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兄,我上面就已經解釋過了,要酸人要發文請務必看清楚別人的發文,好嗎?一般國家要試射飛彈,都是以飛彈射高來推算最大射程,不然你要試射,藥用最大射程射到哪裡去??北韓最大射程1萬2千公里KN-08飛彈被國際認證可以射到美國,也是因為垂直試射射高被推斷最大射程可以高達1萬2千公里到美國,好嗎??Panchrotal wrote:「擎天計畫室」,該計畫室負責500公里高度太空低軌道的運載火箭的研發與製造之外,更重要的是射程1500公里的雲峰中程飛彈你自己貼的新聞500km運載火箭是一回事射程1500飛彈是另一回事怎麼你把兩個腦補在一起
天衣神水 wrote:這個說法並不正確,美蘇兩國都是先做出會重返大氣的洲際彈道飛彈,然後再發射人造衛星 話說我7樓是說大氣外載具13樓是說研究射出大氣這不限於人造衛星吧美蘇在40末50初就射過好多次出大氣載具
胡不扯 wrote:仁兄,我上面就已經解釋過了,要酸人要發文請務必看清楚別人的發文,好嗎?一般國家要試射飛彈,都是以飛彈射高來推算最大射程,不然你要試射,藥用最大射程射到哪裡去??北韓最大射程1萬2千公里KN-08飛彈被國際認證可以射到美國,也是因為垂直試射射高被推斷最大射程可以高達1萬2千公里到美國,好嗎?? 巡弋飛彈和彈道飛彈是兩回事巡弋飛彈並不是走拋物線以射高換算射程台灣目前已經量產中程飛彈都是巡弋飛彈你連這兩者都沒弄懂難怪以為射高500k很輕鬆
ura0414 wrote:一枚中程飛彈多少,2000億可生產多少啊? 用對岸的數據東風21中程彈道飛彈 單價:82萬美元,台灣算100萬美元好了;2000億只算70億美金好了,換算下來大約可以生產7000枚中程飛彈吧。
測試夠不夠啊 哈哈 當年ESSM的測試花了一兩百枚 艦二的海射型應該比不了不管了 當作都做出來了 都可以正常使用 兩千億看來很多 但分一分可能就很少了除了飛彈本身 運輸載具 存儲的設備 指揮通訊 當然都需要錢 沒有看到細項不知另外就是造些甚麼武器也不知 反正國防機密大帽子一扣 審一下都當作是國賊我想想也沒有甚麼了不起 台灣最有把握的 當然就是2000公里中程地對地飛彈當年李登輝時代想要借用衛星發展計畫把垃圾桶大小衛星打上太空 就是這個東東這個武器科科院應該很成熟了 既然500公里的魔咒沒有了 大家都可以造來當武器中程彈道飛彈其實科科院搞60年 系統也成熟 為何不造? 先不要老想雲峰這些東西第二個比較靠譜是雄二E plus增程型巡弋飛彈 發動機解決後唯一就是GPS不是軍用現在美國肯賣解鎖功能軍用版本 射程限制就剩下油箱容量 其他應該都沒有太大問題基本上雄二E只要把油箱增加一些容量 約增加30-50公分的彈長就夠飛兩千公里兩千億的主要花費應該是以上兩種武器為主至於雲峰這類的武器 或許科科院會有一些量產計畫 但應該不是最大的項目畢竟極音速的操作有些限制與技術未知數 當作輔助用來擾亂敵方的防衛體系作為主要的攻擊武器 當然是以目前比較可靠的武器系統為佳至於實際造出來的數量只有天知道 天弓三的量產計畫十年前就編列完成了現在天弓三的實際操作數量應該還沒有達到當年的計畫數量兩千億要用多少年去完成?? 5年 7年還是10年??另外講到最可怕的事 這樣多高科技的武器系統到軍中 是否有人可以操作前幾天看到對岸的中央電視台軍事台介紹東風21型導彈操作演練的某個科目所謂單人操作 假設發射小組都陣亡 只剩一個組員 一個長得還可以的美眉獨自把整個程序做完 完成發射準備 看起來這類導彈操作不簡單 非按幾個鈕增加一兩千枚飛彈之後 台灣還能夠再找到一萬個合適的操作與維護的人員嗎?哈哈
別把太多資源放在中程導彈身上台灣自己身家有多少不知道嗎?一枚中程導彈不攜帶核彈頭 本身就是枚傳統千磅炸彈別說1~200枚 就算共匪那3千枚 也打不出什麼名堂啊規格品質差打不準 又有何用? 用個2,300枚打個機場 才能達到癱瘓程度 像話嗎?如果幾千枚中導就好棒棒 那擁有4千枚戰斧的美帝 早就把塔利班解決了真正到戰場 除非奇襲作戰 敵人毫無準備否則一枚導彈/炸彈平均是打不死一個人的 40萬枚砲彈洗地150方公里的金門金門守軍損失不過2千人.... 打在幾百倍面積台灣身上 跟蚊子叮有啥兩樣?台灣還真準備個1~200枚中導 配合一定數量巡弋飛彈 (估計加起來5~600枚就很夠 少一點也沒關係)對匪軍進行相當程度戰略威嚇就夠了簡單說就是逼匪軍把防衛半徑拉大 防空火力拉薄 讓局部戰術性突襲容易進行即便不攻擊 也提高對方的防禦成本及壓力一個小國搞什麼高成本的中程導彈? 神經喔....台灣這等家底身要搞千枚雲峰 還不如多買點ATACMS 或我們自家的增程雄三(最好搭上陸攻能力)數量多又實用當然 如果這是美帝的指示 那台灣就是其軍事戰略一環 我們可以配合就是...老美不是現在很想在第一島鏈部署中程導彈?只是美國也要提供必要的技術甚至資源協助我國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