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點輕鬆的,聊聊海南島的春節大堵車


孫浩彧 wrote:
显然你忘了68年前共...(恕刪)

顯然你忘了,這仗都是大陸老兵打的,更何況胡連都說這仗不直得一提!

台灣向後退 wrote:
對了,瓊崖縱隊管了那...(恕刪)

顯然對於作戰過程,你不了解!

jfkcity wrote:
顯然你忘了,這仗都是大陸老兵打的,更何況胡連都說這仗不直得一提!

重點是解放軍跨海能力啊
台灣向後退 wrote:
到時台海都是水雷,起...(恕刪)


台海都是水雷?呵呵,请问贵岛的水雷有超市的卫生纸多吗?
不够的话解放军可以帮忙啊.
cche1079 wrote:
歷史課都在睡覺嗎??

海南島上面的珠厓縱隊 盤據海南多久了?? 連日軍全盛時期 都無法全面清剿海南島上根深蒂固的共黨游擊隊了

更何況是薛岳的幾萬敗兵?? (還是非中央的雜牌軍而已)

拿一個共黨早就經營許久/島上只有老弱敗兵防守的海南島來說嘴??

也難怪共軍在遇上真正的登陸硬戰/金門戰役面對正規軍時會大敗

瓊崖縱隊發展到解放軍登島也只有七千人,當時島上的蔣軍一共十萬人。

十萬對七千,打不贏也就罷了,還能拿來作為自己失敗的理由而得意,我挺佩服的。

cche1079 wrote:
噗~ 一江山/萬山這些小型島嶼 上面守軍不過百人,至多不過千人上下,而且小島守軍還沒有海空援軍支援

這種辦家家酒水準的迷你島嶼衝突, 要怎樣跟台灣戰役比較??
而且你連這種靠漁船跨越幾十km海面/就在中國家門口的小型登陸戰,也能拿來說嘴??

你認為你口中的的 一江山/萬山"奪島戰"的經驗 能讓共軍運用在台海戰役?? 這點水平大概連共軍都不好意思承認了~


看來美軍在沖繩海域動員數十艘航母/幾千艘船艦 所打的兩棲戰應該是打外星人啊??

一江山、萬山等等,每個島嶼的攻島作戰,解放軍的出兵規模都大於古寧頭登陸的規模,跨海距離也大於古寧頭登陸。

你如果覺得這些作戰規模太小,為何又對古寧頭更小規模的一點點勝利看得那麼重?這樣雙重標準,合適嗎?

此外,我列這些戰役出來,是因為你偽造史實,說古寧頭和登步島是「中共60年來 唯二打過的兩場千人等級的大部隊兩棲跨海作戰」,我特意列出這幾場戰役的解放軍出兵人數,是用來反駁你的謊言

我確實不認為一江山、萬山等等那些戰役有多麼了不起,畢竟在此之前,500萬蔣軍都吃下去了,這種幾千人的勝利實在不算什麼。
你啥都不懂,關我什麼事? 你說的都對,你開心就好。
憲兵在台灣軍人中也算得上是千挑百選出來的

但台灣現在由憲兵駐守的蔣公陵寢
都能被幾個小暴民攻陷
且小暴民還能全身而退

你要說現在台灣的戰力強
這真的會笑死人吧

horizon0001 wrote:
憲兵在台灣軍人中也...(恕刪)


那是以前

現在乙種體位也能當憲兵了
加上又不能操
那來的戰力


horizon0001 wrote:
憲兵在台灣軍人中也...(恕刪)


只有211營的才是正牌的吧?
蔣陵的搞不好是穿道具服的保全??
結果海南島十萬蔣軍殘兵順利退往台灣

你的七千人幹了啥事?? 純粹上島跟原本就在島上盤踞的共黨游擊隊會師而已

古寧頭戰役 共軍精銳的第三野戰軍第十兵團派往金門島的四個團 被全體圍殲~

一個海南島 是島上國軍敗兵知道根本無法守,自己主動撤退(事實上共軍上島後,也根本無法圍殲國軍 國軍還能從容撤出大部分物資/人員)

