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 wrote:
烏克蘭也有烏克蘭的客觀條件阿
尤其是烏克蘭西部地區
那地方這麼大
宗教信仰也不是俄羅斯的東正教
甚至這邊的居民二戰前還很多都是波蘭人...(恕刪)


我也不認為俄羅斯會吞掉整個烏西 只是剩下的會越來越少 甚至連出海口都保不住..

阿富汗能成為帝國墳場 讓三大帝國在阿富汗翻車 其他地區不容易複製
文化/宗教/環境/地形....
這個不是滅國/復國三次的波蘭or波蘭人 輕易模仿的...
1970/80 的北愛也是搞得英國很不舒服,時間一長,依然可以和平統治...

economic wrote:
對俄羅斯來說
制裁絕對不可能短期有大的解除進展
俄羅斯也不可能指望這個...(恕刪)

太長期陷入烏克蘭戰場對俄羅斯長期發展不利
打到一個段落
能談個不差的條件
花點時間得發展自己內部比較務實...(恕刪)


俄羅斯本身是不會期待制裁解除,可是這些制裁是從克里米亞開始。
如果西方/俄羅斯認為要結束俄烏戰爭,這些因戰爭而起的制裁卻沒跟著戰爭結束而撤銷。變成西方在戰後跟俄羅斯談判的籌碼。
今天不是俄羅斯戰敗阿!!
這種談判結束戰爭的邏輯不太合理...

如果可以讓烏克蘭戰場縮小後拉長時間,換手讓雇傭兵進場,這對俄羅斯是件好事。
俄羅斯正規軍只守聶河以東+出海口一帶,傭兵進場烏西扶植各軍頭,讓烏西陷入長期內戰。...

alanchentw wrote:
你猜錯了。
德國戰時總理女的 梅克爾 開戰前就多次向俄國保證,否決烏克蘭入NATO 。
但是2021美國Nuland 出瞎主意,對司機說你快點申請吧,時機成熟了!
現在烏克蘭慘敗要滅亡,Nuland 嚇得落荒而逃(很多評論說她是被開除)。...(恕刪)


歐洲的北約各國,如果考慮自身的戰略需求,可以學梅克爾,直接說會拒絕烏克蘭入NATO。
但是他們沒有,他們考慮的是美國的戰略需求,而不是本身的戰略需求。
北約/俄羅斯都算錯帳本...
北約的帳本是俄羅斯挺不過經濟制裁,一年內用經濟壓力再次解體俄羅斯。
俄羅斯的帳本是烏克蘭只能打2個月,司機就變成流亡政府。
兩個算錯帳的組織,在面臨超過預期的變化下,俄羅斯的決策可以快速反應。
北約,兩年過去了還在討論怎麼收場。這時候北約各國考慮自身戰略需求的想法就浮現了。戰前該考慮的時候不考慮,該一致對付俄羅斯的時候,卻打起自己的小算盤。

司機 這戲子,烏克蘭國破人亡,割地欠債,就因北約一句"歡迎加入"
CCJ1128 wrote:
我也不認為俄羅斯會吞...(恕刪)

西方消息說,萬一俄軍攻破佔領烏克蘭東半部,法國會出兵頂住Odesa,波蘭出兵Lyiv,羅馬尼亞出兵Moldova ,,,想盡辦法以Deniper河為界,與俄隔江而治,保住西半部領土。

但是想想國軍在東北大敗之後,兵敗如山倒,想隔長江而治都做不到。史達林電令毛澤東禁止追擊,毛澤東不甩俄爹,渡江狂追。

我認為烏克蘭戰敗失去Kharkiv 後,主力部隊全滅,Deniper 河也保不住。面對俄羅斯百萬大軍渡Deniper 河,法國/波蘭那種2000人小部隊只會望風而逃。
CCJ1128 wrote:
我也不認為俄羅斯會吞...(恕刪)


出海口(也就是奧德薩)不太會保不住
別忘了北約包含土耳其
而土耳其雖然牆頭草
但是對自己的利益還是相當有堅持的
土耳其不會同意俄羅斯控制整個黑海北面
只要土耳其強烈反對
俄羅斯很難真的去拿下奧德薩
且打下那邊也很難防守
北面並沒有適合的天然邊界
對俄羅斯來說並不需要拿下控制奧德薩
打殘奧德薩讓這邊變成沒用的地方就可以了

