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763 wrote:T75是班用機槍.....手槍都是90手槍 http://zh.wikipedia.org/wiki/T75%E6%89%8B%E6%A7%8D其實T-75可以指很多東西畢竟75年出太多東西了T-75可以指:T75手槍T75班用機槍T-75 20毫米機砲T-75 60毫米迫擊砲T-75 81毫米迫擊砲
第一次跑營區自衛戰鬥,就見識到什麼是官威。當時因為是菜鳥,預備班臂章等於縫在左臂,只是好在營區有指揮官,因此戰情值日官不敢亂吹緊急集合哨來整兵玩兵;但預備班在身,多少總會感到一股無名壓力,深怕萬一有緊急集合哨一響卻遲到,雖說軍中事情可大可小,但不幸要是成為殺雞儆猴中的雞,那軍中生活可就不堪回憶了!照規定預備班應是隨時待在值星班長或安官桌旁等候命令,因此自衛戰鬥也是攜帶個人應帶裝備在連集合場預備。當時第一道演練題目是大門遇警,本連應如何應變?想也知道一定是預備班先行偵察與初步火力壓制,只是就大門防衛位置定位後,高司參謀官突然蹲下問我:「為什麼不戴防毒面具?」我想說正演訓中,於是就原有防衛姿勢回答:「報告長官,我方位於順風向,且正進行觀測中,若有需要立即戴上。」參謀官突破口大罵:「你他媽什麼東西?跟軍官回話竟敢不起立?還有,什麼叫毒氣你知道嗎?不知道觀什麼測?等你知道有毒氣就陣亡了,天兵啊!」我一臉無奈的起立,這時副指揮官卻走過來罵:「現在起立是怎樣?演習視同戰爭,真有狀況,你老兄陣亡了知不知道?」這下換我火了,不知道哪來的勇氣直接槓上(我承認回話語氣的確不禮貌),我大聲回答:「報告副指揮官,參謀官要我起立回話,副指揮官要我呈蹲姿待命,請指示應如何處理?」參謀官:「呦!這菜鳥自認很行哦!剛剛跟我回話不起立,指正一下就耍脾氣,你他媽的有沒有軍紀觀念啊?」(參謀官轉向面朝副指揮官)「學長,這菜鳥簡直亂來,跟我回話不起立,沒事了才站起來,故意惹事生非,你看要不要送軍法以正軍中綱常?」好險隨行的朱醫官幫我緩頰:「報告副指揮官,這菜鳥到連不到一個月,還在學習,叫連長盯緊一點就好了。」參謀官:「嘖!是要菜多久啊?」副指揮官:「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叫連長多教導就好。」這時朱醫官趕緊用手勢示意我,我領會回答:「謝謝副指揮官。」結束後回連卸裝備,一堆弟兄湧過來關心,其中某高司文書認為我一定有得罪參謀官,否則不會被他亂整,我回想到連歷程,似乎沒有什麼誤會或交集,應該是沒有得罪他才對。後來一次在營辦閒聊,營作戰官突有領會才了解癥結所在,原來高司有兩位參謀官,以前都用「大參」與「小參」區別,直到這位參謀官成為「大參」後,為了求吉利,因為指揮部有首席參謀官編制,於是要求大家改稱他為「首席」,偏偏我剛到營區不了解,加上業務沒交集,於是理所當然直接以「參謀官」級職銜名稱呼他,卻犯了他大忌,難怪會被他亂整,官啊,唉!
mchammer wrote:這麼快就紅帥了難道...(恕刪) 採片段式回憶,所以會不連貫:至於何時結束,寫不下去或該結束時就結束了!log763 wrote:T75是班用機槍.....(恕刪) 時代與戰備層級不一樣,軍官配槍也會不同。Jimmy419 wrote:我們單位以前是稱一分...(恕刪) 閣下應該是第一線戰備部隊,所以才會有這樣的遭遇,辛苦了!不過當時的汗水,或許如今已化為酸甜兼具的「鹹酸甜」回憶!Jimmy419 wrote:呃 我那時代沒有90...(恕刪) 大家聊聊不用傷感情,不過閣下的說法與我所遇到的是一樣的。
新訓結訓夜時,班長帶領我們一群不抽菸也不愛聞菸味的菜鳥到營站「避難」,坐下後飲料零食一開,話匣子自然跟著打開,各種天馬行空外加不可思議的話題源源不絕,只因為班長坦承他對各營區部隊屬性都不了解,所以不要問他下部隊後要注意的有關事項。閒聊中,有人開玩笑的說國軍戰力最一流的單位應該是「小蜜蜂」,何時到野外出操?何時要打靶?小蜜蜂不但能預先獲知訊息,還能在適當地點進行「補給」,更重要的是即使上級要求不准購買,但小蜜蜂就是有本事「潛伏」在草叢林野間進行買賣,所以就地掩蔽與偽裝這一項根本不用上課,只要跟著小蜜蜂跑個幾趟就能學會訣竅。而集情報、偽裝掩蔽、補給及單兵行動能力於一身,豈不是國軍超強戰力單位?只是下部隊因為營區屬性,沒有所謂的野外行軍或操練,自然見不到小蜜蜂的蹤影,因此想說接下來恐怕只有營站歲月可供回憶。但想不到小蜜蜂還是有他的生存空間,因為營區位在山腳僻地,鄰近沒有任何雜貨店或飲食店,而營站又只營業到22,所以每到半夜想吃宵夜,除了預先購買的泡麵麵包不然就是餅乾零食等存貨,吃久了還挺讓人倒胃口,後來跟學長們閒聊抱怨,學長詭異的笑著說:「那你還菜!再過一段時間你就會知道營區小蜜蜂傳奇。」