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下一代主力戰機研製案不符現階段戰備需求+關鍵技術未克服暫喊卡

魚叉和F16v也不符需求…..
yoyochou
你不符合在地球上,快回火星吧
天衣神水 wrote:

rukawa1
再依此設計機身.....都全案暫緩了還設計什麼? 至於研究引擎,台灣現有的F16和未來的F16V用的引擎其推力和等級比F414更強,直接研究該引擎不就好了(平常就可以做了)何必特別買F414來研究。
2022-08-21 8:05

這是我在 以台灣的技術,能夠做得出發動機嗎?
回應的


可以。
但是現在世界上只一巴掌國家能做。
材料,做法全懂,也做出來,
只是只美國製的?之1 使用時間,
渦輪扇葉會斷裂。


兩岸碰到問題一樣。
rukawa1
我從沒說過戰機引擎簡單,也從沒說織女星就撐得住。只是說如果新戰機的案子暫緩(停止),那引擎的研究可能會中斷(沒預算)。我只是希望不論案子如何,引擎都可以繼續研究下去而已。
dfmtf
葉片設計也很重要,空心葉片的空氣通道如何走,全部長度相同的共震要怎麼改和改多少
dfmtf wrote:
21世紀戰場的一線戰機,已不是小國能弄的了,連瑞典也無以為繼,歐洲含英法也要合起來全歐才能弄
肯定不成功的事,也真的不要浪費錢了,還不如集中在無人機這些小國還能玩的


之前規劃的新戰機,不過是跟F16差不多等級,然後加點小匿蹤(不到五代水準),
沒人說能做到五代機如F22或F35的水準。
如果新聞為真,3月提案,多項關鍵技術還沒跟美談過,8月就否決了?
不覺得太兒戲嗎?
真的有做好各方審查,然後確定是技術或資金不足而無法執行的話沒人會說什麼話,
但這種操作?

無人機可以做(目前也有在做),但不可能只做無人機,然後其他要做什麼呢?

實際上大家都有一種習慣......挑最簡單的來做!
但是做最簡單的能得到什麼?
有點技術的都不做,都習慣用外買的,
武器用外買的,疫苗用外買的,車子用外買的,船用外買的......
然後國內發展呢? 去唸餐飲系就好了!
容易唸而且發展觀光就可以賺大錢!?
(台灣這10幾年來,餐飲系和唸的人的數量都巨幅增加)
導致整個台灣除了台積電還剩什麼?
天衣神水 wrote:
引進來研究不是真的要(恕刪)

意義不大,老美戰隼都買來操作幾十年了,整架戰機該看的也都看過,看不懂的還是看不懂,這和垂發從來沒有過完全不一樣。

發動機買到,進氣口就算一樣,感測器不一定有跟上,感測器有跟上,軟體更不一定有跟上,別說進氣道,飛機姿態改變都要調整發動機油量,因為進氣改變,這些事情再正常不過了。不然怎麼會有洩壓環那些設計。

上次戰隼block 20升級為block 70,台灣也沒說買幾顆發動機換上去,來研究看看玩看看。空軍不是還很俐落的拒絕?

我本身是沒有反對中科研發發動機的,只是對於"大型發動機的研發",是不支持的態度。講白了就是我不支持下一代戰機。理由講到爛了,就是沒錢。

標準飛彈二型的年代,它就具備反艦功能,上個世紀的時候,戰斧也做過反艦彈頭尋標器。現代的各彈種AGM/RGM中間的互換不只是飛彈型號,台灣有嗎?你懂我的意思嗎?

科科和軍方永遠學不會資源整合和共享,同樣一顆PESA AESA雷達,在別的國家做出防空,再衍生制海型號,或從制海發展到對空,這些都存在,而我們台灣是各做各的。

蜂眼做一下,停下來,鷹眼做一下,現在陸軍又停下來,空軍是從頭就無動於衷,電戰更是從沒出現過。陸基另外開一個長波的制海雷達,短波移動式制海無蹤。

整個台灣軍事科技都是想到什麼做甚麼,這種沒有系統性的科技樹。憑這樣的能力所謂五代還是組裝就好了。

如果雷達電戰感測器這些都沒有,做五代出來幹嘛,如果要說人家願意賣這些更高敏感的系統,那為何不賣區區上個世紀的發動機。

大家都搞不清楚,其實美國賣block70和sea guardian上面的雷達與電戰,機敏性質遠超過發動機。怕航程跑去炸中國這些問題也不再存在。

所以,要嘛就買回來組裝,想自己弄算了吧。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TW Energy wrote:
蜂眼做一下,停下來,鷹眼做一下,現在陸軍又停下來,空軍是從頭就無動於衷,電戰更是從沒出現過。陸基另外開一個長波的制海雷達,短波移動式制海無蹤。


說到蜂眼,中科院真的很奇怪,90年代的設計用到現在都沒有出現新版本,一直用64個相移器 + 64根開槽導波管 + 每個導波管58個窄邊開槽天線,只能垂直俯仰鉛筆波束掃瞄,這種便宜行事的設計一直不去改它,時代在變,科技在進步卻都沒有想要改變
這個新聞的正確性我是很懷疑
第一韓國也做不到F35等級的戰機
第二台灣也不可能研發等同到F35等級的戰機(那台灣就世界第一了)
台灣頂多設計一台比IDF更進步的戰機作為國產飛彈武器的載台
也許引擎稍為加大馬力行程大一些
機身有一些隱形功能
載重能力大一些
最多接近F16功能的自製戰機
也許注重纏鬥或對地對海攻擊性能及應付共機擾台功能
有自己獨特的感測器
維修模組化且消耗品維修便宜
能接收地面雷達資訊依資訊發射武器
這戰機只會在台海周邊戰鬥不是遠程攻擊機
如果買得到F414的話
IDF II可不可以沿用F-18C→F-18E的模式進行呢?

IDF本身的設計體質算是不錯,也有多年的實際經驗
如果得到大推力的新引擎,放大個1.5倍
解決短腿與酬載的問題那不好嗎?

個人覺得我們不需要一直盲目去追求五代機的隱身能力
台灣一直以來都是守勢作戰
以台灣的空域、戰場
密布的各式雷達
5代機在台灣戰場真的隱得了身?
反而是台灣要加強資料鏈與戰場管理
任何手段偵得的資訊要可以即時傳遞到所有單位
讓對手的5代機在台灣空域無所遁形並可以有效攻擊

事實上
所謂美軍5代機厲害的是戰場偵蒐與管理分享的能力
這才是真正5代機的精隨
隱形能力只是對應美軍攻勢作戰的附帶要求
我們要的是戰場偵蒐與管理分享
至於隱不隱身
在台海似乎並不是那麼的重要

實用的4.5代機比5代機實際多了
真要5代機
再等幾年F-35也不是不可能
早說了,蔡英文政府藉"國防自主"的理由搞這些根本欠缺能力的案子,目的只有一個:

騙錢。
goethe0214 wrote:
早說了,蔡英文政府藉(恕刪)


是嗎??

你的理由是?
台灣做不到就應該永遠不要想去做??
如果想去做就是因為想騙錢?

所以騙了什麼錢?
誰騙了錢?
knightcsf wrote:
是嗎??

你的理由是?
台灣做不到就應該永遠不要想去做??
如果想去做就是因為想騙錢?

所以騙了什麼錢?
誰騙了錢?

別理這種人
有人只要不是讓他們發包就都是騙錢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