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公里外直取航母 美B52加裝遠程反艦導彈

farmer3000 wrote:
空氣中必須倚賴速度動...(恕刪)
飛彈質量不能與魚雷相比,但是在水線下打個洞應該是可以的,航母不好說,萬噸左右戰艦水下一個洞至少減速,兩個洞可能就歪了,3個洞等沉沒還不知道從哪裡攻擊,無法預知難以攔截是超長程匿蹤飛彈的特色,是否超音速反倒是無所謂,攻擊力就以量取勝
Mattelaaa wrote:
航母的防護力量的確很...(恕刪)


Mattelaaa worte:
對台灣來說 雄三最大的優勢 就是台灣海峽與第一島鏈的距離
讓中國任何接近台灣島的艦隻 不管數量再多 都無法形成有效護衛網~
兩三波的攻擊 就可以耗盡中國護衛艦隻的防空飛彈了~


正確...

這就是為什麼我一再強調 中台兩國在戰時..
不可能在台海使用大量大型艦艇理由 包括航空母艦在內...

五毛們對防空作戰的觀念錯誤..
往往以為只要有美國的神盾系統 加大量防空飛彈..
就可以保障整個艦隊安全...
(實際上他們也不知道自己國家究竟有幾枚飛彈可用)

他們忽略的是:
沒有縱深的防護網(例如台海這樣不到200公里距離)
被幾波飛彈攻擊  很快就會耗盡所有的防空火力...

面對數十枚飛彈的飽和攻擊...
所有能接受神盾系統指揮的飛彈系統 一定把最大量的飛彈打出去接敵
不可能有例外 除非空中已經沒有敵人飛彈存在...
或敵飛彈已經在我接敵範圍外...

以這觀點來看 只要攻方能採用數波或十數波20~40枚飛彈飽和攻擊
像中國一樣不得不大量集結艦隻在某海域的狀況...
防守方的防空飛彈消耗絕對是攻方數倍甚至十倍以上...
即便換成美軍也是如此 很多防空飛彈是白打的 但也沒辦法...
因為你根本不可能冒險不打 所以老美的做法是"層層攔阻"
後面那層來解決前面破防的飛彈 而不是一字排開打出最大量的防空火力...
這就要將整個作戰半徑大幅拉開 直到超過500浬甚至更大....

這樣的好處是不但可以強化防空效果 也可以大大節省防空飛彈與能量...

不只美國艦隊如此 美國面對舊蘇聯 現在俄羅斯與中國的中程甚至ICBM攻擊
也是用類似觀念進行守備... 從第一島鏈到美國本土間排下層層攔截網...

然而...
中國在第一島鏈用兵 如此距離環境
面對像雄三這樣 不到2分鐘就能殺到面前的飛彈
根本沒有像老美一樣 能做到層層攔阻的本錢...
你不可能確定飛彈被擊殺與否 再決定要不要打第二發或第二艘艦艇要不要發飛彈
沒那個時間 如果失敗 你已經死了.... 留著飛彈幹啥?
一波30枚飛彈 只要一枚透防轟中你某艘052D 甚至大型登陸艦
那都是賺翻了 中國防空作戰形同失敗...
所以實務上 同時發動5枚 甚至更多飛彈去攔截一枚反艦飛彈 是很可能的事...

沒有縱深的防禦網 註定沒有失敗的本錢...
YC_Jiang wrote:
正確...這就是為什...(恕刪)


對的!!
好像支持對岸中國的朋友們, 很喜歡講 "飽和攻擊"!!
"飽和攻擊" 是甚麼意思??
從地表炸到地底一百公尺深嗎?? 還是像俄羅斯一樣, 地鐵挖到地下三百公尺深?? 通通給他鑽到地下三百公尺炸各一輪!!??
還是說把地表面積通通炸一遍, 戰爭就結束, 對方就嚇到破膽投降了??
全世界沒有這麼好康的事啦!!

八二三炮戰落彈量應該很密集吧?? 金門還不是回敬 八吋 榴炮, 打得廈門哇哇叫!!
有"飽和攻擊" 自然會有 "多層防禦"!!
有"密集砲擊" 自然會有 "重砲回擊" 這麼一回事!!
要找死, 自然不怕沒有刀, 只是誰下手而已!!

有人說, 中國方面沒有紀錄八吋砲對當時砲戰的影響, 所以看不出來美援八吋榴炮的作用!!
姑且不論是否刻意隱瞞, 12 門榴砲轟個幾天就可以讓砲戰停歇, 讓被打的國軍有喘息機會, 基本上就是逆轉戰局的結果!!
所以說!!
不需要跟共產黨講什麼大道理, 你敢動我, 我就回敬你十倍!! 十倍不夠, 就回敬你百倍!! 簡單又明白!!
好圖狼 wrote:
次音速的真有威脅性?...(恕刪)


強到可以一發打爆你家一艘戰艦,這位鄉巴來的自慰大王
RK2K0602 wrote:
對的!!好像支持對岸...(恕刪)


坦白說 中國的彈道飛彈
也能對台灣進行飽和攻擊
以台灣目前手上約800枚左右反飛彈系統
面對2000枚各式導彈 確實不可能完全攔下...

