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6 無法在5分鐘內起飛

其實很多誤解
台灣空域一次只能容納20-30架戰鬥機
所以平時的維修保養在戰爭中不是什麼重要的問題
以下四個問題比較重要
有沒有油?
有沒有飛行員?
有沒有飛彈?
有沒有跑道?
這四個問題答案的最大公約數就是台灣可以撐多久的答案
六月牛車
同樣問題一樣也會發生在對岸機場,尤其是福建、浙江、廣東。
錄像分析員
這想法好笑,對方拳頭比我們大,手比我們長,可是我們又可以打得到對方的觀念[笑到噴淚]
目前台灣的各基地以演訓為名,輪流派戰機在空中執行任務。
其實已經是24小時隨時都至少有兩架戰鬥機在空中執行任務,不需要你所說的這一種緊急升空!


哥忍不住笑了

台灣人自己承認:

受國際俄烏戰爭、以巴衝突影響,台灣應戰能力成各界關注焦點。《菱傳媒》追查,空軍各機場停放戰機的機堡、機棚,全都無法承受解放軍導彈及長程火箭攻擊,空軍為籌建高抗炸防護力的飛機體掩護設施,2021年規劃以總經費43億元,在清泉崗空軍基地招標興建36座高抗炸係 數防護機庫,但因不符美軍售我戰機的防護標準,美方還曾去函國防部表示關切;空軍內部人士透露,全國還需建置近400座機庫堡,經數度流標後總經費提高至640億元,且背後牽扯龐大利益,內部已流傳「誰敢攪局,就會成為尹清楓第二」的死亡威脅。

政府資料顯示,空軍在新竹、台中、嘉義、台南、 花蓮、台東等地,共有396座機庫堡,機庫堡種類 包括拱型RC結構機庫、土堆機堡、一般鋼構簡易機棚與雙波浪鋼板機棚。其中RC機庫平均使用年限已達45年,僅能承受250磅炸彈直接命中的防護能力,目前各機堡使用狀況出現的問題,包括內部裂縫64座、外壁剝落31座、 拱頂龜裂86座、鋼筋外露17座、拱頂剝落25座,合計共223 個機堡有問題,若加上防護力有限的155座土機堡,根本無法防護戰機安全,已是國防安全上最大隱憂。
為保護空軍主力戰機,空軍司令部以「P003統包工程」為標案名稱,興建36座高抗炸係數防護機庫,統包金額38億8935萬餘元,2021年10月公開招標,招標文件強調,「高抗炸係數機庫堡:具高抗炸能力(須達 3300 磅炸彈)」, 可使空軍保持戰鬥持續力並提高戰機存活率,以維護我國空域安全。

不過「P003統包工程」迄今無廠商投標,後來空軍在「不增加預算」前提下,將標案內容從原有36(9座4聯)機庫堡修訂為24(6座4聯)機庫堡,等於是減少12座機庫堡,但仍無廠商投標,今年底將依《採購法》規定,再次進行投開標作業。

空軍高抗炸係數防護機庫迄今無法完成招標作業,但我國向美國採購最先進的66架F-16V(BLK70)型戰機,2024年底即將進行首批次交機,預計2026年底全數交付台灣。美軍認為,台灣至今沒有合格的高抗炸係數防護機庫保護戰 機,此重要缺失已讓台灣出現新戰機保護措施不足的迫切危機。

據美方一位技協人員透露,南韓、日本軍方的機庫堡都是依美方軍規興建,美國政府才敢出售最先進的F-35型隱型戰機,就是希望美國政府出售的武器可持續在當地發揮戰力,但台灣預計興建的高抗炸係數防護機庫,根本不符美國軍方「高威脅地區」標準,不僅戰時無法提供戰機完整保護,就連維修、彈藥補給恐怕都無法施作,「就算售台F-35戰機也會成為無效戰力,萬一被中共奪得,還會造成美軍F-35機密外洩」。
招標規格捨美軍標準 空軍明知卻不撤

這位技協人員透露,美軍曾透過美國在台協會(AIT) 去函中華民國國防部,提供美軍「防護性/強化飛機掩體圖例」,說明美軍第一代、第一代改良版、第二代及第三代的 興建及功能。其中最大重點是,美軍認證的雙波浪鋼材襯裡, 能讓上面覆蓋的強化鋼筋混凝土保護層,遭受導彈攻擊或空中爆炸所產生的衝擊力時,達到保護機庫內部戰機的效果。