金門戰役才是 真正在島嶼爭奪戰上 國共雙方主力僅有的一次團級單位大廝殺~

你堅持要拿萬山/一江山 這種根本算是解放軍轄數量優勢的沿海小型掃蕩戰役,當作共軍兩棲戰役的成功典範,大概連解放軍高層都不好意思講~

iantsai74 wrote:
十萬對七千,打不贏也就罷了


國軍在海南島的守軍兵力實際上嚴重不足
並且國軍在海南戰役期間部屬在海南島的部隊大多數是各省轉進到海南島的部隊
(我推薦大家一讀中研院院士韓光渭的回憶錄
"學習的人生-韓光渭回憶錄"
他在該書中有描述他親歷的海南戰役.
當時的狀況是他在海南戰役時擔任青島保安旅的少尉排長
但是該旅其實早就被打散了,他是上船前不久才補充入伍的
然後部隊一到海南島也就散了,
因為當時很多人加入部隊只是希望躲避共產黨往後方撤的難民
部隊因為缺人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收這些人,所以根本沒有訓練)
所以雖然名義上有十萬大軍. 實際上根本沒有十萬的軍人
難民加入軍隊 在整訓以前根本稱不上是軍人

3. 海南島的地形是整個島嶼的北側都是平坦的沙灘,
所以處處都可以登陸. 所以國軍必須處處設防. 但是處處設防所需的兵力又太大


再講共軍
共軍也有優缺點
先講缺點:
共軍缺乏在廣東廣西的海空軍, 所以只能依賴陸軍徵用民船
進行非常規的登陸戰. 有一點類似俄羅斯赤刻半島登陸戰

但是我們講優點,
1.共軍最大的優點其實是地形主場
因為共軍有一個海南島瓊崖縱隊, 該部隊在海南島已經經營了超過23年
這段期間內, 國軍/廣東軍沒有辦法消滅他們
日本軍也沒有能力消滅他們

2.共軍雖然沒有海空軍,
但是在廣東廣西徵用到足夠讓兩個軍橫渡海峽的船艇(約10萬人)
並且進行了足夠的訓練以及招募到足夠數量的船夫來操作之
(到今天中共在南沙群島也用類似的戰術 大量的海上民兵武裝漁民漁船)
並且因為海象以及海峽的寬度不大
導致共軍發現可以利用夜間穿越海峽
由於國軍當時海空軍在海南島缺乏夜間戰鬥能力
所以等於是用夜間抵銷國軍海空軍的優勢

最後我大概整理一下整場戰役的經過給大家參考

民國38年12月18日, 毛澤東就計畫了海南戰役
作戰計畫是這樣, 發動作戰前, 必須要集合足夠的船隻,
一次登陸作業就要能運載至少一個軍(4~5萬人).
並且後勤補給上, 必須要攜帶3天以上的糧食,
要能夠登陸後在沒有後援的條件下獨立進攻
這是吸取古寧頭戰役後的共軍教訓. 古寧頭戰役為什麼共軍失敗?
因為共軍太早發動登陸行動. 沒有徵集足夠的船隻
導致共軍第一波登陸部隊只有三個團, 所以需要船隻來回運補才能帶來足夠的兵力
但是當天的狀況是, 第一波的船隻被海軍空軍以及守在沙灘上的戰車擊毀
所以無法來回運補, 變成第一波上岸的共軍部隊變成孤軍
並且還是兵力不足的孤軍
所以共軍的教訓就是,要有只能發動一波登陸還要能打贏的準備
所以第一波就要送上一個軍而不是古寧頭的三個團
並且在發動登陸戰之前,共軍就小規模的偷渡上海南島
讓瓊崖縱隊的兵力增加到兩萬五千人
也就是說,國軍的防線後方出現了兩萬五千名配合登陸戰的共軍部隊

另外一個關鍵是國軍因為背後有這兩萬多人的共軍,加上海岸線適合登陸的沙灘太長
所以變成國軍沒有防禦縱深, 只有一條很薄的防線


cche1079 wrote:
結果海南島十萬蔣軍...(恕刪)

你扯這麼多,扯這麼遠幹什麼?

請你確認一下:你說的古寧頭、登步島是「中共60年來 唯二打過的兩場千人等級的大部隊兩棲跨海作戰」這句話是不是胡說?

就夠了。

一個問題錯了絕不承認,然後轉進下一個話題,老是這樣有意思嗎?
你啥都不懂,關我什麼事? 你說的都對,你開心就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