不過與台灣反艦飛彈攻擊比較..
有個根本性差異:

反艦飛彈你不攔下 命中率高達8,9成甚至更高...
中國艦隊根本沒有冒險本錢 一艘052D中標 就比整波飛彈攻擊還貴上十幾倍..
還沒算上你發射的防空飛彈呢

就如上面M大所言 有計畫耗光你的防空飛彈
你幾十艘每艘造價15億美金的大型神盾艦 甚至幾千幾萬人搭載的運輸船隊..
就等著任人宰割了...
打沉你一半 4,500億美金就不見了... 3,400枚反艦飛彈 價格連1/3都不到...
這還沒算上你上面人員 武器損失呢...

而彈道飛彈 本身CEP就超過150m (中國絕大多數都是這類產品)
你沒攔下它也不見得打得中..
這點看美國在中東對付對手導彈就知道了..
有的飛彈被愛國者系統判斷無傷大雅 連發射飛彈攔下來都免了...

再說 台灣對固定式設施有被摧毀可能性 也已經有所準備..
這幾年已經加速雷達/飛彈系統機動化 不會因為這些設施備摧毀
就失去防禦與還擊能力..

其實損失的問題還不是關鍵 台灣同樣可能損失像鋪爪之類的貴重設施..
而是中國損失不起整批艦隊非死即沉..(尤其是登陸部隊)
這樣損失後 還想進攻台灣 或對抗美軍介入 絕不可能...

我們建軍就是為了讓中國武力無法登陸台灣 控制佔領台灣
損失再大 達到這個目的 就是成功...
反之 中國的損失 不管再能承受 一旦所剩部隊武力不足以有效攻佔台灣
整個作戰仍是失敗....
YC_Jiang wrote:
台灣同樣可能損失像鋪爪之類的貴重設施..

它已機動化了,其他的應該也好了。
台灣向後退 wrote:
強到可以一發打爆你家...(恕刪)


中國五毛往往只接受片面的軍事常識..或... 外宣資料...

像次音速導彈就是一例..

美國與西方國家不是不會做超音速導彈..
美國在上世紀50年代就有產品推出..

而是他們經各項測試與實戰中 認定次音速導彈的效果與破防能力較超音速導彈更佳...
事實上到目前為止的實戰紀錄也是如此...

速度慢的導彈 同樣重量下射程可以更遠 攜彈量更多
再者 可以用更貼近海面的方式行進 更刁鑽的方式突進...
增加發現與攔截的難度 速度雖慢 但對手不易發現 或發現卻鎖不住飛彈
鎖定了發射攻擊 卻被靈活偏移彈道閃過...
相對來說 超音速導彈在上面幾方面都處於劣勢... 成功率更低...

蘇聯難道不知道這樣的問題嗎? 絕對知道..
但蘇聯不可能像美國一樣養上十幾個甚至更多數量的航艦戰鬥群直接對幹...

蘇聯採取的戰術 是以守為攻 在美艦接近陸地時..
以大量艦艇(巡洋艦至快艇都可以) 搭載大量反艦飛彈(射程越長越好)
硬殺入美國航艦群防護圈 準備以大量損失來換取擊沉美國航媽..
要找到航媽 還得派出Tu-22R大型超音速偵查機 在戰機打出條通路進入防衛圈後
衝入其間....
進行自殺式索敵 並導引後面艦隻或大型轟炸機的導彈 進行飽和攻擊

理論上這是可行的 先決條件你敢死一堆人跟一堆戰機與船艦來換那艘航媽...
所以美國在80年代展開神盾系統研發
希望能對抗這種攻勢 但也沒十足把握 畢竟幾十年來
全世界沒有任何國家膽敢對著美國艦隊發動飽和攻擊... 這是宣戰了 誰敢?

蘇聯的超音速導彈戰術 是建立在承受損失 強行進攻的前提下...
速度夠快 射程夠遠就可以了 剩下就是同一時間不計代價及手段 把大量高速飛彈往航媽身上砸..
飛彈本身只要能打中敵人就夠了 ..

但中國現在海空軍發展根本不是這種方向 反而比較類似歐美系列的全方位發展...
可正面對戰美國艦隊的飛彈發射載具 遠遠遜於蘇聯...
在大洋上正面與老美艦隊對上 絕對處於劣勢....
若如上面M大說的 還龜在第一島鏈內等著挨打 那更毫無勝算..

如果對手防禦圈拉得夠大 防禦密度夠高...
那超音速反艦飛彈在破防上根本沒有優勢...
它太容易被發現了 且防空飛彈反應時間絕對還很夠...
中國海軍與老美在大洋上對戰就是如此...

反之 如果對手防禦圈被壓縮到很小 只有百來公里..
那超音速導彈的優勢就很明顯了.. 因為對手反應時間照樣被嚴重壓縮..
防空飛彈連爬高的時間都不夠 像以台灣的雄三飛彈襲擊接近台灣本島的中國艦隻就是如此..
1~2分鐘內 就可以殺到你艦隊上空...
中國艦艇不管防空火力再強 在實際上拉不出一段夠長的防禦圈狀況下...
仍然守不住艦隊的安全...
YC_Jiang wrote:
中國五毛往往只接受片面的軍事常識..或... 外宣資料...


因為他們翻牆還是只看簡體資料,為甚麼呢,因為長期鎖國關在牆內導致近親聯姻,因此新生代普遍智力不足,導致閱讀繁體這些多筆劃字還有學習英文對他們來說太難了。

基於此,他們大腦內的他國ASM一定要像長繭或陰莖系列,一旦不像這兩系列他們就認為人家爆打天下的ASM都是沒用的。

LRASM,下世代最可怕的ASM 超音速長程ASM是他們乾爹蘇聯發展出來一直都是裝飾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