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國軍天劍2C飛彈性能勝過解放軍霹靂15


giga giga wrote:
文組半桶水老頭不是飛...(恕刪)

優化導彈射程不是提高速度,這是最笨的方法!
6馬赫是比4馬赫快,但是導彈射程末端的尾速會是一模
一樣,因爲6馬赫的飛彈的阻力是4馬赫的至少
2.25倍,你的速度全部變熱能,完全沒用。

jfkcity wrote:
優化導彈射程不是提...(恕刪)


你在自打嘴巴

一堆飛彈都是4~6馬赫在飛行的
越快命中目標
敵人越沒機會跑掉

lordkon wrote:
你在自打嘴巴
一堆飛...(恕刪)

那個是發射後引擎還在作動時的最高
速度,傳統火箭引擎幾秒鐘就停止運作。
所以這個速度打不死人的。

mangchaocs wrote:
唉,所以說我真的相...(恕刪)

看來你視力問題很嚴重, 不然就是扭曲成習。

我再重覆貼一次豪哥大在6樓的發言:
---------------------------------------------------
PL-21超遠程空對空飛彈已經是瞠目結舌的東西
目前最大的難題是沒辦法塞進殲-20機腹彈艙裡
----------------------------------------------------
清清楚楚寫著 ●PL-21●, 鐵證如山你還在硬拗?

所有資料都寫明: PL21用衝壓引擎! 你還乾坤大挪移瞎掰?

嘴炮勝負是小事, 沒人是神仙, 也沒人永遠不出錯! 但是弄到瞎纏硬掰損及別人的評價就不好了。
豪哥大 wrote:
打了這麼多字我對你...(恕刪)

你連續好幾樓都在吹噓你祖國的霹靂21, 卻怎麼你與眾五毛自幹五都不回答我提出已久的疑問?

★★戰爭時, 大母牛 + PL-21組合—怎—麼—穿—透—美—國—匿—蹤—機—與—飛—彈—卡—車—重—重—佈—防—200公里—以—上—的十八銅人陣?★★

解決不了現實問題, 只光做夢嗎? 要改名為 '夢國' 嗎?
giga giga wrote:
清清楚楚寫著 ●PL-21●, 鐵證如山你還在硬拗?
所有資料都寫明: PL21用衝壓引擎! 你還乾坤大挪移瞎掰?
嘴炮勝負是小事, 沒人是神仙, 也沒人永遠不出錯! 但是弄到瞎纏硬掰損及別人的評價就不好了。

你這麼嗨幹什麼?
那根長長可以頂到天的空空導彈,中國還沒正式承認存在過
沒有官方命名,大家不過就文件上的字眼估且稱為PL-21
官方哪天筋不順,不滿意要換個名字當然也可以
至於衝壓引擎也是沒圖沒真相前的推論
因為講到超遠程,難免會想到鷹擊-18就是用衝壓引擎解決問題
但有了殲-16帶根長棍子圖出來,大家就不是這麼肯定了
豪哥大 wrote:
真要深入講錢,你不用急著否認中國的能力...(恕刪)

以下是你家中國時報系下的工商時報報導:
-----------------------------------------------------
任正非:華為準備過苦日子
04:102019/01/21 工商時報 賴瑩綺/綜合報導

 中國設備大廠華為近期受多國圍堵,讓向來居於幕後的創辦人任正非近日多次親上火線。繼日前罕見公開接受外媒採訪,澄清華為設備沒有「後門」後,1月18日任正非連發兩封內部信指出,當前情勢對華為不利,要員工有過苦日子的心理準備。他還透露,華為將不惜放棄部分平庸員工,降低人力成本備戰。

 綜合陸媒報導,任正非18日在華為「心聲社區」發布主旨為「任總在個人績效管理優化工作匯報會上的講話」及「任總在幹部管理研討會上的講話」兩封內部信上指出,未來整個大形勢對華為來說並不樂觀,要有過苦日子的準備,並對經濟形勢做出正確評估。

 任正非認為,5G不可能像4G一樣勢如破竹。他形容5G可能是「東爆一個地雷,西爆一個地雷,如果不能成片性的爆炸,要怎麼養活18萬員工?」為應對當前局勢,任正非說,如果某些工作沒有達到應有的價值,就應該減少和放棄一部分工作,同時也要放棄一部分平庸的員工,將人力成本降下來。

 任正非指出,華為前30年過得太順利,處在一個戰略擴張階段,組織惡性擴張,因此公司現在要審視,是否所有地方都是有效的。但他也提到,華為會繼續積極挖角高科技人才,若公司能在5到10年內完成內部更新換代機制,「華為就可能活下來。」

 自美國指控華為設備為中國收集外國情資的「後門」,存在安全疑慮,並加大對華為的制裁後,包括澳洲、紐西蘭、日本等多國政府均公開表態不再使用華為產品。這讓顯少公開露面的任正非,不得不親上火線澄清,表示華為遵守商業規則,絕不會因政府要求就披露外國客戶的機密訊息。

 他當時也悲觀預期未來的營運狀況,指華為2019年或將在國際市場面臨挑戰和困難,全年增長率或低於20%,年收入目標為1,250億美元。華為2018年銷售增速預計為21%。
------------------------------------------------------
你祖國已要準備過苦日子了, 你還在吹 '不差錢'。 真是標準夢國人!
jfkcity wrote:
優化導彈射程不是提...(恕刪)

1) 你說的●「美國AIM-120到C版,在動力上就改成雙脈衝可變推力火箭引擎」之資料●呢?怎麼吝於公諸同好啊?

