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dkon wrote:噴射引擎發動機都能...(恕刪) idf引擎大部分零件可以自製,但從2輪機車到4輪汽車更多輪的重卡,沒有一個引擎型號是可以完整自製(電動機車除外),台灣沒有一套完整的生產線或生產工藝,這樣的工業基礎能夠學得會其精隨進而製造台灣本身的副廠引擎,漢翔在生產引擎時總共也才不到200顆那樣的組裝廠不是生產線流水生產而是實驗室少量生產,要能夠大量生產光台灣m60a3換引擎或新的裝甲車,坦克等基本需求就是上千個引擎以上,每年幾百顆的自製引擎不論零件或製程都還是問號,如果只是從美國進口零件組裝..只能算是維修能量
stever2018 wrote:但從2輪機車到4輪汽車更多輪的重卡,沒有一個引擎型號是可以完整自製(電動機車除外),台灣沒有一套完整的生產線或生產工藝...(恕刪) 華擎機械1991年成立, 1998年自製第一具國產發動機. 就算和汽車大國還有差距, 怎麼說也是自製的發動機.光陽的GY6引擎, 自製二十幾年了, 什麼叫不能完整自製. 別再造謠了. 華擎機械工業光陽工業
牛奶伯 wrote:光陽的GY6引擎, 自製二十幾年了, 什麼叫不能完整自製. 雖說是用日本設計~但GY6之後的引擎,不管三陽光陽,都是自己弄出來的!!這點不可否認的...以機車引擎來說,中國目前還是仿製其它廠商引擎設計~要自力研發還有一些路要走的!!不過這當然跟中國的禁摩有很大的關係,不能一蓋而論就是了~
oculata wrote:美方這次怎會如此大方?? 幾乎是裝甲以外的部分都打包賣過來了!!...(恕刪) M1美國批准賣給台灣很久了, 是台灣陸軍擺爛多年不買而已. 巴頓將軍們都很老了, 最後兩台M-48H / M-60換一台M1, 大概差不多吧.
l96a1 wrote:香港人,真是無用,...(恕刪) 我想大概目前某地需要克服的問題有很多吧首先就是彈藥的合金液相燒結技術,要不然sabot用一顆少一顆就太emmmmm了,想想看進口貨的價格就感到酸爽...其次是燃氣輪機翻新,這個在美軍沙漠與高原作戰中很常見,基本上要把AGT1500整個拆掉然後換葉片,可能某方目前能做到來件裝配就萬幸了吧之後是穩定的大尺寸電渣重鎔爐產出,以及成熟的高強度單肉管子的加工能力,否則連M256都要進口再來就是甲板/層壓/石英/陶瓷/貧釉組件的裝備焊接了,我猜這個一樣要靠進口,畢竟,他們對KE/CE如何提高如何優化沒有任何實用的經驗。就算給全套技術,僅僅消化起來就需要相當一段時間。但最有意思的是爲什麽一個戰略目標是防禦的會喜歡打開堅固防綫突破口的進攻型武器?它假設它的假想敵會進行大縱深大寬度的防禦嗎?
deuce396 wrote:我想大概目前某地需...(恕刪) 如果全島都是薄皮小車才最合解放軍的期待吧!!到時只要開兩棲戰車上岸就能幹翻全島陸軍.....連ATW都能少扛幾枚過海, 還真是想得很美.可惜事與願違呢!!-----------------------------------台灣應該沒有掌握過1500匹馬力的機動動力源!這四百多億的採購案若能連M1的燃氣渦輪也一併技轉我們應該設法讓這顆耐操又不挑油的高馬力引擎有更進一步運用微型艇應該用得上、相關科技也許還能用來改良鯤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