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啦^^打怪升级666 wrote:
民用跟航空航天电子...(恕刪)

這種說法範圍還是太空泛了!明確一點我好學習學習...
啦啦啦^^打怪升级666 wrote:
民用跟航空航天电子...(恕刪)


18你大概不知道,台灣一開始做晶圓的時候,因為美日都管制,所以技術是從俄國學來的...
俄罗斯擅长的是二级管,半导体不是俄罗斯的强项
normanchou wrote:
18你大概不知道,台...(恕刪)
normanchou wrote:
18你大概不知道,台灣一開始做晶圓的時候,因為美日都管制,所以技術是從俄國學來的...(恕刪)


台灣的半導體技術最早是工研院派一批人去美國RCA 學的, 曹興誠就是其中之一
早期是日本管制, 美國比較開放. 但是真正主要的技術提供者是 Philips. Philips 是 TSMC 的創始股東.
六藝君子 wrote:
台灣的半導體技術最...(恕刪)


我說的是台灣開始研究矽晶圓製造時長晶拉晶技術,你說的是半導體發展.....?

1958年台灣交大創立,只有一個電子研究所。
1963年交大開始半導體生產的研究。
1964年交大成立半導體實驗室。
1966年交大淩宏璋、張俊彥與郭雙發教授成功製造出台灣第一顆 IC。
1970年交大製造出台灣第一片矽晶圓。
1974年潘文淵先生成立工研院電子所,立法院通過電子所發展積體電路四年1,000萬美元預算 (當時台灣平均國民所得400美元)。
1975年潘文淵先生說服RCA以350萬美金較低的價錢技術移轉工研院,其中涵蓋代訓330人次電路設計、光罩製作、晶圓製作、封裝、測試、應用與生產管理等人才。
1977年受訓人員完成在RCA的訓練,擔任建場、裝機、試車、訓練等工作,3吋晶圓示範工廠落成;製成第一片積體電路。建廠後六個月、良率達70%,遠超過RCA之預期。

接下來就是你說的故事......
normanchou wrote:
1958年台灣交大創立,只有一個電子研究所。
1963年交大開始半導體生產的研究。
1964年交大成立半導體實驗室。
1966年交大淩宏璋、張俊彥與郭雙發教授成功製造出台灣第一顆 IC。
1970年交大製造出台灣第一片矽晶圓。
1974年潘文淵先生成立工研院電子所,立法院通過電子所發展積體電路四年1,000萬美元預算 (當時台灣平均國民所得400美元)。
1975年潘文淵先生說服RCA以350萬美金較低的價錢技術移轉工研院,其中涵蓋代訓330人次電路設計、光罩製作、晶圓製作、封裝、測試、應用與生產管理等人才。
1977年受訓人員完成在RCA的訓練,擔任建場、裝機、試車、訓練等工作,3吋晶圓示範工廠落成;製成第一片積體電路。建廠後六個月、良率達70%,遠超過RCA之預期。(恕刪)


請問那一段跟老毛子有關?

您該不會以為柴可拉斯基是俄國人吧?
柴可拉斯基是波蘭人

而且你也沒有提到一個比張俊彥, 張忠謨更重要, 貢獻更大的大師: 施敏
其實中國拿了俄國的東西仿製很容易....是因為中國製造精度高於俄國...,日本拿了美國的東西老實講要仿製也不難...
好色的美國大兵要在旦本女人下隱藏機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反美國核潛和美國隱身機...日本實力比中國強....這些東西日本人都能近距離觀察實測...
但日本人怕美國敲頭會故意隱藏實力...
日本想讓美國放手唯一的方法就是不能讓中國太弱...
這些年來建立自己的衛星...大飛機製造能力...唯一還沒去摸的就是核彈和核潛...
不過旦本核能技術在世界...
估計等核彈和核潛到手日本才會站直腰和美國說話...以日本優越的地理位置...一出港美國就要退守加州了...
和平年代美國商品的競爭能力跟本敵不過日本...拿智慧財產權當藉口對中國等開發國家有用...但對日本反而更有利.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