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網友已經幫大家『看過』僅存的F-20了:http://mtlin550.pixnet.net/blog/post/28379516pk-king- wrote:2台都是因為運動性能...(恕刪) 也不是陰謀,而是實際就是如此。http://mtlin550.pixnet.net/blog/post/28401764
coolhau wrote:印象中F-20 試飛...(恕刪) 出擊率至今無其他機種能破試作機哪來的出擊率?正確應該解釋為 從飛機系統啟動 整體系統暖機包含雷達開始使運作起飛的時間很短因為發動機過於優秀, 結果美國不願意賣F404確實是很優秀的發動機 但是F-20不出售給台灣的原因這並不是主因事實上 美國對這個發動機 反而是比較開放的態度瑞典的JA-39 印度的LCA 都是用這種發動機 韓國的T-50也是用這具甚至法國的RAFALE的試作機 也是用美國的這具F404當初傳聞中 這具發動機 也可能是IDF的動力來源不過 台灣之前與蓋瑞特合作的TFE-731(裝載在AT-3)台灣當時可能與蓋瑞特(後來被HONEYWELL 漢偉收購)已經有合作計畫所以拒絕了F404(這之間有許多傳聞 真偽無法知曉)F404的推力相當於後期J-79發動機不過前者是渦扇 後者是渦噴而IDF使用的TFE-1042兩具的推力 剛好相當於一具F404的推力
pk-king- wrote:話說待過軍中雷達管制站的網友回報f-ck-1的雷達截面積很小,有時候沒識別碼還看不太到(真假?),這也是輕型戰機的優點 是真的啊IDF「飛低時」地面戰管雷達上就只剩識別碼,沒雷達回波了這時我就冷汗直冒,抓不到戰機航跡(不管是我軍、共軍)是會被處份的ps.據說這動作,F-20早就能做到啦只是美軍認為沒啥實戰效用(急煞車急停好當活靶嗎?)所以也就沒將其發揚光大
yoshiyoyo wrote:試作機哪來的出擊率?正確應該解釋為 從飛機系統啟動 整體系統暖機包含雷達開始使運作起飛的時間很短 妥善率?PLAYER553386 wrote:IDF「飛低時」地面戰管雷達上就只剩識別碼,沒雷達回波了...(恕刪) 所以是因為超低空飛行才抓不到?那應該與進氣口的設計無關,而跟地球的曲率有關.
基本上去查wiki 資料會發現, F-20 與 IDF 各項技術數據都雷同的有點誇張.應該是當時的國際政治氛圍, 美國只要是賣整機, 就算是 F-20等級的輕型戰機都有來自左岸相當的壓力.反而是以台灣自製為名提供技術輸出,反正如何定義各說各話,美國硬要說跟他無關,左岸要施壓也比較"打不到重點"...不過從後見之明的角度來看, IDF 也還是比較好的選擇. 先不談"自製"這羅生門,就以IDF 這樣尺寸還可以低阻力掛載兩枚劍二,已經是不簡單的設計了...
Ace Aceman wrote:F-20 與 IDF 各項技術數據都雷同的有點誇張. (恕刪) 只是巧合吧! 當年協助 IDF 的美國團隊跟諾普公司沒有直接的關係了同為輕量級戰機的 IDF , 把 F-20 選用的航電設備拿來用是最快又直接的做法簡單講是 "現貨" 市場裡可以找到的, 拿其它飛機用的, 要不是太大, 就是等級太高出口不易
Ace Aceman wrote:基本上去查wiki ...(恕刪)....就以IDF 這樣尺寸還可以低阻力掛載兩枚劍二,已經是不簡單的設計了... 主因應該是機腹半埋的設計, 大幅度減低空氣阻力的因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