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回。家 wrote:每年都有人退,都有編制縮編,把名額讓給戰鬥部隊有問題嗎? 不是名額讓給誰的問題,咱們又不是日本,還有軍隊人數法定限制.21萬軍隊是包括戰鬥部隊和後勤人員,填不滿人的是戰鬥部隊,這事舉世皆然,老美也不例外.部份後勤單位轉移出去,主要應該還是經費及管理考量,軍隊的生活和紀律性,一般人總是不適應........
Frey wrote:道德勒索? 所以國民不必盡任何對國家的義務就是了? 時代不同,現代人不大講這套,認為別人「也有義務」的比認為自己「理當有義務」的還多,這是社會風氣,要改變不容易.老美的「假日軍人」國民兵模式或許更可行,假日進軍營玩玩槍出出操,還有薪水領,救災時可以徵調,一樣有薪水領.平日就當個老百姓,或許更有效果...........
cckm wrote:老美的「假日軍人」國民兵模式或許更可行,假日進軍營玩玩槍出出操,還有薪水領,(恕刪) 我也同意這一點, 台灣好像有提過但是迴響小。以台灣全世界生產空氣槍/BB槍這麼出色的產業, 台灣官方卻對這這類軍事/仿軍事的運動完全都在被動限縮的態度上行事, 我對官場不做不錯的風格沒有太大的信心, 反而民間都比官方有創意/活力多了.... 無人空拍機與搖控機這一類的運動也一樣, 這些都是很容易從平時民間的運動/產業轉為國防/軍用的, 實在可惜.....扯遠了, 拉回主題一下:時代的確不同了, 報告班長這一種電視劇己經不受歡迎了, 所以軍方得改變做法, 把當軍人轉變成很酷、很有趣的事、有很專業的形象, 就像人人愛看的"悍衛戰士"當年替美軍提高了不少入伍人數就是了, 連日本國內近幾年都知道配合卡通漫畫來替自衛隊招來更多的人力, 而這一切當然要與提升軍人福利待遇做一個整體的搭配規劃設計, 我從來沒有說免錢當義工或當兵是可行的.... 。總之...... 沒有人付錢給我搞這個, 我就不想多花腦袋在網路上再多說什麼了, 我相信軍方應該有有能力與眼光的人會拿薪水做這些事才對, 不必我在此多說.我對兵力的觀點還是一樣, 先解決不足, 再去談質或量的問題, 事有先後輕重緩急, 這是大原則.
愛。回。家 wrote:老蔣當年宣稱百萬大軍(恕刪) 哥忍不住笑了在兵役法第一條:中華民國男子依法皆有服兵役之義務。在第46條合於第三條年齡之女子,平時得依其志願施以相當之軍事輔助勤務教育,戰時得徵集服任軍事輔助勤務;其徵集及服務,另以法律定之。女子志願服軍官役、士官役者,依第十四條所定法律規定服之。女子志願服士兵役者,依前條第二項所定法律規定服之。==========================================================只有規定男性依法皆有服兵役之義務,女性則是平時得依其志願施以相當之軍事輔助勤務教育又何來台灣義務役女性存在幾十年了?
farmer3000 wrote:不只,連習的龍騎兵也派去武漢了,反倒覺得煽風起火點會在別處。天下大亂千載難逢,各路牛鬼蛇神肯定下重注,這把不玩等待何時?問題在這個體制它不講真話,高來高去神秘兮兮的。現實,地方疫情控制住是假的,北京西城區(中南海)疫情也擴散開了。封城? 復工? 兩條路都死棋嘛,最好是別再起動亂,會更死。(恕刪) 只要對大陸有了解的都發現,馬雲,郭文貴,范冰冰,薄熙來,周永康⋯⋯等等被整頓,十大家族,上海幫等等都有共識,不反就被反。連軍中現在也各立山頭,不聽中央調派。武警今歸中央,但防疫一派出就等死,聽命令???
lsaeddy wrote:已經語無倫次了嗎?[記得當年宣布百萬大軍]?你活在台灣嗎?就算當年國民政府剛退到台灣時.也沒有百萬大軍到底有哪個執政者會想追求百萬大軍?[(恕刪) 你才語無倫次,國民政府剛退到台灣,麥帥在韓國打的要過鴨綠江,民國39年,台灣已經整備完成陸軍60萬大軍,其他陸軍,海空軍,金馬外島及泰緬一代國軍,超過百萬。去搜中共到何時才打跑泰緬一帶國軍,後成 泰緬孤軍 。不是杜魯門這混蛋為自己,撤換麥帥,當年就麥帥跨越鴨綠江,國軍由東方多處登陸,因戰失利投降的也聯合再反共,泰緬孤軍再裝備打回中原,共產黨只有解散。這戰打成就沒後續中共人海戰術的韓戰,沒有法國美國的越戰,更沒那北約與華沙的冷戰,到今天中東的混戰,這杜魯門罪孽深重。
YC_Jiang wrote:多少人根本不是重點:沒有戰力的部隊編再多人都沒用...你告訴我現在國軍哪支營級部隊是有國際級作戰水平的?:(恕刪) 陸軍查海陸,海空軍都有而且在前端,勝過中蘇等國。要是配備F22.35,足可跟日韓對抗。還有以色列。中共有國際級作戰水平的軍隊嗎?還是只是聽中央指揮的兵棋。中央不下令不會打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