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_Jiang wrote:中日體量不同沒有可比性,如果日本有10億人口及跟中國一樣大的土地,你覺得日本會無法超越美國嗎,早就贏美國了,日本能達到的科技成就中國一樣也達的到,台灣人能辦到的大陸人同樣能辦到,像手機產業及面板產業中國10年以前可是落後台灣阿,但現在呢台灣還能領先嗎?且隨著時間推移台灣能領先的科技產業會越來越少,這主要是看整體研發經費,GDP越高能花在研發的錢也就越多,科技術能全面點開,一旦中國研發經費超過老美,你覺得美國還能永久保持科技優勢嗎,短中期還可以但長期必定喪失科技的領先優勢,當年大英帝國自從經濟規模輸給美國跟德意志帝國後,科技最終也被這兩國趕超,中國只要經濟規模跟工業規模都壓過美國,科技趕上也是早晚的事
中國當然很有威脅 ...(恕刪)
LEO QOO wrote:
中日體量不同沒有可比性,如果日本有10億人口及跟中國一樣大的土地,你覺得日本會無法超越美國嗎,早就贏美國了
印度人口快比中國更多了 那麼印度會不會是未來最進步國家 美國的繼承者?
不是這樣比的...
LEO QOO wrote:
日本能達到的科技成就中國一樣也達的到,台灣人能辦到的大陸人同樣能辦到,像手機產業及面板產業中國10年以前可是落後台灣阿,但現在呢台灣還能領先嗎?
你真的以為中國能做到"紅海"的科技 是什麼先進科技? 是你不了解產業 還是看多了強國宣傳?
就告訴你一句: 凡是在中國製造 甚至有大量中國廠商跳下來做的行業 都談不上高科技!
手機業就是這樣的行業!
請問你這些手機業獲利怎樣? 你有沒去看看? 甚至大家敢公布嗎?
整個智慧手機獲利 80%以上被Apple賺走 10餘%是三星的份 剩下5%左右..
才是大量的"中國廠商"瓜分的一份... 你說這行業技術如何?
LEO QOO wrote:
GDP越高能花在研發的錢也就越多,科技術能全面點開,一旦中國研發經費超過老美,你覺得美國還能永久保持科技優勢嗎,短中期還可以但長期必定喪失科技的領先優勢,當年大英帝國自從經濟規模輸給美國跟德意志帝國後,科技最終也被這兩國趕超,中國只要經濟規模跟工業規模都壓過美國,科技趕上也是早晚的事
錯了 當年大清帝國GDP比英國還多 請問誰的科技較先進?
研發經費是很重要 但執行的效率更重要 這就是人才與經驗 和社會制度的總合了..
很抱歉 這就不是中國的菜了.... 這也是為什麼大清帝國生產總值超過英國..
卻完全不是對手原因...
美國勝在什麼?
第一 真正一流的人才會往美國跑 參加他們的團隊 物以類聚
第二 高科技與技術 同樣是經驗累積 這些人才與經驗傳承 美國仍有絕對優勢
第三 美國的社會制度相對其他國家 更合理 講究公平 可以讓人才真正一展長才
第四 美國對自由民主人權的保障 勝過絕大多數國家 優秀的人材 樂於赴美安居樂業 無後顧之憂..
不講其他 中國自己就是"反美是工作 旅美是生活"... 人都很現實的.. 懂得趨利避凶..
中國是不是個不穩定 危機四伏的國度? 先把豬瘟 疫苗 問題解決吧...

經濟規模超過美國 何如? 你能善用這樣的資源與國力嗎?
大清帝國擺在你眼前 不會看? 動員能力與效率不如人 你就是失敗者...
工業規模超過美國? 看看你個人產值有人家多少? 你是老闆(品牌)還是夥計(代工廠)?
當礦工還要嘲笑老闆沒你會挖金子? 現在的中國就是這副德性....
看看Apple好了 它的利潤絕大多數都不在代工廠/硬體製造商身上 製造成本只佔整個售價很小的比例..
所以 它才能擁有智慧手機最高的毛利率... 中國賺的是什麼? 就是那毛4毛5啊.... 給上百萬員工分哩!
所以 中國才要搞"中國製造2025"啊 不然關鍵技術不在手上 就永遠只有這種代工命...
手機? 拜託 那個利潤已經低到人家不想做了.. 你想要就拿去吧...
豪哥大 wrote:
中天主張新聞對象出現多寡是依據收視率而定
誰"愛"的人最多就會在2020/01/11贏得勝利
這個立場當然是錯誤的 除非中天新聞是韓市長出資的私人宣傳電台
否則 "新聞台"最重要的價值 就是公正與平衡報導...
怎會是收視率當擋箭牌?
絕對沒有一個正常新聞台 是一天到晚以吹捧或罵某位政治人物為能事的..
有立場不是問題 批評跟吹捧也不是不可以... 美國的電台也分左右派互相攻擊吹捧
但要平衡 這點中天確實是新聞台裡幹得最差的...
看這種電台 跟看對岸央視 或台灣過去的老三台有何不同?
言論自由 是以保障人民"知"的權利為出發點..
所以 長期不成比例 過度專注或吹捧特定對象 本來就是錯的操作手法..
把市長當明星長期追捧 沒人會幹這種鳥事...
如果說收視率是一切 那中天就專作追星或特定主題為目標即可..
看是中天娛樂(韓市長確實頗具娛樂價值倒是

就不要再掛什麼新聞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