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 wrote:
軍用的不是可以土法煉鋼的好嗎?別亂說
台灣光飛彈的彈身早期二所硬土法煉鋼就沒成
過去是過去,現在是現在;說到過去,老共手上不也一票硬土法煉鋼就沒成的神器。
台灣向後退 wrote:
美國貨有管制,那不能走其他低調管道嗎?老共都可以這樣偷技術了,我們國家就比較笨
台灣向後退 wrote:
你大概不知道6大電子代工商都準備從中國跑路吧
莊孝爺 wrote:
多年過後, 當美國...(恕刪)
economic wrote:
你一直活在你想像中喔
現實是要錢,中科院光人少多少了,連人都養不起,還有單位只夠錢養人而已,要做項目,不好意思,沒錢
這些軍事投資在台灣上面的人眼中非常現實的,就是沒有效益,只會花錢
中科院以前還有自己的立委,一些重要的案子連項目主持人都跟著自己支持的立委到立法院拜託立委給錢,到今天那些跑過立法院的專家幾乎都不在中科院了(聽到某些政府官員和立委說的東西,熱情都沒了)
對中科院的人來說,菜總統給的錢比馬總統多,但菜總統想要的研發,以給的錢來說,遠遠不夠,要持續至少3~5年,每年都給更多更多的錢,幾年下來的累積才會有點東西的,不然就是只能以前的技術盡量改進而已,總有極限的
不吃菜菜小娃 wrote:
你又開始亂扯了、請...(恕刪)
不吃菜菜小娃 wrote:
你看過彈頭鼻錐罩是如何加工的嗎?
莊孝爺 wrote:
國家, 不能只看眼前的表現, 背後默默無聞的研究人員更需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