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ross_sato wrote:很訝異的是, 最大吃水2.1m !!!!!!!看來當初李總長的小船帶了兩顆雄二才吃 1.2是真的~~~ 三船體構型當然吃水較淺,沒得比。海軍版700噸,吃水會比海巡版600噸2.1m來得深,但應該不會到光六3m這麼多,只能在第一類跟少數第二類漁港埋伏。
火箭彈似乎沒有自動裝彈器,一輪打完只能回港裝填,續戰力不是很理想,如果是以mk-19榴彈槍的概念使用彈鏈,對應火神炮一次6個炮管(每次補充6發),每個發射架可同時發射6管火箭,可以裝複數發射架火箭彈的體積略小於76快砲砲彈,在發射架下方設置彈藥庫放個百枚應該是可以(前提是裝彈系統體積不能太大)
天衣神水 wrote:三船體構型當然吃水較(恕刪) 梅復興在 「微型飛彈突擊艇」的身後辯證一文中表示:『據實際經驗,離岸10海浬(18公里)以內的風浪通常顯著低於外海,故即使微型突擊艇的耐海性能僅與海鷗艇相當,海象高時只能在沿岸10浬內活動。』所以雖然對於設計目的中,1.2m 吃水確實可廣泛疏散,部署成為海上機動發射載台,但是無助於海偵勤務紓解。我想, 除非海軍人多錢多,如80, 90年代, 不然就只能期待中科無人潛水艇了。
stever2018 wrote:鋁製船殼輕機槍可能可(恕刪) 印尼的三體艦 Klewang號:配置長頸鹿三維雷達。主桅杆前一座BAE Systems 40 Mk.4 40mm機砲,後方配備四枚瑞典RBS-15Mk.3反艦飛彈;艦上的作戰中樞包括瑞典SAAB 9LV作戰指揮系統、SAAB TactiCall整合通信系統,並配備一座SAAB Ceros 200射控雷達。但是,但是,在2012年9月28日,Klewang於碼頭失火,船體完全燒融變形並迅速進水沈底。這次火災原因是複合材料在燃燒下容易扭曲崩毀, 損管無法控制。
macross_sato wrote:我想, 除非海軍人多錢多,如80, 90年代, 不然就只能期待中科無人潛水艇了。 沱江艦取消了聲納配置,如果錦江級全退了後,台灣近海、港口反潛偵蒐將會破了個洞,中科院的無人潛水艇可要趕快生出來才行。今天中山大學的水下載具研發中心也揭幕了,台船、中信的大頭也都來了。
macross_sato wrote:印尼的三體艦 Klewang...(恕刪) 600-700頓的船只能盡量輕量化,用鋁或複合材料就是怕高溫與結構硬度不足,這是材料的原罪,在回過頭來看被燒爛的兩棲驅逐艦燒了4天,鋁製船身燒4小時就救不回,被飛彈打一發基本沈船,真的要上戰場只能在敵人視距外發射飛彈被重武器打中就是死(所謂防彈裝甲大概也就是防重機槍子彈這種等級,更高強度的沒意義也太重)>美國「好人理查號」兩棲攻擊艦七月十二日停泊在加州聖地牙哥港時失火,導致艦體受損,六十八名水兵和平民消防員受傷,大火直至十六日才撲滅。CNN報導,美國海軍決定將好人理查號除役並銷毀,因為修復比銷毀還貴(鋼製船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