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比較沒傷害!環時認了:中國「運-20」落後美軍「C-17」20年

殲二十 wrote:
認同發動機是第一性能...(恕刪)


姦20引擎有沒有力,也只聽你在吹,國際間有誰認證姦20推力真的跟你吹的那般有力?
要不,送一台渦扇20去美國公證單位驗證,由這些專業機構給解放軍的軍備認證。

是龍是蟲,拖出來公開測試嘛!
真是龍的話,五毛可以笑傲江湖數十載。
若是蟲,頂多在國際軍武界被恥笑很久而已!
殲二十 wrote:
認同發動機是第一性能...(恕刪)


發動機與機身匹配才是設計重點,跟發動機推力大不大,沒有絕對關係。
就像小孩穿不了大鞋,大腳也塞不進小鞋的道理一樣。

光一味吹自家引擎推力大,有鳥毛用?
機載能量小,純耗油而已。


不過想想也是啦,割了那麼多的韭菜,這些軍機的操作成本,都是從這些韭菜身上來的!
PainterJ
姦20沒力的證據就是前鴨翼。推力夠磚塊都能飛起來,姦20就是沒力,不得不用上鴨翼。[笑]
六月牛車 wrote:
發動機與機身匹配才是...(恕刪)


每次都看到政治網軍出來賣弄軍盲見識就覺好笑
PainterJ
舔共的不是笨就是壞。[笑]
shaupenhauer456
PainterJ 你却又蠢又坏![這我不行][大笑][^++^]
殲二十 wrote:
F22與F35發動機推重比被爆嚴重造假,已落後歼20發動機整整一代。


都被看破是拿人家公布的整套引擎加運輸保護裝備的重量來計算推重比
計算基礎就不正確了,比個鳥蛋,輸不起淨搞些小動作
別說你家那些仿/衍生自俄羅斯,烏克蘭的渦輪引擎連這種數據都沒/不敢公開
在國內唬爛騙韭菜就算了,有臉到外網吹,真有你的
stanley_tw wrote:
台灣製造了什麼大運輸機了嗎?

台灣有病才造運輸機,哪來的市場?你要買幾百架嗎?
但也沒像牆國一樣猛吹牛,成天彎道超車

運20就算不出口, PLA採購量還夠養生產線,勉強賠錢賺吆喝
那個C919主打民用市場,前些年吹得吊打波音空巴
偏偏連自家航司都不捧場,中國市場那麼大,採購量........
Daniel Wen wrote:
都被看破是拿人家公布的整套引擎加運輸保護裝備的重量來計算推重比
計算基礎就不正確了,比個鳥蛋,輸不起淨搞些小動作
別說你家那些仿/衍生自俄羅斯,烏克蘭的渦輪引擎連這種數據都沒/不敢公開
在國內唬爛騙韭菜就算了,有臉到外網吹,真有你的

推重比10的引擎,加上包裝會變成推重比7,就是説包裝重量達到了引擎重量的43%,動腦想想這合理嗎?

F119含包裝推重比7,撇除包裝推重比最多也不過8,大概仍不及衍生自俄羅斯的渦扇10B,最最最多也就跟渦扇10B同一水平,比渦扇15落後了一代。

F-22的續航表現也能側面印証F119推重比差了渦扇15一截。歼20最大航程5500公里,F22最大航程2220公里。

同為重型雙發五代機,載彈量相當,F22最大起飛重量比歼20還要高出一千kg(理應能載更多油),也就比歼20多了枚機砲(機砲最多幾百kg)。然而歼20最大航程是F22的2.5倍!差距太過跨張,我之前百思不得其解,這航程對比怎麽想都不合理。

謎底就是F119推重比其實遠低於10,發動機佔重大,最大載油重量自然要相應縮水了。

單單發動機推重比的差距仍不足以拉開那麽巨大的續航差距,F-22的機體重量也比歼20更重,因為歼20使用了更多與更先進的複合材料。

總結是,F-22發動機推重比低與機身重,導致其續航力只有歼20的四成。
terrylaw
這一點可以看馬卡羅夫的YOUTUBE, 現在引擎都搞設計一體化把各種應用都上引擎, F119確實是美帝的先進東西, 但是沒有關係能追上個8成也就夠了, 畢竟電戰才是優勢, 以長補短沒什麼好丟人的.
殲二十 wrote:
推重比10的引擎,加上包裝會變成推重比7,就是説包裝重量達到了引擎重量的43%,動腦想想這合理嗎?

你有動腦嗎?都告訴你這搞笑的數字是惡意拿不正確數字來算的,你還聽不懂
一顆F119,F135報價上千萬鎂,周邊還有一堆管路,控制模組不用妥善保護?
你當天價渦扇引擎就跟中國山寨商品一樣就層爛紙盒包裝就完事?
而且這個計算錯誤百出,早被各國媒體打臉到像個笑話,你領導沒幫你更新資訊?

這些中國計算美國引擎推重比引用的數據都是美方公開的
要是想跟中國一樣作假,直接學中國數據灌水或是保密,還會留這種漏洞給人抓?
真當中國人以外都是傻的?拜託,別老秀下限
不論是美國人2001年的運輸機技術。

還是某些人為了更嗨直接30+20變成1971年的運輸機技術。

都很強 C-5超級運輸機就是1970年服役的。

追趕者當然是需要一個一個去突破領先者N年前掌握的技術。
誰見過追趕者坐地飛升機械降神瞬間全面超越領先者的麼



嘲笑唯一假想敵的任何一項技術跟當前的世界第一有多大差距沒任何實質意義。

無法解決你跟假想敵之間的力量失衡問題


從隨意進入大陸空域到至少可以製霸海峽,再到貴岸決策層一路從“決戰境外”改成“灘岸決勝”再變成現在準備“城鎮作戰”……決策層的角度是安全防線一退再退,大概本版大德都比貴岸決策層高明。

如果嘲笑假想敵可以把他們的戰略一路再推回“決戰境外”甚至更遠的話。諸公請大力嘲笑

stanley_tw wrote:
台灣製造了什麼大運輸機了嗎
你喝牛奶,有養一頭牛嗎,我用買的不行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