。後來熟悉營區生態及位置後,才明白不知從哪一年開始,一位阿伯騎著機車開始營區小蜜蜂傳奇,除了熱騰騰的肉粽及米糕,還有魚丸湯及豬血湯可暢飲。後來更出現點菜機制,也就是前一晚跟阿伯說好今天想吃什麼菜色,時間一到所點菜肴包能上桌,當然羊毛出在羊身上,每道菜都得再加上「運費」30到50元。只是阿伯也很有個性,每月最後幾天都不會出現,原因很簡單,因為多數阿兵哥到月底早已阮囊羞澀,他來也賺不到什麼錢。其次要他帶什麼菜大概都沒問題,但要酒則一律回絕,即使是啤酒一罐也不行,道理也很淺顯,他老人家不希望我們喝酒誤事,萬一出事他也會因此減少顧客數。另外若要他幫帶色情刊物或寫真集的,他也不同意,說法是以免有人彎腰撿肥皂卻導致肛門被外物趁機侵入。後來熟了,一次閒聊中,他也感慨人心不古,早期學長們薪資有限,但買賣是銀貨兩訖,絕少賒欠;但後來營區開始出現賴帳或耍賴,更惡質的是,有那待退人員利用最後一晚大肆點菜,等菜到手才言明明晚再給錢,阿伯想說這些菜帶回去也是吃不完導致浪費,不如相信這種「人」的說詞,但隔晚到指定地點準備收錢,自然是等無人,因此他開始設限,每晚點菜最多不超過5道,以減少個人損失,唉!退伍後曾半夜刻意繞道營區旁,準備看阿伯是否仍有出現,但等到比往常約定時間過後一小時,阿伯還是沒出現,也沒見到其他小蜜蜂的蹤跡,或許營區生態改變,也可能是無利可圖,又或者是阿伯已經不在人間,而後繼也無人吧!至於阿伯的小蜜蜂熱食好不好吃?這樣講,當兵時會覺得是無上美味,尤其是寒流來襲的夜半,一顆熱氣四溢的肉粽配上一碗甘甜又美麗的魚丸湯,吃喝完畢後緩緩吐出一口大氣,那滋味那感覺真是無限痛快!即使再加兩小時的班也沒問題。但退伍後,午夜夢迴是會懷念,但還沒有衝動到想回去吃喝一頓!
退伍後跟營區多數弟兄幾乎沒有什麼聯絡,但偶而在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或街頭漫步時有幸匆匆一瞥,有那熱情洋溢的當場就寒暄幾句,當然,更多的是眼神露出似曾相識的疑惑,然後一轉身就此分道揚鑣,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一次到台中洽公,完畢後在街頭小7戶外座椅休息兼看人看車,旁邊是某辦公大樓,車輛進出都有保全協助指揮,只見那保全身手俐落果斷,配上中氣十足的嗓門,頗有軍中官長的威嚴。等到這保全轉身,與我四目相對,雙方不禁露出微笑加揮手示意,原來保全正是昔日軍中的士官督導長。他老人家一個箭步就踏了過來,問我:「17後有沒有事?願不願意陪他吃一頓飯?」我才說好,他點頭說:「就這麼說定。」隨即又回去崗位指揮交通。士官督導長原先是外島野戰單位的重要人物,但隨著時代改變,一次嚴厲的訓練督導導致士官長被軍官投訴,國防部息事寧人的調查結果就是將士官長「拔擢」到本單位,試想:一位精實的野戰士官長驟然放到行政業務單位,那是何等的可笑與淒涼?營長很通情理,跟士官長是平起平坐的稱兄道弟,只是士官長不愧軍人本色,謹守軍中階級倫理,最後營長將士官長安排到本營區特有的獨立督查小組充當副組長,職權可以隨時隨地督導各連兵士各項表現,唯獨不能干預訓練與查舉軍官過失。士官長因此常在營區笑說:「我是來此『騙吃騙吃』的!」只是笑裡帶著寂寞與無奈!士官長到營後起先很看不起高司與營辦士官,認為光憑著行政能力而非個人戰技就可以晉升士官,簡直是軍人之恥!因此剛開始衝突不斷,甚至呈現水火不相容的相互批判局面!但人跟人之間真的是緣分,我卻沒有被士官長「督倒」到,反而相處的非常融洽,於是無形中我變成了士官長跟眾文書的「潤滑劑」,隨時準備折衝與協調。而隨著時間一久,士官長也熟悉營區特有的生態環境,加上士官長以身作則的作為也讓眾家文書欽佩與信服,雙方關係得以步上坦途。等到約定時間一到見面,士官長知道我沒交通工具,二話不說便帶我步行到不遠處的小館餐聚。席間才知道士官長閒不住,加上軍人期間長期離家在外,與太太兒女也有了情感距離,所以現在雖然不愁金錢,兒女亦已成年離家在外工作,但悶在家裡只是跟太太大眼瞪小眼與比大小聲,整體考量下還是出來擔任保全,起碼落得家裡清靜與個人舒服。這一頓飯吃出很多感慨,只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是是非非又豈是局外人所能知曉?買單時士官長堅持由他出錢,一來他是地主,二來他認為我工作還在存錢,不像他既有退休金還有兒女孝養,不愁金錢花費;最後他還附帶開個玩笑:「聽令,這是士官長的命令,下士OOO敢不遵守嗎?」既然如此,只好笑笑「遵從」。離館後招來一部計程車,想不到連到火車站的計程車錢,士官長也堅持支付,只記得他語重心長的道別:「小老弟,好好保重,此去不曉得何時再見啊?」坐上計程車,士官長跟我很有默契的不留雙方電話,畢竟人海茫茫,相見本是緣分,不見緣盡而已,又何必強求?