對俄羅斯來說
長期還是要有天然邊界來大幅度降低長期對抗的成本
俄羅斯的經濟和人口規模畢竟和歐洲有很大的差距
沒有真正威脅到德法等核心歐洲國家
歐洲還不會真的戰爭動員來對抗
拿下河東部分
把河西當成緩衝的戰場
這邊邊打邊談
主要的經濟輸血要來自東面
甚至看看暖化後的北洋航線有沒有可能真正建立起來
這個航線才是真正會大力影響歐洲軍事平衡的可能性
有這個那中國海軍就有可能短時間就到英國外海
甚至中國海軍有可能夏天就跟俄羅斯北海艦隊共同演習
光俄羅斯海軍對歐洲威脅不大
但聯合中國海軍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且這個航道絕大多數都在俄羅斯控制範圍內
歐洲國家過不去
中國卻有可能通航
alanchentw wrote:
西方消息說,萬一俄軍攻破佔領烏克蘭東半部,法國會出兵頂住Odesa,波蘭出兵Lyiv,羅馬尼亞出兵Moldova ,,,想盡辦法以Deniper河為界,與俄隔江而治,保住西半部領土。...(恕刪)


你知道、我知道...這消息聽聽就好。

北約各國目前是以雇傭兵下場,不是正式出兵。 那種幾千幾千的部隊,在烏克蘭的戰場上能扛多久??想送人頭都不是這種送法。
北約正式下場? 美國都不玩,歐洲能湊多少部隊? 要不要算一下戰術核彈的數量...
北約要下場,早下場了。丟完烏東才下場,是進場搶土地嗎?還是要畫新屯墾區?

economic wrote:
出海口(也就是奧德薩)不太會保不住
別忘了北約包含土耳其
而土耳其雖然牆頭草...(恕刪)


利益交換沒啥不能談,反正黑海出口在土耳其手上。
便宜的石油/天然氣/糧食... 相較於土耳其,俄羅斯的牌很多。
老毛子真心要吃下奧德薩,土耳其也沒法介入,難不成派兵進奧德薩?
不如順水推舟,土耳其拿好處,賣了奧德薩。

economic wrote:
長期還是要有天然邊界來大幅度降低長期對抗的成本
俄羅斯的經濟和人口規模畢竟和歐洲有很大的差距
沒有真正威脅到德法等核心歐洲國家
歐洲還不會真的戰爭動員來對抗...(恕刪)


老毛本來要入歐盟/北約的... 落花有意 流水無情..
俄羅斯的痛,是刻在骨子裡。北約的痛,一般民眾很難感受。
背靠老共 重回戰略對抗 中亞/中東/非洲...
普丁退役時的俄羅斯 是怎樣子的呢?....
CCJ1128 wrote:
你知道、我知道......(恕刪)


奧德薩恐怕沒得談
俄羅斯一開戰就拿其實有機會
都打下蛇島了
這是土耳其對黑海勢力均衡的大戰略
俄羅斯也絕對拿不出夠好的條件去換
別忘了土耳其畢竟是北約國家
北約的其他國家也會給土耳其壓力的
尤其從俄羅斯的角度來說拿奧德薩對長期防守是個大的困擾
常常被騷擾那現在奧德薩遇到的狀況就轉成俄羅斯要面對處理的
對俄羅斯來說拿這個意義不大
如果是拿黑海出海口拚一把那有大的戰略意義
只拿奧德薩沒有

至於說俄羅斯入北約
這本來就沒有可能
俄羅斯也是不懷好意
有想過俄羅斯入北約實際上的涵義嗎?
土耳其現在是北約最大的地面部隊
甚至可以說是跟法國差不多威力的北約軍事力量
讓俄羅斯進來光那百萬部隊能不主導北約在歐洲的實際狀況喔
俄羅斯不是不知道
就老拿這件事說嘴而已
economic wrote:
別忘了土耳其畢竟是北約國家
北約的其他國家也會給土耳其壓力的
尤其從俄羅斯的角度來說拿奧德薩對長期防守是個大的困擾
常常被騷擾那現在奧德薩遇到的狀況就轉成俄羅斯要面對處理的
對俄羅斯來說拿這個意義不大
如果是拿黑海出海口拚一把那有大的戰略意義
只拿奧德薩沒有...(恕刪)


土耳其是北約中唯一的回教國家
它是北約味道重一點,還是阿拉的分量重一點,這還倆說...

