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氣保 wrote:我就剛好待過海巡左邊...(恕刪) 五毛一直在糾結是不是領五毛還是領二毛,還是女的要人叫他小粉紅,還是自帶乾糧的自干五。。。自稱當過海巡,不知道海巡的成員組成嗎?隨便弄個遊戲影片教人打迫砲?當台灣人都沒當過兵嗎?
愛。回。家 wrote:五毛一直在糾結是不是領五毛還是領二毛,還是女的要人叫他小粉紅,還是自帶乾糧的自干五。。。自稱當過海巡,不知道海巡的成員組成嗎?隨便弄個遊戲影片教人打迫砲?當台灣人都沒當過兵嗎? 海巡在太平島的編制能比照台灣嗎??說這種話不覺得很可笑??
這題剛好是約10年前當兵的專科,就我受步校81迫擊砲所知道的來聊一下,前面都有人提到結構、如何描準、如何操作這就不多說了,我說點不一樣的,針對其他幾個問題點來探討A:迫擊炮的命中率有幾成?其實這很難說得準,我只能和你說約6-9成,為何會差距這麼大?主要是我們探討的認知上有差異,這有點像"降雨率",60%的機率是有2種解釋,一種就是大眾認知常規的機率問題,這最簡單理解,另一種是"覆蓋面積"得比率問題,那你問我說迫擊砲是看哪個? 我只能說測驗時看命中機率,真的發生戰爭時,正規都是看附蓋面,例如,戰時 收到命令,0500 東北東 2公里外 據點油庫 6波 間隔1分,我們才不管準確率的,砲長下好命令就是以秒執行,方位別誤差太離譜就好,定位彈落點後,後面就是玩真的火力覆蓋,每個砲組都有負責的區域,盡量不要有火力重疊的區域,那表示火力浪費,我們6發打完,管他有沒有中,敵人戰損不是我們應該管的,我們要馬上轉移目標點,或是等候命令繼續打,迫擊砲就是這樣玩的,以上我說的是"戰時"需要有的認知和概念,迫擊砲很好玩的,有很多應用,這有點延伸至下面那題,就是現代戰爭怎麼打?迫擊砲這種老骨董是否還有用?飛彈不就可以取代?A:現代戰爭中迫擊砲的效用如何?其實迫擊砲在現代戰爭中是不可能被取代的,因為開戰後,碰到EMI,或是像俄烏戰,有短兵相接時,那單兵武器就還是會上場的發揚光大的機會,尤其是打到白熱化,幾乎先進武器像飛彈能打的都打掉了,那手邊有這2戰時期留下的老古董,你是用還是不用呢?迫擊"砲",別看不起他,怎麼說也是一個砲,真的開戰了也比一般兵手上的手雷強多了,在戰場上,會聽到咻~~~~,有經驗的老兵都知道這是"死神的口哨",難就難在你聽到聲音後只有幾秒的時間給你反應,白天都不一定看得到從哪飛來的砲了,更何況通常都是夜間射擊,到時候怎麼死的都不知道。上題我有提到,迫砲主要是廣面覆蓋火力壓制連續打擊,所以他給敵人的心理壓力絕對是巨大的,正是因為迫砲結構簡單,機械式設計,頂多外加電子火控,無人機定位,可是那些都是外加的,全都拔掉,砲還是能打,彈還是能發,高可靠性(除非你火藥包受潮...),維護容易,所以歐美到現在也都還有砲班,並沒因為軍武科技越進步就裁掉或是縮減迫砲規模,甚至還提高預算,把砲結合新科技和不同彈,玩出新花樣來,戰爭打的就是儲備A:迫擊砲應該只能打地面目標吧?是的,還是說你想期望它能打下飛機?迫砲主要就是結一個砲陣,打幾公里外,你看不到我,我也看不到你的地方,發一發,打一打,打完收工,以前我教官說,迫砲兵因為都是在戰區外做火力支援,所以危險係數其實不高,除非自己做死打完不退,或運氣真得很差被提前偵測到提外說一下我那時的砲班組成,砲長、瞄準手、裝填手(我)、彈藥兵、駕駛兵(你沒看錯...