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lfSteve wrote:不同意見就帶風向? (恕刪) 那你看到不同意見你還直接飆罵甚麼1450。這才更可惡吧!而且看你內容更知道誰在帶風向!真有那麼忠黨愛國怎麼不用力鞭毛毛!真的那樣愛KMT應該想辦法讓他可否執政,順便反擊阿共那種只有阿共版的92共識。看你們搞不清楚誰是主要敵人,難怪越來越失民心!
不管是誰,當時都是國民黨執政軍方也多數都是國民黨幹部這點沒有人能否認,砲戰不是由兵在打得,炮兵的兵只是負責裝填,發射,但是有沒有打準並不是士兵的工作,最少是炮兵的軍官計算觀測的工作我想,沒有必要硬是把國民黨的功勞拿下來。歷史要探究的是真實性,美軍的炮何時運來的,這是重點也不能把功勞給錯人,發現真實的目的在這裡。所以不需要帶有這麼多的情緒。這單純是歷史事件。就算不是郝柏村,也是國民黨的其他的將領或是中階軍官不管如何,這畢竟就是被攻擊,人家也不是專門攻擊國民黨而已那是一個歷史,只有共產黨在罵別人才會把人跟黨分開,但是再說自己的時候就是把人跟黨和再一起以郝柏村當時的背景,也絕對不是他當時的地位能夠去定誰才是功勞最大的人。但探究歷史目的是找出歷史的事實。而不是為了要把功勞從他手上挖走。
鮭魚握壽司 wrote:不是阿戰功歸給砲兵單位大家應該沒意見那個步兵師在單純的砲戰中是能做啥?老共823也沒發動登陸戰步兵師也不用殲敵於岸際最合理的推斷郝柏村大部分時間就是龜在地底工事當中阿不然要幹嘛?到岸上當活靶?為了政治因素造神而抹煞真正有貢獻的英雄才可惡吧 郝柏村, 1955年至1957年間,任陸軍第三軍砲兵指揮部上校指揮官。1958年,升任第九師少將師長兼戰地指揮官,戍守小金門(烈嶼)1958年八二三砲戰發生時有功,因而獲頒「雲麾勳章」與「虎字榮譽旗」.
Hamata wrote:郝柏村, 1955年(恕刪) 這段話說明了 "郝柏村" 為何有戰功:1. 當年823 砲戰中, 金門最有反擊能力的,當屬配備155 加農砲的直屬砲兵群,是 郝柏村 一手培養出來的, 所以在八吋砲運送上來前, 主要反擊土共的戰力都在這裏.但要說155加砲的戰功都是 郝 的, 參戰官兵大多覺得, 只能說是沾邊而已.2. 砲戰中, 郝 是小金門師長,手上沒有遠射程大砲, 幫助不了戰局,這是對的. 但他面對土共的引誘,沒有把小金門送出去給人家,被老蔣認為是 "忠心, 可靠" , 這份功勞才是比較大.3. 後來 郝 能升的這麼快, 不是他特別優秀, 而是更優秀的人摔直昇機了 (于豪章) ,所以輪到 郝 出頭了, 而 郝 的明顯戰功, 就 只有 823 砲戰 了.任何戰役的成果, 都不是某個人的功能,我父親也是823 參戰軍官, 屬於其中一個155加農砲營的,砲戰前後在金門駐守了四年多,八吋砲從澎湖運到金門時, 我父親還帶隊用砲車拖一門8 吋砲上岸,在砲戰中, 也可說是有盡一份心力的.現在他和郝柏村 相似的地方 , 是都搬到五指山上去住了.
