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xky123 wrote:
大大借問一下. 請.
巡弋飛彈飛彈的定義..(恕刪)
現在的定義好像都是維基在定的...

若以代表性來說, 戰斧無疑是知名度與戰功之最
就如C大所說, 巡弋飛彈與無人機之間的界線越來越模糊
推進方式除了俄國去年試射就墜海的核動力之外, 絕大多數都是液態燃料
固態推進只用於升空助推。
至於發電機多半內建於渦輪引擎與其聯動,,,
giga giga wrote:
樓主提議發展一種攻陸/攻海通用飛彈, 我認為不必多費心, 照現在各司其職就好。 我另外提議發展雄三E及射程1,200公里的TK-2B2.0版。 ..(恕刪)
台灣的彈種實在太多了... 但攻守兼備的幾乎沒有
(事實上真正能用於進攻的也只有雄二E與TK-2B)..
專彈專用固然有其好處
可各彈種間多數部件無法通用的結果
除了導致採購費用高昂, 抑制部署數量外
也讓導彈的改進升級失去吸引力
目前台灣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劍二, 從中程空對空一路演進成地對空、海對空
弓二也開始衍生出對地打擊功能, 我想TK-2B若能掛上IDF, 射程一定還能大幅提升
成為近長程的空對地導彈
而反艦導彈方面
軍方目前看來是想把雄二當基礎,除大量陸基部署補強反艦能量之外
再衍生出對地攻擊能力..
我的想法則是以雄二E當基礎, 衍生成如戰術型戰斧般的多功能載台
短期來看,擴編雄二能較快形成戰力, 造價也低
長期來看,擴編雄二E能形成更強的戰略威嚇, 且能在多種任務上得到更多發揮...
若銀兩夠多, 把雄二E精進出匿蹤版本
再以此衍生成攻陸、攻艦彈種並進行長時間、大規模部署
往後再持續改進
並將其經營成如戰斧的多兵種共享彈種會更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