我實戰單位是有車可以去兜風的,裝甲車飆到哪炸哪),至於手上拿的81迫擊砲,年紀比我老爸都還老,聽學長說是2戰留到現在的,我該慶幸還能用,打了幾發都沒啞,下基地繼續打。砲長最輕鬆,一般下士擔,瞄準手拿腳架,我拿砲管扛著走,很重...應該有60-80公斤多,沒確實量過,彈藥兵拿地基盤,長得像烏龜殼的,和彈藥負責,駕駛兵...整車都歸他管,有次下基地夜間射擊後,他屌到可以開到睡著還在開...偏離車隊後被MIC呼回來,當然,我們整車睡著了,這是隔天才知道的事,不然應該滾下坡去了
trooper62 wrote:那這個迫擊砲不能算是精準武器囉 您對砲兵有奇妙的誤解首先這東西不論是上從大管的線膛炮下到超簡易臼炮整個發射過程中氣候濕度風偏,甚至藥包火炮製作時的氣候濕度發射藥多幾粒少幾粒或裝填時推進膛室內的力道都會影響到發射特性.這些你完全不可能估算的完的因素加起來的結果就是大多傳統砲兵首發命中率約在5%左右,之後都要靠射擊校正來彌補誤差直到擊中(可想而知搖擺船隻上發射的艦砲首發命中率更低).回到問題,迫砲準不準?這應該是說迫砲運作時有沒有那個條件可以一直盡量維持相同的發射條件直到校正完成命中,輕型迫砲打一發腳架跳一下這種狀況就不要對其精度有什麼期待,保佑爆炸範圍涵蓋的到就好.(腳架可能只能使用一次後就會報銷的範例)
迫砲是步兵的火力支援裝備,不歸砲兵管,也不算在火協內60砲是連級支援火力,81跟120都是營級支援火力,這些都是滑膛砲,以前還有有膛線的42榴迫砲後來都改成120了一般曲射砲是不會有前推砲兵觀測官,用於攻擊時會看主力到哪跟隨後方支援位置架設火力準備轟敵的大火力跟預備陣地如果是防守會先在預設敵來襲路線上,標設火力支援區,並先射擊1~3發作標定確認,一般部屬在主防區部隊後方預防撤退來不及砲操一開始就是概略方向用砲,標兵快跑插桿馬上做射擊設定後等標定射擊後再做修正.迫砲打戰車除非人家不動不然等拋射到了目標地真的人家都走了,去高屏溪打過的就知道,等你發射了!到落下還真的要等很久,這光一包藥包就這樣,6包全上可以打很遠但也很難看到飛到哪!也不要總以為一堆火力你叫就來!美軍電影看看就好,火力支援從波灣戰爭開始才有,就是當初一堆人叫火力轟炸都是先炸死自己人,後續才有火協訓,不過當仗一開打個軍都需要火力,每個聯絡官呼叫不見得哪個砲兵或飛機還是艦砲能提供你火力,也很也可能等這些人收到準備好要給你支援時,早就掛了!火協不先標示跟先有勝算,當初的標定最後都會亂了套.
對步兵來說,迫砲是個方便又快速的火力支援方式,步兵最大的問題就是沒辧法帶太多彈藥在身上,榴砲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能離前線太進,在這兩者的中間就有「野戰砲」、「迫砲」的選項,「野戰砲」雖然比榴砲輕盈但是還是重了些,所以現在各國都在發展具有自動彈道計算、自動定位射向回復的迫砲,可以快射、快撤,打了就跑,迫砲有快速裝彈擊發的特性,加上射距也不是很長,有沒有TOT (TOT射擊會損失射程) 的能力倒是還是其次,現在已經有GPS導向和雷射半主動歸向的迫砲彈出現,如果能夠克服風力的影響或許就有能力對移動中的目標進行打擊,所以迫砲是不是精準武器呢?答案就是「看錢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