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陽掌 wrote:不是說不要買昂貴大型...(恕刪) 先不說F18的性能如何,也許台灣裝備了幾個大隊的F18 後,萬一台灣機場被炸無法使用時,也許美國是在規劃讓台灣F18 降落在美國航母呀因為有可能遇到的狀況是台灣F18升空作戰,返航時沒有合適跑道降落,這時候需要轉場到其他備援機場也許考慮到在某些狀況條件下,日本或菲律賓的機場還不能收納台灣戰機,美國航母甲板就是另一種選項,而且F18 的後勤整備可以與美國海軍同步之前不就有消息說台灣飛行員在美國接受航母起降訓練,這樣子不就配好啦
看起來就是幫忙延長維持生產線當然不排除只是放話啦.....不是不能買,但要附帶條件:1.其中要有咆哮者,不用多,12架就好。新生產緩不濟急,先租借一些來應急2.搭售AGM-158C3.F-414技術轉移,幫忙研發ADF
BUCK wrote:看起來就是幫忙延長維...(恕刪) 電戰壓制/匿蹤巡弋/高推力發動機.......這個等級實在有點高,台灣想很久了,但是機會不大更別說附帶條件拿什麼跟人家談條件?尤其轉移F414技術?我們連F404等級都做不出來難不成老美會善心大發,連冶金的配方跟一些竅門都告訴我方?
再次升級 F-16V 60架 內容為f100-pw-229引擎和電戰將卸下來的f100-pw-220 裝在自製 戰機上雷達電戰和升級的16V相同(兩樣台灣都出了研發費用)再選個好看一點的匿蹤機殼,這樣什麼東西都有了
純陽掌 wrote:新戰機日韓都是對外合...(恕刪) 是的...單單以技術而論 日本跟德國都具備獨立開發航空發動機潛力但他們都選擇與已經有成熟產品的公司合作日本的新世代戰機 德國的颱風式皆與英國RR合作單以一線戰機而論 能夠完全開發自製國家 也就美國 法國 跟俄羅斯....共匪當然不算 從戰機構型到引擎開發 那都是從"乾爹"那授權或仿製來的...如AL-31/WS-10所以 小小台灣整天喊戰機自製 有時讓人有自不量力的感覺...英國 德國 日本這些技術明顯超過台灣一截的大國都無力承擔台灣充其量就是成為南韓那樣的"組裝廠" 不能再多了....
中國為了搞航空發動機花了不知多少银子與人力都還搞得不是非常好,台灣薄弱的工業基礎與人才還是別想太多!!!就算你能搞出來,無法達到經濟規模的生產量,造出來的就是性能一般般,但價格遠超F-22造價的凱子戰機!!!個人是覺得台灣可以買F-18i但要附帶一條件:就是美方必須將台產的劍一、劍二、劍三、萬劍彈、空射雄三(雄鷙)整合進去,讓F-18i也可以發射國產武器,惟不可另外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