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 wrote:
烏克蘭也有烏克蘭的客觀條件阿
尤其是烏克蘭西部地區
那地方這麼大
宗教信仰也不是俄羅斯的東正教
甚至這邊的居民二戰前還很多都是波蘭人...(恕刪)
我也不認為俄羅斯會吞掉整個烏西 只是剩下的會越來越少 甚至連出海口都保不住..
阿富汗能成為帝國墳場 讓三大帝國在阿富汗翻車 其他地區不容易複製
文化/宗教/環境/地形....
這個不是滅國/復國三次的波蘭or波蘭人 輕易模仿的...
1970/80 的北愛也是搞得英國很不舒服,時間一長,依然可以和平統治...

economic wrote:
對俄羅斯來說
制裁絕對不可能短期有大的解除進展
俄羅斯也不可能指望這個...(恕刪)
太長期陷入烏克蘭戰場對俄羅斯長期發展不利
打到一個段落
能談個不差的條件
花點時間得發展自己內部比較務實...(恕刪)
俄羅斯本身是不會期待制裁解除,可是這些制裁是從克里米亞開始。
如果西方/俄羅斯認為要結束俄烏戰爭,這些因戰爭而起的制裁卻沒跟著戰爭結束而撤銷。變成西方在戰後跟俄羅斯談判的籌碼。
今天不是俄羅斯戰敗阿!!
這種談判結束戰爭的邏輯不太合理...

如果可以讓烏克蘭戰場縮小後拉長時間,換手讓雇傭兵進場,這對俄羅斯是件好事。
俄羅斯正規軍只守聶河以東+出海口一帶,傭兵進場烏西扶植各軍頭,讓烏西陷入長期內戰。...

alanchentw wrote:
你猜錯了。
德國戰時總理女的 梅克爾 開戰前就多次向俄國保證,否決烏克蘭入NATO 。
但是2021美國Nuland 出瞎主意,對司機說你快點申請吧,時機成熟了!
現在烏克蘭慘敗要滅亡,Nuland 嚇得落荒而逃(很多評論說她是被開除)。...(恕刪)
歐洲的北約各國,如果考慮自身的戰略需求,可以學梅克爾,直接說會拒絕烏克蘭入NATO。
但是他們沒有,他們考慮的是美國的戰略需求,而不是本身的戰略需求。
北約/俄羅斯都算錯帳本...
北約的帳本是俄羅斯挺不過經濟制裁,一年內用經濟壓力再次解體俄羅斯。
俄羅斯的帳本是烏克蘭只能打2個月,司機就變成流亡政府。
兩個算錯帳的組織,在面臨超過預期的變化下,俄羅斯的決策可以快速反應。
北約,兩年過去了還在討論怎麼收場。這時候北約各國考慮自身戰略需求的想法就浮現了。戰前該考慮的時候不考慮,該一致對付俄羅斯的時候,卻打起自己的小算盤。
司機 這戲子,烏克蘭國破人亡,割地欠債,就因北約一句"歡迎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