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積分:32463分
                                                        文章編號:84817063
                                                     
                                                    個人積分:5083分
                                                        文章編號:84817378
                                                     
                                                    個人積分:32463分
                                                        文章編號:84819436
                                                     
                                                    個人積分:5083分
                                                        文章編號:84819616
                                                     
                                                    個人積分:5083分
                                                        文章編號:84819632
                                                    織女星應該只是實驗測試與技術儲備的平台 有一點像當年Volov跟蓋瑞特的合作雛形
那時合作關鍵是 JAS39已經選擇F404作為發動機 沒有應用蓋瑞特與VOLOV的引擎
受限於上海公報的限制 美國不肯提供PW與GE的一線發動機給我國造發動機
一直到40年後才有現在的TFE-1042發動機的研發成功與後續應用
現在織女星還在熱段的實驗平台階段 其實還要搞個至少10年才能夠到實用階段
確定框個一百億就夠? 幾年時間就玩出來了? 要不要買一架飛機來飛行測試平台?
很多人不了解(包含張副司令) 就算有了單晶葉片的製造能量 發動機就做得出來?
至於油控器 他大概不曉得FADEC硬體其實有專業廠商在做 人家肯賣用買的就行了
發動機的研發說來話長也不是只有材料的問題 技術儲備很重要
目前我國的技術儲備主要在生產硬體(不完全) 但軟體與經驗其實還很少很少
當年測TFE-1042有一些心得 但技術主導都在美方 如果自己來或許有困難
 
                                 
                                                    個人積分:32463分
                                                        文章編號:84820053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