該位人士直指,台灣規劃興建的「雙波浪鋼材襯裡」並非美軍規範材質,且厚度僅3mm,與美軍規範差太多,他質疑「台灣為何不使用已認證並有實戰經驗的產品」。知情人士則懷疑,空軍設計高抗炸係數防護機庫之初,就技巧性捨棄美國軍規設定的「高威脅地區」標準,內襯鋼板厚度僅設計3mm,內情相當不單純,不免讓人質疑「有黑手在下指導棋」。
根據資料顯示,美國空軍1983年曾對其所設計的第三代 抗炸機庫堡做過實彈爆震測試,包括兩次120噸的炸藥堆在機庫堡外部不同距離爆炸,也曾在機庫堡內進行空射武器的爆炸,結果第三代抗炸機庫堡結構均無重大損傷。

事實上,美軍第二代及第三代的機庫堡與國軍最大的不同,就是美軍將整個機堡都包覆起來,連戰機維修後的發動 機開俥時排氣通道,都以高強度鋼板包覆,排氣口僅在戰機 開俥時才會打開;另外,機堡前方還有一個半橢圓形的鋼棚, 狀況提升時可立即關閉,讓戰機及內部人員、彈藥都可獲得 最好的保護。

據了解,對於美方透過AIT向國防部提出的質疑與建議, 空軍司令部也曾內部開會討論,但原規劃單位以變更設計必 須重新招標、牽動甚廣為由,表明若要修改招標內容,得由 空軍司令部扛起未來究責的懲處,讓空軍司令部至今不敢撤 回此標案。
美方質疑:同經費夠建二、三代機堡

空軍內部人士透露,空軍有高達近400座機堡的興建需求,依美方提供的工程資訊估算,每個機堡興建經費約1億元,經數度流標後,經費已提升到1.6億多元,其後利益相當龐大。他形容,「此案水很深,除現役、退役將領之外, 還牽涉到各方利益,已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更恐怖的是內部已傳出『誰敢攪局,就會成為尹清楓第二!』傳言,讓內部 人士不敢輕舉妄動。」

一位曾做過空軍工程的業者透露,台灣現在面臨缺工、缺料狀況,此次工程包含興建36座3300磅高抗炸係數構造物、滑行道及相關附屬設施,得自決標次日起1320個日曆天內竣工;此統包工程雖有委託工程專業管理(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Management,簡稱PCM),但包括甲方(指空軍)或PCM在美國專業規範部份都講得不清不楚,「萬一工 程未來發生爭議,不僅公司資金被壓住,甚至還會產生違約罰款,公司勢必會發生資金周轉問題,就算是資金龐大的上市公司,也不願意標這種高風險的標案。」

美方技協人士透露,依照空軍最早提出的36座機庫堡預 算,其實已可興建「高威脅地區」美國軍規第二代機庫堡, 如今預算不變卻只興建24座,甚至都可興建防護力達到美軍 第三代的機庫堡;況且這些美軍規範的尺寸、施工與檢驗方 式甚至是關鍵技術,AIT在提供給台灣空軍的文件中,都特 別附上「美國陸軍工兵團防護設計中心」與「美國海軍飛行控制中心創新與標準工程辦公室」專業單位電話供諮詢,但台灣空軍似乎並無意深入瞭解。

針對外界質疑空軍興建的高抗炸係數防護機庫,是否具有抵禦3300磅抗炸強化功能,空軍前參謀長黃志偉曾在立法院表示,防護機堡籌建案是針對反制中國大陸東風系列導彈 1500磅的彈頭來設計,確認能在東風系列導彈攻擊下提供防護。

專家意見 張競:機堡抗炸能力需通盤考量

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表示,防護機庫規格相當複雜,不能僅憑結構技師 提出的單一估算數據,就認定抗炸機堡具有3300磅高抗炸能力;先進國家在設定相關規格時,必須通盤考量整個機庫前、後、左、 右各個不同方位,甚至不同引信彈藥之抗炸係數,規格亦有差異。
張競更提醒,機庫結構對爆炸效應震波傳導狀況,更是必要考量條件,不要最後機庫存活,但機庫內人員、戰機與裝備卻被震波傳導造成死傷與結構損毀, 甚至產生彈藥或燃油殉爆現象,「就像是跟武林高手過招後,表皮無損但卻五臟俱裂是相同道理」。
======================================================================

台灣的機堡 根本無法防護戰機安全,已是國防安全上最大隱憂 13年過去了

解放軍的對地打擊能力更為強大 台灣還是沒長進

您認為損失會怎樣?
































哥又笑了

F-16有超過600個供應商 台灣能替F-16製造多少零部件用來日常更換?