Hamata wrote:升任第九師少將師長兼戰地指揮官,戍守小金門(烈嶼)1958年八二三砲戰發生時有功 請問啥功?龜在地下工事算嗎?另外國民黨刻意淡化的白團怎麼都不敢提呢「白團」為戰後協助國民政府建軍的日軍顧問團,民國 38年(1949)成立,因主持人日軍少將富田直亮,改名為中華民國陸軍上將白鴻亮,故稱此顧問團為白團。這是日本投降後,何應欽與閻錫山向日本參謀本部要求在華總司令岡村寧次召集在華各地司令,簽訂一個共同打擊共軍的「芷江協定」,並要求岡次寧次擔任國民革命軍參謀。何應欽與日本高級將領協議,也取得蔣介石認同,不只蔣介石留學日本振武軍校,深知對日抗戰若非美國援助難以成功。而與美國交往,美國常以自身利益考量覺不可靠,故寄望反共曾在中國與共軍作戰經驗的日本軍官,借其力量訓練軍隊。蔣介石有此需求,日本戰敗需求於蔣介石更多。何況,民國 38年(1949)國軍兵敗如山倒,蔣介石退守來台,關係台灣安危的金門共軍來犯,金門失守台灣危矣!蔣介石正在擔憂之際,日人根本博率領吉川源三、淺田哲等七名日軍到訪,表示願意協助參與古寧頭戰役,根本博不負重望,設計了口袋戰術打敗來犯共軍,蔣介石感繳之餘,贈送總統府二只花瓶其中一只做為紀念。蔣介石欲重用日軍顧問團構想,卻因根本博未徵得日本國會同意,私下高調為蔣介石助戰,遭致美國和日本反對,在美軍顧問團首任團長威廉蔡斯(William )反對下,這個顧問團不得已轉入地下,不只駐在地從圓山移至石牌,名稱改為「實踐學社」,而其職稱也一律以教官稱呼,彭孟緝為教育長,日人白鴻亮,本名為同田直亮為總教官,日名山本親雄的帥本源為副總教官,民國四十年(1951)教官人數總計八十三人。白團除負責對國軍高階將校級開班授課,也協助蔣介石擬定各項軍事計畫,台灣實施的義務役和預官役皆出自其構想,保持台灣官兵充足來源。此外,民國 43年(1954)因應蔣介石反攻大陸說,擬定《反攻大陸初期作戰大綱之方針》,八二三炮戰,白團也親赴前線協助指揮作戰,當時擔任第 9師師長,奉命戍守烈嶼島有功,後來升任國軍參謀總長郝伯村,就是民國四十年(1951)白團受訓學生之一,白團直到民國 57年(1968)方才撤出台灣,後在東京解散,方才停止這段國軍不為人知的訓練傳奇。
ekumo07666 wrote:照這個方向下去,廿年(恕刪) 你依定沒有跟上討論的內容可以在看清楚一點還有阿,中華民國政府可沒有屏蔽任何資訊也沒有強迫大家只能接受他們認為對的歷史你要說的應該是共產黨吧現在都會說塔利班為阿富汗人民的回來的
ebola01 wrote:事實上,藍營很多政治人物對軍事史的理解,多基於被當下政治需要扭曲的史實,而軍方礙於學長顏面,也少有撥亂反正說明,任由鄉野傳聞淌流。(恕刪) 說的完全沒錯, 國民黨下的軍方不是礙於學長顏面不敢說而是學長正擋在升遷的道路上
本來不想回,沒有看過一個國家,不記念823砲戰勝利,還盡力的污衊國家的軍隊,前人的犧牲。就民進黨領導台灣戰勝中國共產黨,把國軍之前的戰史作切割。823、料羅灣戰史不容污衊,國際認證。然後把不同意見的人扣紅帽子,真是最簡單的作法。今天國家的軍隊能打仗嗎? 軍人有榮譽感嗎 ? 不然就戴我kmt的帽子,你們的思維跟對岸的小粉紅,一模一樣,一點點批評,就是「煽動群眾,國家動亂,妄議中央」,一點也容不下異見,什麼台灣變成一言堂? 一言黨? 解嚴多久了? 權力使人腐化,結果支持者也無腦化,可以批評kmt,不能批評DPP,難怪柯P聲望高。國軍牽涉到國民黨,近十多年好壞歷史都已有公評,政黨輪替幾次了,黨國不分,腐敗的部分沒有人否認,那是歷史的一部分。但好的部分全部視而不見,理性討論,就鋪天蓋地的聲討。今天黨國不分,才真正是DPP。繼續批評國軍的戰史,可以檢討失敗的部分,不能讚揚戰勝的部分,這是什麼道理? 批評一下,就氣噗噗,沒有風度,發洩了,你們血壓高了。扣我紅帽子,毛毛,呵呵,真便宜行事。只有撕裂台灣的團結,才是中共的目的。中共的飛彈打過來,有分藍綠哦? 漢光演習兵推,第一天就死傷20多萬人,多惡性批評軍人吧! 今天軍人地位的低落,從民進黨開始,正是你們這些人是始作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