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不能自省自己的言論邏輯謬誤被指正後不自我檢討卻仍一再歪理狡辯只能說,此人居心叵測,是故意來惹事的kelvenblack wrote:不過不得不佩服心理素質蠻強大的,可以扛得住壓力,不然有點羞恥心的早跑去自殺了。
不良人 wrote:排除非正常军事力量的(恕刪) 我相信甲午戰爭前的分析可能也跟你一樣拿這種方式比,所以大清朝就把北洋艦隊給擺陣了,任憑日本海軍來衝擊,結果....直接灰頭土臉!! 當年大清朝海軍陣容可是很龐大的,為何日軍還給衝,因為.....看穿了咩~~~有沒有實戰經驗決定戰場槍聲響起時的一切,大清在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前陣容是很強的,光擺出來的門面就嚇死人,但是割地賠款後的民不聊生,注定事後要被推翻~~~我相信老共高層也知道這種危機,所以沒吃米粉卻喊燒的都是些小粉紅......
alayu999 wrote:我相信甲午戰爭前的分(恕刪) 大清並沒有被推翻喔他是被袁世凱恐嚇後才自己退位的如當年明末鄭氏最後被招安一樣............................................老孫革命後革命黨實力也打不過袁世凱為主的數十萬新軍你可以去看一下大清的退位昭書寫了啥............................................「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議於前,北方諸將亦主張於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是用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義。」............................................還有各國與各國銀行肯借錢還是袁世凱老孫口袋內可沒錢養這些革命黨人
退位詔書指的是封建時代封建君主宣布放棄帝位,移交封建國家政權的官方檔案。此類檔案在中國歷史上共有兩種一是封建時代封建君主向權臣移交政權的退位(禪位)詔書二是封建政權向資產階級政權移交政權的退位詔書中國歷史上除十六國之外,通過皇帝退位改朝換代,並由官方正史可查的退位詔書,謹見十份。
lordkon wrote:大清並沒有被推翻喔他(恕刪) 您說的沒錯! 袁世凱才是當時真正有話語權的"角頭",孫先生是嘴巴厲害手上並沒有強大的槍桿子,當時的革命者也比較像民兵而不是正規部隊(打打游擊看歷次革命起義就知道),但...清朝的衰敗不是一朝一夕,不然不會有這些人物出來群雄割據,各時代的歷史劇本都是類似的模式然後再歸一統。 前提是清朝中葉之後的許多不當政策和作為導致上至下都爛根,連改革變法都淪為笑柄(掌權者可沒想你變阿......),最終說明的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一打再打都只能割地賠款,自此越來越糟糕......不然百姓反什麼......畢竟安於現況的人還是居多,只有逼到才會越來越多人跳出來不惜流血。戰爭是可怕的.....沒事誰會想流血打仗,除了一些狼性不滿現狀的侵略者,才會隨時想著要如何把別人吃掉而不是一起把餅做大,有利益大家一起享! 老話一句:勿恃敵不來,恃吾有已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