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弓三、雄三飛彈飛試影片首度公開

目前看起來,台灣發展飛彈類武器算是有進展且令人滿意的,
政府應該繼續支持中科院研發下去.

jrta1597 wrote:
目前看起來,台灣發展...(恕刪)


在有限的財力下,台灣確實要多發展不對稱的武力,辛苦這些無名英雄了
只要改變飛行高度 因為空氣密度的不同 射程也會不一樣 只需要調整一下電腦設定就好

這就是自製武器的好處 公開的射程只是參考用

彈頭也可以改裝 例如雲爆彈之類 即使精準度不夠還是可用


不恨古人吾不見 但恨古人不見吾狂
我要哭了~我當兵時的中字號運輸艦~被拿來當靶船~
上面滿滿我當兵的回憶阿!!!!!!!!!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靶船很貴 還是不要裝...(恕刪)
影片接近的時候,看那個光點停滯好像在做繞行轉彎再衝進去
有注意到嗎?

那如果在近防炮的範圍外
可就厲害了

假動作啊
假如雄三射程研發到400公里~在加上迅海艦~那台灣海域500~600公里都是雄三的天下
這就是海上的刺蝟戰術~
我比較好奇~ 150公里外的敵艦

我方要如何去標定目標? 讓雄3能夠去鎖定目標去攻擊.

像訊海艦本身沒有 搜索雷達.

都必須透過大成系統 資料傳輸.去接收定位攻擊目標

要是大成系統被毀了 那訊海艦的雄二 雄三 不就沒用了?

想必有更好的飛彈研發成功,才會把"舊的"弓三雄三試射影片及照片公佈,大概增程型都OK了.

期待雲峰飛彈影片! 雲峰飛彈加上萬劍的子母彈填燒夷彈藥爆炸起來一大片火海想必震撼!各一顆就把越南佔的南威,鴻庥島及敦謙沙洲等掃平還有剩!雲峰子母燒夷彈配置東沙島或貨櫃輪偽裝機動部署打到南沙群島不要30分鐘就可擊中,保衛太平島的利器!未來太平島島上及駐防艦上應加裝終端雷達或雷射導引裝置,以免美國切斷GPS或受干擾,幫雲峰做終端導引,更可提升精準度.必要時可對越南本土機場來一發,所有蘇愷全滅,跑來騷擾太平島?不知死活!另無人機應研究做為雲峰雷射終端導引之用亦甚有大益.未來更可抑制中共填海造島的永署礁等之威脅!
影片中第20~24秒出現的機動陣列雷達是新裝備嗎?跟之前公布的長白雷達外觀很不一樣!
中國前幾天發表「鷹擊-18」影片..昨天台灣也發表雄3影片 有在拼的感覺--- 不過鷹擊-18亞音速 超音速 兩彈體合一的設計 還蠻屌的 前段用亞音速拉長射程 末段用超音速突防

不過鷹擊-18 很高成分是山寨 俄國3M-54E和3M54E1俱樂部
------------------------------------------

中國鷹擊-18的攻擊方式很特別。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報導,該導彈在艦載垂直發射系統垂直升空後,利用其尾部的燃氣舵迅速轉向,固體助推段完成助推任務後被拋離;緊接著彈體後部的渦噴發動機點火,使導彈進入勻速巡航階段,以0.8倍音速的速度飛行180千米,燃料耗儘後,渦噴發動機再次被拋離;

分離出來的前部彈體是一個獨立的“小導彈”,該導彈採用一個固體火箭發動機推動,飛行速度可達2.5~3.0倍音速,航程達到40千米;

此時,該彈主要依靠命中目標時巨大的動能來增強威力。水面艦艇攔截超低空目標時一般來說最大射程也在40千米左右,這樣的導彈對於防禦一方的艦艇來說極難攔截,因而鷹擊-18具有很高的突防概率和命中率。



鷹擊-18估計會採用十分成熟的中繼慣性加末段主動雷達製導方式,並且載體可以利用數據鏈對導彈進行彈道修正,以改變導彈的攻擊彈道或者攻擊目標。

根據相關資料,中國在戰術導彈制導系統方面進步明顯,高精度的激光慣導、光纖慣導系統已得到運用,“北斗”二期工程的投入使用,使中國具備了獨立自主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這樣就為中國大規模使用衛星導航/慣性制導系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提高了中國中遠程反艦導彈的攻擊能力。

鷹擊-18能夠通過實施重力加速度為10G的轉彎機動動作,規避敵艦的防空火力,能夠“擊敗美國海軍的'宙斯盾'艦載防空系統及驅逐艦”,這種能力將使得美國和日本一直希望依賴“宙斯盾”系統在未來的日本或美國戰區導彈防禦系統中發揮關鍵作用的夢想受到重創。

只要命中一枚鷹擊-18,其巨大的3倍音速沖擊力和近300公斤的高爆能量,就足以使一艘“宙斯盾”戰艦喪失作戰能力。據稱,該彈還具有反輻射功能,即使在距敵艦50米處爆炸,也可摧毀60%的敵方艦載電子系統。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