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C_panda wrote:
搶到台灣那一天起就得...(恕刪)












哥忍不住笑了
美國之音自己承認:
美彈藥工業現狀堪憂
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軍工企業,如洛克希德–馬丁、波音、雷神和通用動力等等,但就整個軍事工業基礎來說仍不乏很多令人擔憂的隱患。
華盛頓智庫傳統基金會最近的一份報告說,陸軍擁有的建於二戰時期,負責為整個美軍提供小型彈藥、炮彈的兵工廠技術落後,迫切需要投資來更新技術設備。
這篇去年12月下旬發佈的題為“迅速消耗的彈藥庫存凸顯政策有亟需調整”的報告說,“彈藥工廠使用的技術落後于最先進的技術水準數十年,這既限制了效率又危及工人。”與此同時,報告說,對這些工廠彈藥需求量的要求又是幾十年來最高的。
此外,五角大樓去年的一份報告也從另一個角度對美國的彈藥製造業缺乏競爭力作出令人擔憂的評估。報告說,美國的導彈和彈藥(missiles and munitions)業,30年前有30家主承包商,但如今只有7家,行業的競爭程度嚴重下降,幾家公司幾乎沒有競爭對手。
報告說,在過去三年左右的時間裡,戰術導彈供應商從13家減少到3家,固定翼飛機供應商從8家減少到3家,衛星供應商從8個減半到4個,“今天,90%的導彈只來自3個來源。”
高超音速武器是美中博弈熱點武器項目之一,但該報告說,在這個武器領域目前只有一個主要的承包商。
基於潛在衝突的性質和規模,美國每個軍種都有自己的機密武器彈藥規劃,傳統基金會那篇題為“彈藥庫存迅速消耗凸顯政策亟待改變”的報告問道,美國是準備打一場持久戰,還是只準備打一場持續時間短、範圍有限的戰爭?目前的計畫是否考慮到這樣一個事實,即如果美軍用完某種武器彈藥,國防工業界可能需要數年、而不是數月的時間才能補充得上?
報告說,烏克蘭幾個月的戰鬥就消耗了如此大量的美國毒刺和標槍導彈這一事實表明,國防部的計畫以及基於這些計畫而建立起來的儲備是不夠的。
在最近舉行的一次海軍協會研討會上,海軍艦隊司令達里爾·考德爾上將(Daryl Caudle)公開對國防工業的現狀表示不滿。
“我非常懊惱,”考德爾說。“因為這對獲勝至關重要。在我看來,而且對於房間裡穿著軍服的人來說,這才是最重要的,而沒有彈藥我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他說。
伴隨著彈藥工業體系產能不足的也許是美國整個製造業的衰落。
二戰時期,美國憑藉強大的製造業基礎,不僅自己的軍隊同時在歐亞兩大戰區作戰,還能支援盟國,是名副其實的“民主兵工廠”。以造船業為例,美國在二戰的幾年時間裡下水了驚人的122艘航母。當時造船基地之一的巴爾的摩市有四家大型造船廠,其中伯利恒-費爾菲爾德一家船廠不但造出了大批兩栖登陸艦等海軍艦隻,而且還批量下水萬噸級的“自由輪”,成為現代工業化大規模量產的奇跡,但如今該市所有的船廠都已倒閉。
現在全美國僅有四座軍用造船廠,海軍艦隊的大量維修保養必須依靠民間商業船廠,在和平時期就已力不從心。
“美國政府問責局”今年2月的一份報告指出,目前大部分潛艇都無法按時完成維護。此外,另一個政府部門“國會預算辦公室(CBO)”指出,缺乏技術工人是海軍的一大難題。這個為國會兩院提供專業分析的無黨派部門在去年的一份報告中悲觀地預計,海軍將在未來30年內都將面臨維護延誤的問題。
kyamato wrote:
笑笑哥,明明就是共匪...(恕刪)




哥忍不住又笑了
這樣不是比較客觀
美國在亞洲採取新軍事策略,包括通過將武器裝備、部隊和指揮所分散到各地前哨基地,美國希望使中國更難通過削弱任何單一軍事設施來發動決定性打擊。
據華爾街日報今天報道稱,今年早些時候,美軍在拉爾洛機場與菲律賓一起參加了一次訓練。在這個靠近菲律賓北端的小型商用機場,在最近的訓練演習期間,停機坪上搭起了為美軍裝備和部隊準備的帳篷,停放着美國陸軍直升機。這是美軍在亞太地區日益增多的前哨基地之一,旨在應對來自中國不斷增大的軍事挑戰。
這也是美國為擺脫對大型軍事基地的嚴重依賴所採取的一項舉措,幾十年來這些大型軍事基地一直是美國在亞洲的關鍵存在。隨着中國導彈庫日漸擴大,技術越發先進,這些基地受打擊的威脅讓它們的安全日益岌岌可危。
通過將武器裝備、部隊和指揮所分散到拉爾洛這樣較小的前哨基地,美國希望使中國更難通過削弱任何單一軍事設施來發動決定性打擊。
根據五角大樓的估計,中國現有逾1,300枚彈道導彈可用於打擊亞太地區的目標,其中逾250枚可打到美國在關島的主要軍事基地;關島距中國大陸約3,000英里。
中國研發高超音速導彈也引起人們對美國在亞洲基地的脆弱性的關注;由於高超音速導彈不遵循可預測的飛行路線,導彈防禦系統更難攔截。
美國安全分析人士最近進行的戰棋模擬,包括假設的因台灣而起的戰爭,普遍假定北京方面將試圖在衝突的早期摧毀美國的主要設施。
這些設施中可能包括嘉手納空軍基地(Kadena Air Base),這是美國在該地區最大的空軍基地,位於日本沖繩島,擁有超過40億美元的軍事資產,包括噴氣式戰鬥機和其他設備。
出於對這種可能性的擔憂,佛羅里達州共和黨參議員盧比奧(Marco Rubio)今年5月向國會提交了一項議案,呼籲美國軍方為其在亞洲的飛機建造更堅固的掩體。
空軍高層表示,僅靠新的掩體並不能解決問題。他們正在優先考慮一種軸輻模式,這種模式可以將許多飛機從大型基地轉移到一系列較小的設施,尤其是當衝突迫在眉睫的時候。
作為模式轉變的一部分,美國空軍正在組建小分隊,以便在需要時迅速將偏遠島嶼上的簡易機場等地點轉變為軍用飛機的臨時基地。所謂的空中機動隊(Air Mobility Teams)將被空降到這些地點,負責快速準備跑道和建立加油點等基礎設施。
據該報道,美軍上下開展了一些行動,以努力確保自身有能力抗衡中國的A2/AD戰略。海軍陸戰隊正進行一種部隊轉型,目的是能派遣小分隊進出西太平洋島嶼,以便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發動襲擊。
美國也正朝在澳大利亞部署更多軍事資產的方向邁進,包括聯合開發澳大利亞北部的機場以支持美國飛機增加輪流部署。在位於關島附近的美國管轄的提尼安島上,一個機場正進行升級,以容納軍用飛機。
美國最近與巴布亞新幾內亞簽署的一項國防合作協議可能會讓美國人員能夠使用該國的設施。
最近在菲律賓進行的演習中,美軍對拉爾洛機場的最新進駐使得V-22魚鷹式傾斜旋翼機以及黑鷹(Black Hawk)和支努干(Chinook)直升機能從該機場起飛,美軍也可以在該機場進行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