大大的回憶真是經典小弟不才手邊正有一些資料剛整理完畢也正在開始擬綱起頭撰寫包含許多志願役軍士官的言行舉止私生活酒店爭鋒、小三包養、胡搞瞎搞、為爭官位勾心鬥角還有一些遇到熱血幹部被無良狗官逼退的慘況有些人給了我日記還有筆記本有些人則是經過訪談聯繫給了我日期和時間地點人事物現在零碎的資料已經整理的差不多可能會找時間陸續貼文
民以食為天,阿兵哥也不例外,否則一旦肚子餓到翻,什麼狗皮倒灶的事都會發生,至於軍紀軍法,等肚子填飽了再說吧!營區的伙食還好,不到「狗不吃,豬搖頭,人嘆氣!」的地步,但受限於伙委與採買良心,加上食勤兵(俗稱伙房兵)的手藝,只能說還不會讓人落得三餐都只能吃泡麵的窘境。先說食勤兵。印象裡最深刻的食勤人員姓朱,義務役下士,因為家族都是辦桌的「總舖師」,所以耳濡目染下加動手實做是習得一手好廚藝。不過平常在廚房他都是動口不動手,因為炒個大鍋菜或燒個湯什麼的,他老人家不屑也不願動手,認為是有損他的身份與廚藝。但只要到年節或加菜慶生會等的,他一定親自動手,絕對不假他人之手,因為這是他大展身手的時機,做出來的菜,當然是沒話講!從最基本的青椒炒肉絲到海鮮羹佛跳牆等,道道都讓連上弟兄一掃而空。不過讓我印象深刻不是廚藝,而是他為人豪爽正直,更嚴禁廚房發生老鳥欺凌菜鳥事件,所以當我剛到連,曾被某老兵在廚房「下馬威」,卻被他當場喝止,事後更要我有狀況一定要跟他回報,他一定會處理到底!雖然日後不用再麻煩他,但這情義到現在還記得,不能也不會忘!第二位姓張,義務役下士,入伍前在台北某川字號廚房擔任下手,大鍋炒的菜色不見得出色,但只要是小碗小鍋料理的,味道真的沒話講!因此是營區指揮官等長字輩開小伙或私宴時指定的料理人選。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在老字號餐廳習藝的關係?他為人相當注重整潔,個人儀容不用講,廚房鍋碗瓢盆都要求絕對乾淨並放置定位,平常沒事不是修修指甲便是檢查其他食勤兵的儀容,一有問題就押著食勤兵去清潔個人門面。而一旦當餐打飯班沒有處理好,講話斯文有禮的他鐵定發飆,再親自帶著打飯班到廚房重新清洗一次。但也因為這樣,連上弟兄得以有安心的用餐環境;只是當他退伍後,唉!用完餐後連上弟兄拉肚子跑廁所胃痛等都是家常便飯。至於其他的食勤兵都是半路出家,到單位報到才編入食勤人員,所以煮菜調味都是靠朱張這兩位指點才學會,至於手藝當然也可想而知。豆漿可以煮出炭燒味道--因為沒有注意攪拌,結塊的豆粉沉滯鍋底被燒焦;原本一人一隻的炸雞腿剖半供兩人食用,因為有一半的雞腿被炸成黑炭…等不勝枚舉。
sevenyet wrote:大大的回憶真是經典...(恕刪) 個人才疏學淺,加上生性懶散,所以採用這種片段式回憶寫法。閣下如願編排寫作次序,想必會是曠世鉅作,期待早日拜讀!mchammer wrote:退伍後只有遇過同梯一...(恕刪) 閣下服役時想必是單位紅人,或者長官念舊惜緣,恭喜!cmshie wrote:對阿,人海當中,現在...(恕刪) 緣到自然相聚,緣盡自然離散,人生海海,有失方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