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砲兵季刊出現陸劍二試射畫面

我覺得幻象用的雲母飛彈技術較先進
天衣神水
同意,但是殺雞用不著牛刀[笑]
說實在的最早公布用福特皮卡上4發劍2是剛好.但現在的發射車用的是15噸的民用卡車也還是4發劍2.會不會太少了!
彰化周渝民
承重一定是有計算過的只載四顆有他的理由
jelin wrote:
說實在的最早公布用福特皮卡上4發劍2是剛好.但現在的發射車用的是15噸的民用卡車也還是4發劍2.會不會太少了!


有一種說法是這樣子的,在不更動原始設計配置的情況下統一系統載具,即雷達車、管制車、發射車、運彈車四種車輛皆使用同一種型式,以簡化後勤維修,提升妥善率。
今日軍聞社提供近距離視角

不知道台灣飛彈是不是燃料配方
都是同一種
看尾焰燃燒方式都蠻像的
比較像早期的魚叉跟麻雀
跟AIM-120這種有明顯馬赫環有差異
天衣神水
不要跟美帝比火箭發動機技術,比不過的
彰化周渝民
我只是好奇像那種有馬赫環的尾焰,是出在推進藥的差異還是說發動機的燃燒效率?台灣的火箭發動機技術層次應該比較單一,沒意外都是採用鯤鵬。



只載4枚 天劍2,是因為發射架設計的不好嗎

這飛彈車載八枚都沒問題
彰化周渝民 wrote:
我只是好奇像那種有馬赫環的尾焰,是出在推進藥的差異還是說發動機的燃燒效率?台灣的火箭發動機技術層次應該比較單一,沒意外都是採用鯤鵬。


鯤鵬是渦輪扇引擎,不是火箭

只要尾流有達到超音速就會出現馬赫環,物理原理大家都一樣

日本11式與以色列SPYDER也是四顆,
而且劍二彈體重量都比這二款重很多,又卡車只是四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