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中文網 觀點:奧巴馬亞太外交為何難以成功?

中國建築業一直佔整個GDP 不到 10%, 你之前貼的67%是 建築業產值 vs 第二產業"增加值", 而非第二產業總值,
2016年上半年的資料, 建築業佔第二產業約15%(不過第二季好像萎縮較多, 第一季約17%)

chyu1019 wrote:
中國建築業一直佔整...(恕刪)


那應該是我建築業數據找錯了,不好意思。
不過我好奇的是以2014年度,這個第二產業增加值的定義是什麼,這我就搞不懂了
加總是GDP 總值,可是名詞是增加值




中國並不是印鈔機
中國發鈔是有基礎的
他的基礎就是達全世界40%的儲蓄
以及17%的準備金率

美國就是真正的印鈔機
憑空亂印

中國的債務
主要集中在企業債與少部分地方政府債
企業債主要集中在房地產、鋼鐵、煤炭、電業
其他的部門債務占比少且都是下降的

中國雖然問題很嚴重
但正在改革
而且絕對可以處理這些問題

另外
中國有個優勢
就是中國是計畫經濟+市場經濟
所以經濟能力絕對比美國更強

反而
美國的經濟才是真正要擔心的
美國人搞了一個全世界金融海嘯害死全世界
靠中國犧牲自己救了全世界(這點是多數歐美權威經濟人士承認的)
結果美國心理不平衡
推出中國包圍網

不過
美國胡亂QE
又不願意升息
這個虛假的泡沫破滅後
美國又將再度危害全世界一次
piwu0536 wrote:中國現在國民所得已達七八千美金 , 剛好就是服務業要暴衝的時候呢 ~
現在中國只要順順發展服務業 , 未來十幾年經濟成長恐怕都能保持飛快 ...
..(恕刪)


你真的了解大陸?大陸發展的方式跟四小龍很不同,四小龍是循序漸進,大陸是跳躍式的並進發展。以至於大陸的服務業發展已進入高原期,服務業三本柱"金融保險"、"貿易"、"地產代理與經紀仲介",都已經無法期盼"飛快"成長了。
nomo333 wrote:
..靠中國犧牲自己救了全世界(這點是多數歐美權威經濟人士承認的)
結果美國心理不平衡
推出中國包圍網(恕刪)


嗯,美國支持改革開放,給中國貿易最惠國待遇30年,你要不要算算中美貿易逆差累積了多少個萬億美元?狂賺美元,又倡導仇美拼命跟美國作對的國家,也就中國一個而已。按照中國為了薩德封殺南韓的邏輯,美國早該把中國封殺了,美國這樣做了沒?

美國士兵犧牲生命打下南洋,把南海交給蔣介石,49年後中共根據法統繼承南海主權,現在在南海跟美國搗蛋的又是誰?

歷史上,美國從未侵占中國一吋領土,還把自己打下的南海交給中國,很難理解中國為何拼命反美?卻跟侵占自己大批土地的俄國親近,最近俄國又想在新疆跟中國租借土地了,我等著看笑話。

closetou5566 wrote:
嗯,美國支持改革開放...(恕刪)


這筆帳是算不完的,畢竟中美貿易受惠的是雙方.而第二次世界大戰付出最大代價的是蘇俄,幾乎讓所有男壯丁消滅殆盡,相對的,美國是最主要的受惠國.

台灣因為要依賴美國的力量,所以產生"美國"是優秀先進國家的觀點.事實上,美國只是一個精於為自己利益打算的強國.任何事物只要有利可圖,沒有所謂的道德標準,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這才是美國之所以強盛的主因.

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失敗,是因為得利的是美國而冒風險的是亞洲各小國,所以才會注定失敗.只要是小國都具有投機的因子,這是小國的生存之道,在國際博弈環境中,沒有永遠的朋友或敵人.

closetou5566 wrote:
你真的了解大陸?大陸發展的方式跟四小龍很不同,四小龍是循序漸進,大陸是跳躍式的並進發展。以至於大陸的服務業發展已進入高原期,服務業三本柱"金融保險"、"貿易"、"地產代理與經紀仲介",都已經無法期盼"飛快"成長了。...(恕刪)


你真的了解台灣 ?
台灣服務業佔GDP比重自八零年代的五十%成長到兩千年代的七十% , 二十年內比重增加近20% ~
目前大陸服務業比重與當年台灣類似 , 這兩年剛突破五成 ... 你認為再過20年 其服務業比重不會
成長到七成 ?

大陸的服務業發展已進入高原期 ?? 那為何現在服務業佔GDP比重與八零年代的台灣差不多而已 ??
不要忘記 大陸內需消費市場龐大 , 理論上可是比台灣更適合發展服務業哩 ~



中國崩潰論聽了20幾年了,每個中國崩潰論都說得頭頭是道,李登輝還幫中國發明了七塊論呢

然後呢?現在的中國崩潰論者,請問你們找出之前20幾年中國崩潰論的崩潰原因,確認你們的崩潰論不會跟著一起崩潰進垃圾堆嗎?

以前我還會買書研讀這些中國崩潰論,連中國自己都有學者出了各式各樣的中國崩潰論,後來發現20幾年了,一個實現的都沒有,not even close。現在根本懶得再去看了。哪天中國經濟真垮了,再回頭來看有誰水晶球蒙對了好了
nickmice wrote:
..第二次世界大戰付出最大代價的是蘇俄,幾乎讓所有男壯丁消滅殆盡,相對的,美國是最主要的受惠國.(恕刪)


蘇聯戰後強占接手多少土地、接收多少德國優秀科學家?美國強占了哪些土地?蘇聯才是最大受惠國吧!

從小被課本教仇美仇日,而蘇聯是朋友。仇恨教育,果然很有效果。教育仇恨的,全世界只在中國與朝鮮。
piwu0536 wrote:
.大陸的服務業發展已進入高原期 ?? 那為何現在服務業佔GDP比重與八零年代的台灣差不多而已 ??
不要忘記 大陸內需消費市場龐大 , 理論上可是比台灣更適合發展服務業哩 ~.(恕刪)


你真的了解台灣咧!?

台灣是淺碟經濟,工業是為了外銷而存在,工業外移後,服務業產值自然提升。

而中國大陸目前也碰到工業外移問題,但不會像台灣徹底外移。比如全球最大的球鞋製造商寶成工業,移去大陸後,台灣只剩幾百員工,卻在大陸僱用了幾十萬人。這幾年寶成把產線移往東協,在大陸還是留了十幾萬人,因為有14億人口,至少要留幾個廠,生產14億人所需。

期盼服務業產值到達7成,慢慢等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