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用商規,九家廠商獲選開發五款軍用無人機

應該要將工研院,中科院,中華電信研究院,資策會,各大學一些閒置人力納入,而不是亂撒幣,很怕這些廠商選用陸製元件,陸製設計方案或者聘用陸方工程人員。
開戰時,每個戰士都希望自己有台小無人機幫忙偵查吧。
售價壓到10000以內,自己買都負擔得起,需求應該很大。
這種需求就交給這幾家吧。
我是一隻遊戲人間的毛毛蟲,耐心的等待變身的時機。
Charlie2020 wrote:
像神通這種毫無研發無人機能量的廠商上榜,根本就是充當白手套嘛!


19樓講得很清楚

基本上, 無人機作戰是一個作戰體系, 要有指通的能力, 類似建置恆山指揮所或是蟾蜍山戰管中心的一套體系, 這些需要神通這類的廠商來建置, 當然這些廠商沒有無人機的能量但也不能排除這些廠商來參與,坦白講很多廠商我也不相信有無人機能量,那些人有哪個我是不認識的,幾百年從不研究無人機但一有案子就說我很懂,就是這個樣子 可惜查理兄的廠商沒有能夠參與這些計畫,至於漢翔沒有主導任何一個計畫 因為那是空軍的文化 最高領導對這類的無人機規劃與無人機作戰沒有太多了解 但系統整合與分包業務 漢翔的技術與工程能力還是可以
Charlie2020 wrote:
像神通這種毫無研發無人機能量的廠商上榜,根本就是充當白手套嘛!


界業稱神通這類公司為系統整合商SI,十幾~二十年前還在跑案子的時候跟他們合作過,也包括了幾個軍方和中科院的建置案,這些SI本身提供諮詢、計畫、整合...等等 know how服務,但是沒有 know what,買主要什麼東西 A + B + C .....,他們的專業就是找到這些東西並且整合起來變成一套可以 workable的系統。神通或許沒有研發無人機能量,但是應該有能力去利用無人機整合出軍方要的系統出來,當然人無完美,凸材的案子也是有的.....

以下純粹是個人看法,非開箱文,請手下留情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基本上, 無人機作戰是一個作戰體系, 要有指通的能力, 類似建置恆山指揮所或是蟾蜍山戰管中心的一套體系, 這些需要神通這類的廠商來建置, 當然這些廠商沒有無人機的能量但也不能排除這些廠商來參與,坦白講很多廠商我也不相信有無人機能量,那些人有哪個我是不認識的,幾百年從不研究無人機但一有案子就說我很懂,就是這個樣子 可惜查理兄的廠商沒有能夠參與這些計畫,至於漢翔沒有主導任何一個計畫 因為那是空軍的文化 最高領導對這類的無人機規劃與無人機作戰沒有太多了解 但系統整合與分包業務 漢翔的技術與工程能力還是可以


我很確定在海巡署的案子裡,神通賣的電腦金額連5%都不到。整合MY ASS!

無人機的幾大重點,飛控電腦與長程無線電影像傳輸與衛星影像傳輸,台灣這些廠商都沒拿錢去投資研發,所以.....

神通的業務更是直白的表現出,我就是有關係可以拿到案子,你們要不要合作? 哪裡有個屁在整合!

唯一具備長程無線電的兩間公司都沒在裡面! 請問這TMD要怎樣搞? 沒有真正的自己的飛控電腦,只能用開源系統,這些開源多半有一大堆BUG! 要自己研發的飛控電腦經費沒人願意出,連中科院都TMD沒丟足夠的錢進去搞飛控電腦,台灣哪能有真正自己的無人機?

與經濟部提這件事,他說政府不能去做這件事,還是要看廠商,真是受夠了這個無能的政府!

這裡面一大推操作選舉鋪路的痕跡,經濟部根本就無所謂要搞出真正能用的無人機,只要能讓長官與指定廠商受益比較像回事!
純陽掌
看你說的意思這樣的公司比較像國營的
真正要成事,就必須要找國營事業做莊家,出大錢請顧問與技術團隊規劃,再請有能力的技術廠商研發出完全符合國軍使用的全套作戰用無人機,這還得要包含長程無線電與衛星通訊,飛控電腦,綜合指揮系統。設計製作無人機機體反而是最簡單的一件事。

