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研發戰機引擎 林郁方:10年也造不出來


戰狼教頭 wrote:
最晚2049年前造...(恕刪)


2049中國14億人口有一半以上是老人

當然不用造了
因為已經被老人吃垮了
按照你的邏輯推算日本早就消失了,沒人了,老共早就放開了一胎政策,現在很多都生2個小孩,3個小孩了,而且以後老共肯定會開放移民,所以你根本無需為我們操心,你應該為你們自己跟日本操心,台灣也即將步入老齡化社會
lordkon wrote:
2049中國14億人...(恕刪)

Charlie2020 wrote:
後燃器的設計蓋瑞特...IDF會是全世界第二架有能力超音速巡航的飛機(恕刪)


你在唬爛大一點沒關係
超音速巡航是指用非後燃器 就達到超音速的速度
TFE-1088的軍用推力 也沒比1042大多少
反正唬爛不要錢
yoshiyoyo wrote:
你在唬爛大一點沒關係...(恕刪)

奧林匹斯之劍ρρσ wrote:
反正唬爛不要錢...(恕刪)


你在說你自己吧 在01 說唬爛 你可是數一數二

我不喜歡中國五毛唬爛 也不喜歡台灣人在這唬爛 僅此而已
這是我的意見:

1. 個別政棍說台灣十年內造不出噴射引擎,即是對你說你媽是女人的廢話。因為武器開發是以15年為一個世代,噴射式引擎一樣,美國開發噴射引擎的流程亦一樣。
大陸原打算給殲10用的WS-10,早在上世紀末就已經說很快會用來取代俄製的引擎,結果足足拖延了兩個世代,還是不太行,原本解放軍不肯要,最後是維尼開軍令狀,強迫解放軍收貨的。

2. 大陸有能力造一定水平的工具機,但成品良率不佳,仍難勝任軍事用途,好些關鍵部件,仍要依賴國寶級鉗工的一雙巧手來加工,這種人材是百萬中選一的,我自己在大陸精密加工工業界待過一陣子,很清楚此問題。
另外、亦因此帶出零部件加工速度慢、良率低、要翻用廢舊俄產引擎部件補足的問題,類似問題在大陸國產汽車引擎都存在。

3. 二戰時除了德國外、英國、美國和日本都有獨立開發出噴射引擎。

4. 台灣不可能造不出噴射引擎,因為此技術已經誕生了70多年,其基本原理老早就不是機密,當年英日德美四國、可沒有電腦輔助設計、沒有自動的CNC機床,更是在資源極度匱乏的二戰晚期發明、批量生產出來哦。
現代的台灣科技和工業水平,不可能還比二戰的德日英還不如吧?而且事實上台灣亦一直有生產用在巡曳式飛彈、遙控噴射機、沼氣發電機的噴射引擎(燃每氣渦輪引擎)上,說台灣造不出噴射引擎,和說日本造不出大推力噴射引擎的一樣不知天高地厚。
peterpan200206 wrote:
這是我的意見:1....(恕刪)

大陸不光是發動機的性能不好
主要是加工能力的良率太差
同一部件零組件使用壽命落差極大
除了加工機
基礎工業的落差
也是造成中國很多裝備遠不如西方的主要原因

以前做過對岸精密螺母進口
對,就這個小東西
在商業領域上面,中國貨根本連收都不收
(是不敢,這些小螺母有使用壽限,只要一次意外
省再多都會一次就連本帶利外加一大筆錢全部賠回去)
能達到數據標準內的
只有美日歐台
這幾個品管水準達標的國家

再相關各領域的工業
其實從業人員都會很清楚
有些零部件,根本中國貨送給你用都不敢
這些領域都是先進工業國家掌握著關鍵技術的
奧林匹斯之劍ρρσ wrote:
按照你的邏輯推算日...(恕刪)

誰會去移民到中國??
除了有政治取向的少數份子
這些人對人口增加的效率
低到可以不用計算

要吸引中低階層更不可能
極度落後的社會
法治程度也在末段班
這些人去那裡根本就是鮮魚自己跳上鉆板
讓共產黨引刀一割
鬼扯蛋,二戰時期日本還是螺旋槳引擎,哪來的噴射引擎?至於太行發動機跟老習有什麼關係?亂jb扯
peterpan200206 wrote:
這是我的意見:1. ...(恕刪)
奧林匹斯之劍ρρσ wrote:
按照你的邏輯推算日...(恕刪)


開放生兩胎
怎麼出生人數一年比一年少
是不是在吹牛阿

反正土共多蓋了幾千萬戶房子
以後可以住免錢的

所以就不蓋新房子了


二胎兩年:地已荒,人已老,除非生個孩子能吃草,否則根本養不好

人口的老齡化程度正在加速加深
2017年
人口中60周歲及以上人口24090萬人,占總人口的17.3%
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15831萬人,占總人口的11.4%
60周歲以上人口和65周歲以上人口都比上年增加了0.6個百分點。

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重持續降低
2016年勞動年齡人口數量為90747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65.6%
2017年16至59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為90199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64.9%。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