暖心提醒你一點: 「優化飛彈彈道」=/= 你家的 '雙脈衝固體火箭發動機! 兩者技術天差地別。

我所知道的AIM120與TC-2C是藉由 '提升火箭燃料燃燒效率與均勻性', 使得 '同樣燃料量能發揮更大燃燒效率 (提升速度) 並延長燃燒時間 (提升射程並優化彈道)。

PLA沒這技術本領, 只好把飛彈燃燒室硬生生隔成兩部份分開點火, 以便在掉速至一定程度後點燃第二室保持飛彈速度; 所以PL-15才會只比PL-12延長射程並優化彈道, 可是●★做—不—到—提—升—速—度★●的功能。

TC-2C的技術層次顯然比PL-15高多了! TC-2C才是真正跟進AIM-120火箭燃料燃燒技術, 那些霹靂根本沒門兒。

沒錯! 飛彈的推進火箭並非全程燃燒, 其動能也必然會被空氣阻力轉換為熱能。所以如果只是單純的增加初始燃燒值與量, 確實收效有限卻大增呆重。

可是如果有某種技術 (譬如: 非常勻稱加入某些燃燒抑止劑並予以正確的裝填安排) 使得 「幾乎同樣藥量卻能有更高燃燒效率且燒更久一些」呢? 豈不是又升速又延長射程又優化彈道?

不相信有這可能? 老頭舉個簡單例子說明: 你把一堆乾燥的木材與紙張丟在乾燥的地上燒, 效果是不是很差? 如果你把同樣的木材架起來再加上紙去燒, 是不是燃燒效果 (能量) 大增? 如果你能精準的控制這木—紙組合的燃燒進程, 是否能增加其燃燒時間?

總結起來, 不就是 '同量卻有更大燃燒效率與較長燃燒時間'? 不就是 「既提升速度, 又延長射程, 還優化彈道」? 這才是真功夫!
giga giga wrote:
看來你視力問題很嚴重, 不然就是扭曲成習。

我再重覆貼一次豪哥大在6樓的發言:
---------------------------------------------------
PL-21超遠程空對空飛彈已經是瞠目結舌的東西
目前最大的難題是沒辦法塞進殲-20機腹彈艙裡
----------------------------------------------------
清清楚楚寫著 ●PL-21●, 鐵證如山你還在硬拗?

所有資料都寫明: PL21用衝壓引擎! 你還乾坤大挪移瞎掰?

嘴炮勝負是小事, 沒人是神仙, 也沒人永遠不出錯! 但是弄到瞎纏硬掰損及別人的評價就不好了。


老人家腦子轉不過來我可以理解。

問題的實質是。

一直有PL21這個說法。並且一般認為是超遠程空對空飛彈。

早年不少所謂的文字也認為PL21是沖壓引擎,並且有楔形進氣道。

“但這只是說法的一種”

至今為止我還有豪大所說的都是那一枚我們無數次拿出真正的掛載照片給你看的白色飛彈。

沒有進氣口。

並且我也拿另一篇認為那個型號可能就是PL21的文截圖給你看過。

一開始我也說的很清楚“一說是PL21”

也就是說,他可能叫做PL21,也可能會被稱作其他型號。

就好像PL-12是正式服役差不多七年后官方才公開型號叫做PL-12一樣。

實彈實際掛載照片你要視而不見,偏要拿著那些根本無從考證的網路文字一口咬定“PL21就是沖壓引擎”

您老人家先搞清楚,現在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老共已經有一款超長城空對空飛彈,並且從彈體就看得出是火箭引擎。

至於這一款實際叫不叫PL21,還是另外是否有哪一款叫做PL21,以及有沒有其他用沖壓引擎的飛彈。

那得等正式公佈型號。






我們拿出實機實彈照片,並且我有所保留的表示這枚只是“一說”PL21

您倒是搜了幾篇百度文章就自以為真理在手,一口咬定PL21一定是採用沖壓引擎的飛彈。

果然人上了歲數就會變得頑固不化嗎?我怎麼覺得這是青少年才會有的天真呢……

giga giga wrote:
1) 你說的&#9679...(恕刪)


AIM-120C-8
AIM-120C-9
AIM-120P3-IP3
主要更新如下:

使用新型雙脈衝火箭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