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積分:32473分
文章編號:85637614
dfmtf wrote:
21世紀戰場的一線戰機,已不是小國能弄的了,連瑞典也無以為繼,歐洲含英法也要合起來全歐才能弄
肯定不成功的事,也真的不要浪費錢了,還不如集中在無人機這些小國還能玩的
之前規劃的新戰機,不過是跟F16差不多等級,然後加點小匿蹤(不到五代水準),
沒人說能做到五代機如F22或F35的水準。
如果新聞為真,3月提案,多項關鍵技術還沒跟美談過,8月就否決了?
不覺得太兒戲嗎?
真的有做好各方審查,然後確定是技術或資金不足而無法執行的話沒人會說什麼話,
但這種操作?
無人機可以做(目前也有在做),但不可能只做無人機,然後其他要做什麼呢?
實際上大家都有一種習慣......挑最簡單的來做!
但是做最簡單的能得到什麼?
有點技術的都不做,都習慣用外買的,
武器用外買的,疫苗用外買的,車子用外買的,船用外買的......
然後國內發展呢? 去唸餐飲系就好了!
容易唸而且發展觀光就可以賺大錢!?
(台灣這10幾年來,餐飲系和唸的人的數量都巨幅增加)
導致整個台灣除了台積電還剩什麼?
天衣神水 wrote:
引進來研究不是真的要(恕刪)
意義不大,老美戰隼都買來操作幾十年了,整架戰機該看的也都看過,看不懂的還是看不懂,這和垂發從來沒有過完全不一樣。
發動機買到,進氣口就算一樣,感測器不一定有跟上,感測器有跟上,軟體更不一定有跟上,別說進氣道,飛機姿態改變都要調整發動機油量,因為進氣改變,這些事情再正常不過了。不然怎麼會有洩壓環那些設計。
上次戰隼block 20升級為block 70,台灣也沒說買幾顆發動機換上去,來研究看看玩看看。空軍不是還很俐落的拒絕?
我本身是沒有反對中科研發發動機的,只是對於"大型發動機的研發",是不支持的態度。講白了就是我不支持下一代戰機。理由講到爛了,就是沒錢。
標準飛彈二型的年代,它就具備反艦功能,上個世紀的時候,戰斧也做過反艦彈頭尋標器。現代的各彈種AGM/RGM中間的互換不只是飛彈型號,台灣有嗎?你懂我的意思嗎?
科科和軍方永遠學不會資源整合和共享,同樣一顆PESA AESA雷達,在別的國家做出防空,再衍生制海型號,或從制海發展到對空,這些都存在,而我們台灣是各做各的。
蜂眼做一下,停下來,鷹眼做一下,現在陸軍又停下來,空軍是從頭就無動於衷,電戰更是從沒出現過。陸基另外開一個長波的制海雷達,短波移動式制海無蹤。
整個台灣軍事科技都是想到什麼做甚麼,這種沒有系統性的科技樹。憑這樣的能力所謂五代還是組裝就好了。
如果雷達電戰感測器這些都沒有,做五代出來幹嘛,如果要說人家願意賣這些更高敏感的系統,那為何不賣區區上個世紀的發動機。
大家都搞不清楚,其實美國賣block70和sea guardian上面的雷達與電戰,機敏性質遠超過發動機。怕航程跑去炸中國這些問題也不再存在。
所以,要嘛就買回來組裝,想自己弄算了吧。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個人積分:2078分
文章編號:85649423
IDF II可不可以沿用F-18C→F-18E的模式進行呢?
IDF本身的設計體質算是不錯,也有多年的實際經驗
如果得到大推力的新引擎,放大個1.5倍
解決短腿與酬載的問題那不好嗎?
個人覺得我們不需要一直盲目去追求五代機的隱身能力
台灣一直以來都是守勢作戰
以台灣的空域、戰場
密布的各式雷達
5代機在台灣戰場真的隱得了身?
反而是台灣要加強資料鏈與戰場管理
任何手段偵得的資訊要可以即時傳遞到所有單位
讓對手的5代機在台灣空域無所遁形並可以有效攻擊
事實上
所謂美軍5代機厲害的是戰場偵蒐與管理分享的能力
這才是真正5代機的精隨
隱形能力只是對應美軍攻勢作戰的附帶要求
我們要的是戰場偵蒐與管理分享
至於隱不隱身
在台海似乎並不是那麼的重要
實用的4.5代機比5代機實際多了
真要5代機
再等幾年F-35也不是不可能
個人積分:5335分
文章編號:85649611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