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沱江級量產型首艘艦「塔江艦」下水

一枚雄三的空間是可以放下四枚天劍二飛彈,用四枚雄風飛彈換16枚天劍二防空飛彈可以提供相當的保護。或是用8枚雄風飛彈換上32枚天劍二,這種武力表面上已經可以比美很多3000-4000噸的巡防艦了。
唯一比較差的應該是那個蜂眼雷達的同時接戰能力,遠遠比不上一個現代巡防艦上的3D雷達。

一個現代海軍用的300公里等級3D雷達天線與後台的訊號處理器總重量就超過100噸,這種重量是無法放在700噸的船上。海軍把沱江艦加大了100噸,多少是有把蜂眼雷達的重量加到上面,再增加幾個人員方便24小時值勤。
Charlie2020 wrote:
唯一比較差的應該是那個蜂眼雷達的同時接戰能力,遠遠比不上一個現代巡防艦上的3D雷達。


如果中科院沒有進一步強化「蜂眼」,而只是把陸上版本搬上船的話,以「蜂眼」雷達大約只有60km的偵測距離來說,用來操作30km射程的「海劍二」,除非系統非常自動化,不然的話,多幾個目標就會讓作戰指揮手忙腳亂。
天衣神水 wrote:
如果中科院沒有進一步強化「蜂眼」


同時接戰能力看的就是後台的電腦機櫃數量,我認為中科院如果已經把訊連指揮管制系統模組化成功的話,讓蜂眼雷達當前台,後台換成訊聯,整套系統用來指揮天劍二可說是措措有餘,同時追蹤與攻擊很容易達成,因為天劍二是主動導引的飛彈,它的終端導引不需要用到訊聯的計算能力,因此可以管理指揮更多目標。
Charlie2020 wrote:
讓蜂眼雷達當前台,後台換成訊聯,整套系統用來指揮天劍二可說是措措有餘,同時追蹤與攻擊很容易達成


近音速的敵目標一分鐘約20km的速度接近,從發現到進入射程只有一分半左右的時間,要完成一連串接戰動作,將會考驗著指揮官的心臟 。
菜包817 wrote:
下雨天舉行下水典禮 (恕刪)


所以你下雨天不吃飯睡覺??
還是土共連下雨天 都怕得要死
菜包817 wrote:
下雨天舉行下水典禮 (恕刪)


所以你下雨天不吃飯睡覺??
還是土共連下雨天 都怕得要死
想問一下 新造"快速"布雷艦 為何航速只有13~14節
照常理來說
航速越快 不就能有更多次數能往返港口補給水雷
這樣才能擴大佈放的範圍與地點
ATA-DTD wrote:
正式量產型的這樣式,(恕刪)


我個人認為是飛彈太多了。

載台很貴其實飛彈也很貴,跟陸地上的魚叉一樣,載台數量夠多讓目標多很多,但是飛彈有些有有些沒有。虛虛實實
這台戰艦真的有夠強的
sincostan wrote:
想問一下 新造"快速...(恕刪)


它的快速是指佈雷速度

舊的佈雷是手工操作,佈置速度會比較慢

這艘艇本身預計是要給近岸航道封鎖,或是給船塢艦帶出去鎖航道用的

近程再快也沒省多少,上船塢艦出遠門時就是丟完只能等船塢艦回來後才能再補給,所以基本上沒差

再說它的原型是合字艇(老美的二戰通用登陸艇),這新造改良艇其實比老美原裝貨5節max的航速精進很多,加上它是平底船又太小,不利高速穩定性,也只能這樣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