拿下奧德薩的戰略目的是掩護克里米亞+黑海艦隊
現在克里米亞+黑海艦隊被打得抬不起頭,一來是老毛的黑海艦隊太糟,二來是從奧德薩方向來的攻擊不好防守。
一口氣拿下出海口,並將防守位置前推到羅馬尼亞/模薩多瓦一線,這個對掩護克里米亞+烏東,是有戰略意義的。

economic wrote:
至於說俄羅斯入北約
這本來就沒有可能
俄羅斯也是不懷好意
有想過俄羅斯入北約實際上的涵義嗎?...(恕刪)


換個角度看,俄羅斯入北約,戰略壓力給到老共。
老共才是目前整個歐美最大的戰略對手。
20年前,沒看到的戰略對手。20年前,放棄的戰略夥伴。
所以才說歐美的戰略操盤手,眼光不如20世紀的前輩。
CCJ1128 wrote:
土耳其是北約中唯一的...(恕刪)


會讓土耳其入北約是位置太重要
那是為了戰略需要的
但土耳其人口很多
軍事力量在這個世紀快速的上升
尤其是地面部隊
整個歐美地面部隊的規模都很小
只有土耳其是相當大的
而俄羅斯的地面部隊規模那更大得多
歐洲大多都是平原
看這是戰爭就知道後面打的還是地面部隊的對抗性

至於奧德薩
的確對克里米亞和黑海艦隊威脅很大
但這不代表要去那下來阿
我不都說了
打爛了讓這邊沒啥用也可以啊
讓這邊沒水沒電交通也中斷
這邊就沒辦法長期支持軍事活動
俄羅斯又不是像是東方那樣需要個不凍港

另外北約的壓力怎會是這樣看呢
從距離和位置上歐洲北約與中國都沒有交集
沒有美國在那邊逼迫
歐洲國家根本不會跟中國有太多的軍事交集
但現在狀況是歐洲北約在美國推動下自己跑來亞洲
有沒有私下跟中國先打招呼那是不知道
但歐洲要跑來那中國不可能長遠不做出任何回應
從現實角度來說
歐洲北約不要先自找麻煩
中國軍艦不會隨意跑到歐洲去
但跑來亞洲在這邊餐與美國的演習
那中國當然得找個方式回應
尤其是英國
這是目前喊最大的歐洲國家
當一個大的艦隊就出現在倫敦不遠的海上
英國人很務實的
●一連串烏克蘭慘敗,看麻了,略過。
●美國授權向烏克蘭出售價值1.38億美金的防空飛彈系統。(不再免費送)
●烏克蘭要等瑞士的和平高峰會得到結論之後,對俄國發出最後通牒,命令俄國接受歐盟版本和平方案。


☆俄爹壓下整個NATO 總軍事工業能力,打得烏克蘭重傷吐血,鬼才會簽你的和約。司機不簽俄羅斯版本的投降和約,就是兵敗亡國。

普丁已經多次公開否定烏克蘭政權的合法性,宣稱烏克蘭歷史上從不存在,是俄羅斯的一部份。俄外長宣稱司機凍結選舉,5月份開始就是非法政權。
alanchentw wrote:
想隔長江而治都做不到。史達林電令毛澤東禁止追擊,毛澤東不甩俄爹,渡江狂追。

忽然想起當年詳細歷史,長江上還有英國艦隊巡弋護航協助南岸國軍守長江,與北岸的解放軍互相炮擊,數日後英國艦隊被擊沉和重創,逃向上海港。

國軍江陰要塞司令戴光頭被幕僚群綁架,喝令投誠,要塞直屬火炮群掉頭狂轟南岸的國軍野戰部隊。

現在法國出兵2000人護烏克蘭?不到一個旅的兵力,只怕幾顆FAB 3000滑翔炸彈就滅了。馬可紅嘴巴說說罷了。
economic wrote:
至於奧德薩
的確對克里米亞和黑海艦隊威脅很大
但這不代表要去那下來阿...(恕刪)


有句話是這麼說..
我有沒有不重要,你沒有對我很重要。
留個奧德薩 10-20年後 讓烏克蘭再從黑海找老毛的麻煩。
不如現在就斷根... 個人看法,就是聊聊...

economic wrote:
另外北約的壓力怎會是這樣看呢
從距離和位置上歐洲北約與中國都沒有交集
沒有美國在那邊逼迫
歐洲國家根本不會跟中國有太多的軍事交集
但現在狀況是歐洲北約在美國推動下自己跑來亞洲...(恕刪)


相同的邏輯,老美怎麼會想拉日本/南朝鮮入北約??因為第一島鏈岌岌可危..
北約不是歐洲的北約,是美國人的北約...
如果今天俄羅斯在北約裡,第一島鏈老美絕對扛到底。光是面對北極熊的壓力,老共對老美的態度肯定不一樣。
千錯萬錯,錯在把中俄伊綁再一起,戰略壓力給到老美這邊。
中東管不了,管不住以色列,壓不住胡賽,還有一堆人背後下刀子。
東歐守不住,扛不住老毛子,北約各國108個心眼。
西太平洋壓不住,東盟風平浪靜,金三胖上竄下跳。三胖都壓不住,還想搞老共?

21世紀,亞洲重回世界中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