2022年蔡英文曾說:這兩年,在維修中心、國內各家廠商、軍工廠及中科院的共同努力之下,

現在已經有超過百項F-16系統零件可以在臺灣就地維修,

將有助於改善F-16戰機機隊系統零件「長交期、高單價、高失效率」的問題。

但是奇怪的是早在1994年1月 台灣經濟部就發布中美合作建立F-16維修廠計畫

新聞中還說建立F-16廠級維修工廠的項目 包括維修技術 機具裝備及零組件生產三大部分

這計畫甚至比第一架F-16交給台灣軍方(1997年4月)還早了3年

結果改善F-16戰機機隊系統零件「長交期、高單價、高失效率」的問題 直到20多年後才解決

那到底是美國人不會教還是台灣人太無能?




其實我國與其說在電視上秀肌肉
根本每次都在跟對岸說
我國軍力的工作原理
好比大縣市基地一定是重點轟炸
ucandoit1010 wrote:
新聞報的不是我亂講的...(恕刪)


如果老共第一波攻勢不是戰機帶頭
那ROCAF能不能5分鐘內起飛就沒任何意義了
對了
你聽過跑道頭三分鐘 五分鐘警戒班嗎?


那對岸的飛機有辦法在5分鐘之內起飛嗎?
沒有的話全部都炸掉當廢料

戰爭一定有徵兆,衛星分分秒秒都在偵察
對岸有任何不尋常的動作,台灣一定會知道
當然就會有相對應的動作

戰爭是實作不是理論
更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嚇唬人
跟核彈的道理一樣,有核彈別人就沒法活了嗎?
那不乾脆先下手為強,用大量核彈把對手滅了
毀滅性又強又快又大,也傷不了自己多少

戰爭就是戰爭,就是互相殺戮
臨機應變與備用方案不可缺少

渡海半條命,絕望黑水溝
台海變火海,血海環四週
trooper62 wrote:
那對岸的飛機有辦法在5...(恕刪)







哥笑了

台灣人自己承認:

綜合上述,長程火箭是共軍地面部隊砲兵部隊常規武器中非常重要、

威力最大的大面積毀滅武器,因此除了導彈之外,台海一旦開戰,

台灣勢必遭受許多長程火箭的攻擊,因為火箭彈成本遠較彈道飛彈等武器低廉,

加上又有砲兵的火力效果,因此共軍極為重視此項武器的開發,其中「衛士」

火箭系列已經正式投產,這門武器改變了台海統一戰爭的火力攻防,基本上形成一面倒的局勢。

據稱衛士長程火箭可以在15 分鐘以內把台灣三百多個戰略目標打成一片火海,

所以對台灣本島的戰爭影響力大於東風導彈,其意義的深遠已經從軍事層面上升到政治層面,

所以共軍長程火箭未來發展的確值得我軍密切注意,並採取剋制對策才是。

============================================================

5 分鐘以內把台灣三百多個戰略目標打成一片火海 台灣自保都快不行了

還去炸解放軍飛機?
chrischenslayer wrote:
哥笑了台灣人自己承認...(恕刪)


我不反對你講的那些 跑道 機堡..對方也有跑道 機堡 雷達,比較優缺點實際差異不大

無人機 火箭炮 沒大陸多 就是事實.. 但不是沒有辦法


現在我講的是兩軍對壘 (我們要升級 不要一直吹老掉牙的作戰計畫)

當棋盤就那麼點大.. 當我方盡量把 棋子 佈滿,那麼對方就算有心想攻擊

也就達不成 偷襲 或是 作為先攻方數量優勢的壓制

提高警戒層次

增加地上 3分 5分 15分 待命之外,天上隨時佈滿 40 -80架 掛彈訓練機 (棋子佈滿棋盤)

也就是緊張的那一兩周 持續保持著局部空優 (燒幾周 地勤 空勤的肝,不是花不起 )


把計畫中 本來要打跑道 雷達.... 讓共軍第一擊敢打出去 馬上頭上就看到反擊


場景 (不管哪方) 海岸線24浬之外 有40架 後面還有40架 共兩層多批 ,在不同高度 訓練著..

其實該害怕的是防守者才對吧 (先占滿棋盤的優勢)

這就是我始終主張 沒中線之後的優勢

憑什麼他能來繞 我不能去逛

我提早將天空塞滿 持續塞 從早到晚,那 你還想怎麼打..

又 你先打了這些蒼蠅 那不就偷不成了想要的大戰果


fque 一次只能容納30架 那是錯的 , 天空 高度不同 有空層 不是平面的

那年我見過 中線以東,某個早班 在同一時間 數到 至少有超過120架 (不含民航 陸航) 正在訓練
oxxx wrote:我不反對你講的那些 ...(恕刪)
人家根本不想打,和平統一講了數十年
現在台灣不想和談,一心想求戰,跟白痴一樣

想要戰一個比你大10倍以上的對手,任何戰術都沒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