與高度 還要將沉降率 低於規定值
沉降率過高 就是俗稱的重落地

不跟你說啦.

血壓高了............
莊孝爺 wrote:
這一點要糾正你的看法...(恕刪)

F-16的飛行模擬遊戲 我玩很久了 現在的電腦飛行遊戲做得很擬真
(例如DCS 不過這遊戲 很吃電腦配備 尤其是顯示卡)
F-16 在滾轉時 主翼後緣副翼是不會動的 不控制飛行動作的翼面 叫控制面?
而一般的翼端副翼在滾轉時 是一邊往上 另一邊是往下(有些VG翼例外)

其實玩飛行模擬遊戲 如果選對了 對飛行知識是不錯的認識 例如為什麼F-15的機砲基線要上調兩度
但是我玩的遊戲 就有個bug 兩三公里外或更遠的爆炸 爆炸閃光跟爆炸音會同時到???這什麼鬼?
yoshiyoyo wrote:
F-16的飛行模擬遊戲 我玩很久了 現在的電腦飛行遊戲做得很擬真
(例如DCS 不過這遊戲 很吃電腦配備 尤其是顯示卡)
F-16 在滾轉時 主翼後緣副翼是不會動的 不控制飛行動作的翼面 叫控制面?
而一般的翼端副翼在滾轉時 是一邊往上 另一邊是往下(有些VG翼例外)

其實玩飛行模擬遊戲 如果選對了 對飛行知識是不錯的認識 例如為什麼F-15的機砲基線要上調兩度
但是我玩的遊戲 就有個bug 兩三公里外或更遠的爆炸 爆炸閃光跟爆炸音會同時到???這什麼鬼?

F-16C 起飛前檢查 , FLAPERON 上下動作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