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只好用優惠價賣些俄製武器來抵債,而且韓國不受中國打壓,向外國的武器採購條件本來就比台灣好太多
(荷蘭只賣空船給台灣,馬上被中共威脅要斷交,同期的韓國 則是得到德國技術授權組裝209)
印象中韓國有引進T80數十輛跟裝甲車,主要用在假想敵戰術研究,並沒有當作主戰裝備大量服役使用
不過韓國倒是引進一批Ka32直升機當行政用機~
alanchentw wrote:
被美國徹底控制的南韓都能對俄羅斯採購
而且中共當時是以十多億美金買Su-27SK的產線,要在中國組裝200架~
加上當年其他採購案(現代級/Kilo潛艇購案),俄國會不會在接受中國的這幾筆大單後,
在中共壓力下,把台灣買的Su-27後勤斷掉,這沒人敢保證吧??
關於有人提供政治跟規格的考量
這我也都清楚了解
就如同有人提到
當初也有採買蘇聯戰機的計畫
而且適逢蘇聯瓦解經濟不振
我們是有機會整個買下
所以我才會覺得如果當時決定不再抱美國大腿
(反正自始至終美國也沒有承諾過台灣什麼)
將蘇聯開發、製造都一併買下
台灣研發軍武能力可能有大幅進展
今天可能也已經有多樣自行研發的軍武而不用依靠他人
而規格問題當然一開始絕對會有陣痛期
但隨著舊一代逐漸退役
新一代都換上新規格
(只要真有想要,同時存在兩套規格我不覺得不可行)
最終也是可以全部換成新規格的系統
我看大家重點都放在戰鬥機
但其實不單是戰鬥機
坦克、潛艦、軍艦、直昇機等
也都是同樣的狀況
另外還有一個
就算大型軍武有種種困難
難道小型火力也不行嗎
要曉得就算AK47目前也還是受人稱道的軍火
以上只是小弟淺見
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