台灣要研發整套作戰無人機的技術廠商通通都有,只是政府沒有用正確的方式去整合。悲哀啊!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查理大想太多 你心目中的那個國營事業叫做漢翔 根本沒有無人機核心技術 董事長以前飛IDF 傳統空軍的思維 我對他們是有些認識 對無人機興趣不大 真正研發無人機的是中科院航研所 漢翔當下包與技術工程
TW Energy wrote:
低成本、可大量與容易生產比較適合台灣。但是低成本容易生產不代表研發的層次就會低。

弄個即時影像上去也是弄,但是晶片裡面跑的如果有辨識系統,動態捕捉,近場感測,影像定位,這種軟體在製造費用中,我們是框列成為無成本的零件,一次性開發NRE卻可以載入所有的機型。

同樣的事情,在設備與軟體上還有遠、中、近場通訊與定位,屬於低成本但是衍生的功能重要。

現在先進的無人機不可能再以以前那種基礎功能了,這些廠商名單再次證明了台灣永遠只注重這種流於表面的東西。


我與你想發法一致! 感嘆時不我予,有錢有權的人只想用政治鞏固權力與金錢,國家與人民都不是一回事。

設計到量產一整套可以作戰的無人機,不在飛機本身上面,而是整套系統,無人機本身與搭配的系統全部整合與測試,以民間做事的效率都要三年,中科院大約是五年。這些政治咖居然規劃要六個月完成!

這個月要見真章了! 我們就拖一張板凳,看這件事怎麼發展。

最新的消息是,這些廠商(好幾家都買了國外貨)充當自己的號稱共同研發,經緯當初選的是波蘭廠商,現在突然有改口變成法國廠商,顯然是人家不願意在台生產! 後面看看富蘭登、佳世達與長榮航太這兩家從來沒與無人機搭過線的廠商要如何來掰!
神通與自強都是用田屋科技的直升機,聽說神通也在與泰世模型科技接觸他的直升機,但是都不是自己的玩意。
這幾家中唯一投注大量RD就是中光電無人機,擁有自己的多旋翼無人機,智飛科技算是第二名有投入RD的廠商。
Charlie2020 wrote:
查理大想太多 你心目中的那個國營事業叫做漢翔 根本沒有無人機核心技術 董事長以前飛IDF 傳統空軍的思維 我對他們是有些認識 對無人機興趣不大 真正研發無人機的是中科院航研所 漢翔當下包與技術工程


這我當然都知道,中科院航研所有多少能力,我們接過案子,打過照面,也與多位工程師工作過,它們的問題最主要在最高層的喜好,影響很多人事的升遷與安排,薪水的級距,也造成島內最好的工程師不屑去中科院,都是人的問題多過技術問題,人的問題也造成設計上的一些不合理安排,明明是錯誤的做法,只因為上面的想法是這樣,由此可見一般。

哪你就問飛彈所為何可以做出這麼好的飛彈,航研所就不行,我告訴你依舊是人的問題!
早上從某家廠商的總經理口中得知,以這次的進度與發展,政府高層打算重新洗牌,我心裡覺得,你只要把選舉利益放進去,洗牌N此也不會給你想要的東西。一個以私利出發的高層,交代下來的人物,再以私利去執行,怎麼可能TMD有正確的結果!
這件事最佳執行方式是由下面三家公司監督執行並總包技術整合
工研院機械所
漢翔工業
中科院航研所
發包子計畫給個各民間公司執行,應該給真正有能力研發產品的公司
沒有研發能力,沒有整合能力的公司比如
長榮航太
佳世達 (可能應該轉作電子方面的模組,而不是無人機)
神通
自強
富蘭登 (可能應該轉作電子方面的模組,而不是無人機)
都應該出局
看了這麽多樓
還是回標題好了

整合想法很好,弄成大餅大家分工
直接感覺是 作不出來
沒有10年8年 幾百億 隨便你

連商用都沒能力 沒產品
就直接說 我們來搞軍規 別笑死人

別鬧了
先買個幾百台 給前端操作看看
作戰指令下到最前線那塊的系統,還是另案安排吧
多頭進行,分階段達成比較容易

這包弄出來,結果還要讓專業的來飛 操作
又成了軍方的垃圾工具 (怕弄壞 賠不起 束之高閣)

不會走路 就要飛
還他媽什麼專利都沒有 連會飛的證照都沒幾張
讓我想到印度阿三
larry-han
就連狙擊鏡內紅點這些小東西,基層也是收起來等高裝檢!弄壞了根本買不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