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ross_sato wrote:不是每個碼頭都深水...(恕刪) ."不是每個漁港都深水" 沒錯! 但是 "不是每個漁港都要停泊飛彈艇" 也沒錯!經向多地多人 (資歷10~60年的漁民) 探聽的結果: 台灣至少50%以上的漁港即使在低水位時進出50噸船 仍 "輕鬆愉快"。 夠用了!您可能誤會一點,以為飛彈艇停泊漁港是為偽裝。 這雖是目的之一,但應是小目的而已。我認為主要目的是 "分散部署"!!一港停一兩艘,中共先制攻擊打不打她都頭痛! 這才是重要與有效策略。
macross_sato wrote:不是每個碼頭都深水,你了解嗎? 其實...台灣真的不需要50噸級的快艇!!50噸級滿載可以靠的碼頭...基本上150噸的也可以~~~誠如M大所說~西部很多小漁港,退潮時是坐底的!!所以能靠50噸級小船,150噸也不會差多少~~~吃水就2~3米的差異而已!!對於一般小港來說2~3米差異不大會坐灘就是會...
macross_sato wrote:唉。 能進去你還要有位子。不是每個位子可以吃水深3米。 對於小漁港來說~有2米的吃水,幾乎都會有3米的吃水!!當然位置很重要...其實~~~當初做光六時,就有算過多少漁港可以停!!所以才會捨50噸的體型,反而弄出180噸級的光六~~~也許近來泥沙堆積,所以海軍又想做50噸小船了吧!!
giga giga wrote:向多地多人 (資歷10~60年的漁民) 探聽的結果: 台灣至少50%以上的漁港即使在低水位時進出50噸船 仍 "輕鬆愉快"...(恕刪) 退潮時,泥沙把出口堵住.所謂(在低水位時進出50噸船仍"輕鬆愉快"),有些其實是漁港為省錢只清一條大致範圍的航道,讓漁船依靠這條航道進出.
我認為這種小船只能躲在漁港,漁港的位置是固定的,就只有那些漁港,以隱蔽性而言,應該是比不上貨櫃車在路上到處跑的方便與台灣愈8萬個小型工業廠房。躲在這種工業廠房,就根本不可能可以找到。看看對岸是否有8萬枚遠火或是彈道飛彈啊!所以那些錢就是為了買選票!
不只漁港那幾個, 能停的位置也那幾個。在一個口袋裡開設射擊陣地, 讓陸軍出身的我不寒而慄。而光六吃三米, 還有機會進2.5M 以內, 若要跟小艇一樣功能, 我認為可以減到2.3米。你可以從當年 卸彈後, 從航道脫出得到印證。繼續對同一個東西精進才是對造船業真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