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氣球的氦氣有多貴.貴到讓你想不到

天空之歌 wrote:
問題是氣球不需要用到...(恕刪)

是用99.9 %、3 N的即可、但是那也不便宜多少、10L 的鋼瓶就像老人家呼吸系統疾病用的那麼大瓶、一瓶也要1500左右。
這是常用的氦氣純度、有沒有看到最右下的規格7N ,99.99999 那就是你眼中最討厭的日本人才會生產的填充也只能把空瓶運回日本、更別提其相關的檢測儀器、想打仗?什麼都靠外國怎麼打?
別小看了氦氣的用途、飛彈能不能能安全的射出去全靠它了。
PS:長沙的xx所進入車間滿滿的美國貨、知道那裡是生產什麼武器的嗎?
天空之歌
台灣氦氣這幾年賣的超貴是沒錯 ~ 不過事實上那種3N 4N的工業用管線氦氣在大陸一立方米(1000公升)只要400元喔 ~ [很混]
季節性情緒失調症候群
講半天五毛還是搞不懂關鍵在純度!你中國一立方400元純度多少?就像是鑽石工業鑽石跟珠寶店裡的鑽石價格能比嗎?你總不能用工業鑽石的價格要珠寶店比照賣你吧
吃太飽撐著 wrote:


呃!氫本身就是一種易燃物質,只要跟空氣混合,只要有一點火源,就很容易引起燃燒爆炸,高空只是空氣比較稀薄不是沒有空氣,如果沒有知識,有沒有用腦思考就不重要了

...(恕刪)

關於氣球事件,筆者在此就我已知的部分統一做最後一次總結,因為這個問題我覺得有點吵太久了,實在沒必要再鬧下去。

首先是關於機砲的問題。機砲能不能打穿氣球?機砲當然能打穿氣球。但是我們談的目標是「擊落氣球」,而不是「打穿氣球」——要論擊落,機砲就不是最適合的武器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第一個是結構的問題。我們市面上常見、能夠在手上把玩的氣球是單層的,所以很容易被東西戳了就破。但是高空氣球不可能做成單層的——單層氣球升到高空以後,連別人戳他都不用,他自己就會爆掉了——因此高空氣球必然是採用多層結構。

小氣球因為材料張力因素,只要被戳了一個小洞,馬上就會被撕成一個大洞(可以自己去買一顆氣球來戳戳看,看看戳完之後的殘骸長什麼樣子);但是採用多層結構的高空氣球,小破洞很難扯成大洞,再加上這種氣球飛到高空後體積會膨脹得很大,機砲打出來的洞相對之下就更小了,需要漏氣漏好幾個小時(甚至幾天)才會導致氣球浮力喪失墜落。

因為漏氣需要的時間實在太久了,這個期間就很容易發生預期外的事情。為了避免夜長夢多,最方便的方式就是直接用飛彈把他打下來。AIM-9X的環狀高爆破片彈頭能一次造成大範圍的殺傷,在氣球上直接撕出一個大洞讓氣球快速消氣,這是使用機砲很難做到的。(※其實早期型AIM-7所使用的連續桿彈頭有更好的切割效果,但目前這種彈頭已經不流行了)

有些人會問,M61不是有燃燒彈嗎?難道燃燒彈不能把洞燒大嗎?

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考慮是否能夠觸發引信。這種彈藥都不是單純的高爆彈,而是半穿甲高爆燃燒彈,尤其新型的PGU-28A/B彈藥初速比傳統的M56還要更快,很可能打進去還沒起爆,彈藥就已經穿出去了。另外,這些彈藥的引信也有最低引爆速度限制,彈藥飛行速度低於閾值的話,就不會引爆。

就算引信真的成功觸發好了,高空空氣稀薄,能夠擴大燃燒的範圍有限。而且氣球內部填充的可是氦氣這種惰性氣體,到底燒不燒得起來都是一個問題——氣球真有這麼好燒,蘇聯就不需要特別開發對氣球專用彈藥了。

總之,使用機砲的限制太多,效率也不彰,真的沒必要找自己麻煩。

另外,關於AIM-9X如何鎖定氣球這點,平流層底層溫度大約落在-57.15°C,在這樣的背景溫度下,AIM-9X的IIR尋標器要鎖定氣球應該不是太困難的事,至於飛彈鎖定到的是氣球本身、還是底下酬載物則不得而知。另外,AIM-9X能夠接受機載雷達的役使來輔助鎖定,不過在本次行動中F-22是否有使用AN/APG-77來役使AIM-9X一樣不得而知——這種事情畢竟不是看圖說故事就能知道的。

至於某專頁/網站把JHMCS拿出來講完全就是極大的謬誤,會這樣寫的人大概跟F-22很不熟吧(不熟還硬要寫?這也是很莫名其妙)。

眾所皆知,F-22到現在還是沒有配備頭盔瞄準系統。雖然當年Scorpion HMCS與F-22的整合測試非常成功,且飛行員都表示非常滿意Scorpion HMCS,但由於預算問題,最終給F-22配置Scorpion HMCS的計畫仍就不了了之。

至於JHMCS的部分,其實當初美國空軍想給F-22機隊配置的就是JHMCS,但是在測試時發現JHMCS和F-22在magnetically mapping時出現問題(簡單來說就是定位、追蹤頭盔指向時遇到麻煩,肇因於JHMCS的追蹤器和F-22的主動降噪系統之間的整合問題)。由於這個問題太過棘手,空軍最後放棄了JHMCS的整合計畫。

