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son_tv wrote:這模型作的真細緻!...(恕刪) 我空軍使用的霍克與日本96式時速就差了60公里浴血奮戰空軍 可用飛機在民國26年已不到12架日軍轟炸 日以繼夜生靈塗炭 如入無人之境零式崛起 更是有恃無恐直到 P40 鯊魚嘴加入才逐漸逆轉碧血長空篇篇血淚飛虎隊英雄 李繼賢先生 日前以103歲嵩齡 逝世凌御風起 永誌紀念~
台灣是經過大正民主時期的內地延長主義才對日本開始有較高的認同感,戰爭爆發後才得以順利推行皇民化。日本以內地延長主義方針治理過的地區包涵北海道、琉球、台灣、朝鮮,但由於朝鮮總督府一直到了1919年仍然持續使用高壓統治才使得朝鮮人民無法歸順。
kantinger wrote:不到百分之二有較高...(恕刪) 這要分兩個階段,戰爭爆發前及爆發後。日本開戰前對台灣採開放態度,台灣人可合法籌組政黨並籌辦台灣議會,即使你不改名、不拜天皇只要你認同日本統治就夠了。所謂的認同感是從這個時代開始,1941年以後才有較激進的皇民奉公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