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火箭的评价指标不是发射东西进入太空轨道,而是能不能飞回来,中国现在需要发射14吨重的天舟飞船,2018年还要发射23吨重的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SpaceX打得了么?给你一个提示:Falcon 9和Falcon Heavy目前为止接了50多个订单,没有一个载荷超过8.7吨的。千年之夢 wrote:SpaceX可以發...(恕刪)
Oceanian wrote:给你一个提示:Falcon 9和Falcon Heavy目前为止接了50多个订单,没有一个载荷超过8.7吨的。...(恕刪) 嗯嗯,可重複利用的引擎目前確實荷重不夠,不過籌載比長征還重的Falcon,不是已經在進行測試了嗎?
你没有看到我已经包括了falcon heavy?FH的用处是在全复用运力大幅缩水的情况下,保证商业发射市场最常见的运力区间,也就是10吨级一箭双星GTO的能力。与此同时,全复用版FH也有把龙飞船送上火星表面的能力。在还不确定的未来,NASA的环月空间站如果可以成真,那么FH也是最适合往返的火箭但是,FH自己的低轨道最大运力,仍然限制在10吨左右。这是结构承重限制。你要加固第二级,就要损失运力。而地球上并没有什么重量级载荷给SpaceX打。说FH有63吨的运力,本质和说长5B有32吨运力,Delta 4H有29吨运力一样,都是嘴炮PPT。不过CALT和ULA是传统的国营公司,嘴炮上比较保守,不像SpaceX,习惯性的吹300%的牛。按照SpaceX的标准,不考虑结构重量和引擎工况,只用燃料重量和干质比来算这种理论“运力”,而且不仅算有效载荷,连一起入轨的上面级质量也要算进paypload,那么长5B的运力就不是32吨,而是32吨加上第二级干重,也妥妥超过40吨。你看?数字游戏谁不会玩啊。joshpls wrote:嗯嗯,可重複利用的...(恕刪)
明明白白的只是你自己不懂又要硬抗的样子而已54吨是SpaceX之前公布的嘴炮payload,63吨是最近Merlin最新增推以后的嘴炮payload。预计到明年初的时候还要增推一轮,这个最终LEO嘴炮运力可能飚上70吨SpaceX从来没有所谓“有效载荷”的概念,实际上他们说的嘴炮payload,对应其他家的“injection mass”入轨质量比较合适。而实际上,SpaceX之所以能用2级煤油火箭打到超GTO,就是靠干质比高到惊人的第二级。而这个蛋壳一样的第二级,最大承重是10.6吨,这就是F9FT发射手册里最大载荷限制的来源他们可以去加固结构,提高“实际可用”的运力,不过那就要把“理论”运力下调一点。目前来看,SpaceX的订单里还没有提高运力的需求。joshpls wrote:籌載63噸,有效籌...(恕刪)
Oceanian wrote:明明白白的只是你自己...(恕刪) 近地淨籌載54噸還可以回收,我聽到心碎的聲音...........人家這火箭是要飛火星的,訂單只是打打醬油,火星籌載都有16.8噸......不知道長征9做出來有沒有這麼苗條??長征9還不可回收咧.....
不懂就大大方方的承认,非要硬挺着继续丢脸干什么?54吨,63吨,以后的70+吨,都是嘴炮运力。这些PPT数字在真实世界里唯一在物理意义,大概是“我们Falcon Heavy可以用这么轻的外壳装这么多燃料哦”。Falcon H的真实复用运力,如果只回收助推器,大概是36吨,如果要回收芯级,大概是25多吨。这里说的是LEO运力。这都是FH的用户手册里写得明明白白的。SpaceX以后不会承接一次性任务,所以哪怕按照他们自己的说法,也永远不会发射54吨/63吨的载荷上面说的是LEO运力。如果是GTO运力,真正的数字是15吨/10吨。原因无他,FH火箭的主要载荷都是高轨道的高速任务。而分离速度越高,回收就越困难。GTO运力和反推回收是根本矛盾的两个技术取向。轨道越高,回收造成的运力损失就越大10吨/15吨的数字,已经比长5小了。这才符合真实的物理定律。长5当年论证的时候也有过全煤油的设计方案,预计起飞重量就是1680吨,和FH火箭差不多。最后选择氢氧芯级,也就是看中氢氧发动机比冲高,同等运力下可以把起飞重量降低一半台湾之所以衰败,可能就是因为你这样不懂又爱在网络上嘴炮刷存在的人太多吧。joshpls wrote:近地淨籌載54噸還...(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