以上。
神氣保
吃太飽撐著既然是一顆直徑60公尺的氣球又假設裡面灌滿氫氣,為何爆開的瞬間一點火光都沒有?是影像畫質太爛?還是因為背景亮度(白天)比火光亮才看不出來有火光??
台灣向後退
F-22 R3升級有HMCS了,更新一下資訊
不吃菜菜小娃 wrote:
你這根本不是氦氣鋼瓶、那是冷媒用的壓力不同、你拿冷媒的瓶子去灌氦氣?小心爆炸😂😂,淘寶上都是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標示氦氣誰知道裏面灌什麼看清楚了這冷媒鋼瓶我也有。


别暴露自己二把刀的专业知识了!还冷媒瓶子,用无缝钢瓶还是普通焊接钢瓶取决的是介质压力高低,钢瓶材质取决于介质类型。充气球的氦气又不是高纯高压氦气,要什么无缝钢瓶???

随便谷歌就有的图,还爆炸,别搞笑了!存个不到1bar的气态氦,爆个毛炸。以为是高压液氦吗?

黑夜有雨 wrote:
. 别暴露自己二把刀的专业知识了!还冷媒瓶子,用无缝钢瓶还是普通焊接钢瓶取决的是介质压力高低,钢瓶材质取决于介质类型。充气球的氦气又不是高纯高压氦气,要什么无缝钢瓶???
..(恕刪)

你有讀過書嗎?氦氣分子小就是要用無縫鋼瓶、否則放久了自己就漏光了而且冷媒瓶並不能承受如此大的壓力。
冷媒瓶壓力:2.2-2.78MPa( 承受不到30Kg)

這是鋼瓶壓力灌滿時的壓力150kg/ cm2

兩者之間相差幾倍?你相同的容積就少儲存幾倍的氣體?
一開始就跟你說了小小爆炸,台灣約20年前有氣體廠灌氫氣瓶時瓶身異常結果炸了、當埸把操作人的頭炸至對街馬路二樓的客廳。

我貼的GENETRON AZ-50就是環保冷媒,你可以自己查證、有些不良商人拿著冷媒空瓶灌了一點氦氣販售所以才說可以保證灌多少個氣球🎈、要多灌氣球還不簡單加大壓力即可😂😂問題瓶身承受不起較大的壓力啊。
你拿一個冷媒空瓶去氣體廠說要灌氦氣看他不把你趕出去。
不吃菜菜小娃 wrote:
你有讀過書嗎?氦氣分子小就是要用無縫鋼瓶、否則放久了自己就漏光了而且冷媒瓶並不能承受如此大的壓力。


压力差才决定了逃逸速度,别在暴露自己的专业匮乏了。对这些一知半解还跑出来回帖。氦气球是无缝钢瓶吗? 低压低纯氦气为什么要用高成本无缝钢瓶,脑子瓦特了!



谷歌一下就有的答案,活该你这种脑子能被这些专业ID带偏。
台灣向後退
是你笨,沒看到這種低壓能灌的氣球就在你貼的圖上,派對氣球能飛上平流層喔!你是卡通看太多嗎[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黑夜有雨
派对气球飞不上高空,不是因为这个氦气,是因为气球材质承受不了压差!别TM出来耍宝了!
低壓氦氣瓶灌不了一堆氣球喔
何謂低壓就不用我解釋
最簡單的是幾十米大的氣球
要多少低壓鋼瓶才能灌的飽

目前流浪氣球除了本身
要算入氣球本體重量外(數十到上百KG)(漂浮上萬公里)
還有數百公斤的設備

為防止氣球本體破裂.雙層防護
重量體積一定不小

這樣氦氣一定要灌很多.鋼瓶數量更是少不了
最終價格當然不便宜
黑夜有雨
低压不能有大罐??你拿200Bar压差去灌气球?都非要来暴露无知!
黑夜有雨 wrote:
压力差才决定了逃逸速...(恕刪)


這就是兩岸水平差異的很好示範

在中國因為人均教育程度較低
人民收入也差距不小
公安、勞安要求也較不嚴格!
充氣鋼瓶相關安全規定一定有
不過應該是國家規定一套
實際上沒人會遵守

路邊一個氣球才賣幾塊人民幣
你要小販花幾千買個合格鋼瓶!
不可能的
說白了只要能灌氣不會爆炸
氣球能飄
誰管這麼多!

千萬別用臺灣標準去看中國

黑夜有雨 wrote:
. 压力差才决定了逃逸速度,别在暴露自己的专业匮乏了。对这些一知半解还跑出来回帖。氦气球是无缝钢瓶吗? 低压低纯氦气为什么要用高成本无缝钢瓶,脑子瓦特了..(恕刪)

你繼續鬼扯、什麼壓力差才決定😂😂、氣體分子大小才是主要原因、你貼的冷媒瓶都是上下接合燒焊而成、燒焊的地方很難保証不漏、負9次方?負10次方
為什麼不敢談它能夠承受的壓力?
別笑死人了。
一定看不懂這張照片的含義、為什麼工業上的測漏氣體選用氦氣就是因為分子小容易鑽過去、又是惰性氣體安全。
季節性情緒失調症候群 wrote:
這就是兩岸水平差異的...(恕刪)

我覺得真可悲、明明錯的事就是要硬凹成對的。
正確、當然有規範的、連多大的空間能放幾瓶都有。
大家都有看到過氣體廠商載著氣瓶在街上跑、怎麼沒有看過是用冷媒瓶裝的?用冷媒瓶更輕、更省成本、廠商是傻瓜
台灣向後退
看錯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