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六、殲七改無人機,威嚇得了台灣?

東引進駐防空飛彈的始作俑者就是前參謀總長郝柏村。1982年5月13日 郝柏村主持作戰會報指示,應進行外島岸置防空及對海飛彈的研究,以符合向前爭取作戰縱深。1983年6月12、13日,郝柏村巡視東引、馬祖後指示,為在戰略上對共軍構成威脅,增大我防空作戰縱深,應研究於東引、馬祖地區適時進駐防空飛彈,其位置選定以在共軍岸砲射程以外,而我能直接威脅共軍福州、龍田機場為原則。

由於整體防空是由空軍總部負責,因此由空總發函請陸總部就郝柏村指示做進一步研究,陸總則要求防空飛彈指揮部和馬防部提出研究報告。



飛指部在報告中指出,馬祖距大陸海岸18.3公里 ,在共軍180、130、122公釐 加榴砲的射程內,而東引距大陸海岸61.1公里 ,共軍火砲雖對東引無影響,但空中與海上攻擊、地對地飛彈、海防飛彈等,都能直接威脅東引、馬祖地區。由於陣地選定前提是在共軍火砲射程外,因此只有東引符合條件。



飛指部在報告結論中指出,若在東引部署勝利女神飛彈,陣地構建工程概估約2年至2年半才能完成,裝備拆卸、裝運、安裝、測試約需半年,總計擔任戰備時程,約需2年半至3年。不過就作戰效益而言,以部署天弓甲型防空飛彈系統較佳,依其計畫時程,概於1988年始能研發完成。



飛指部建議,為達成戰略構想,初期以一個減裝勝利女神飛彈連進駐東引,其擔任戰備時程概需3年。如果「天弓計畫」能如期完成,則逕行進駐天弓甲型防空飛彈系統較為適當,並於發展中先期構建陣地,以縮短擔任戰備時程。



東引進駐防空飛彈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直接威脅共軍福州、龍田機場,因此東引天弓飛彈連長白雷達的偵測範圍,必須涵蓋福州、龍田機場,而長白雷達採固定陣列天線無法旋轉,偵測角度只有120度,所以東引天弓飛彈連長白雷達的偵測範圍大部都在東引西南方和南方,雖然可有效妨礙福州地區共軍空中進襲台灣北部的戰術行動,迫使共軍戰機繞越,增長其作戰半徑,但東引西北、正北和東北這些方向都是長白雷達的偵測盲區,也就是天弓飛彈的射擊死角。像東引的天弓飛彈就無法迎擊北邊路橋機場來襲的共軍戰機,雖然東引有部署DMS雙聯裝刺針飛彈和20公釐 機砲,但這些都是野戰防空武器,射程短很難有效防禦來自天弓飛彈防空網外共軍戰機的攻擊。



而且共軍已有加油機,加上原本航程就很長的蘇愷27戰機,要繞過東引北邊進襲台灣北部並不困難。如果能在東引增設一座長白雷達,將偵測範圍擴及東引的西北和北方,將可使共軍戰機繞越更遠航程,增加台灣本島防空反應時間,也可強化東引地區的空防。



詳細內容請參閱亞太防務雜誌第31期(2010-11):東引進駐天弓飛彈秘辛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405020

〔記者許紹軒/台北報導〕東引島是我國最北疆土,加上位於台灣海峽北側開口,戰略地位重要,十年來國軍儘管不斷裁軍,唯有東引兵力不減反增,甚至部署有一個天弓飛彈連,而不能說破的是,東引北距中國上海約五百五十公里,其重要性不可言喻。

東引距馬祖約五十二公里,面積不到五平方公里,雖然兩地在地圖上相當接近,但東引軍事重要性遠高於馬祖,也因此在大舉裁撤金馬外島前線兵力的時刻,東引駐軍的人數與火力都不斷強化,甚至還在二○○七年部署一個CM12戰車連,島上並部署有射程一百五十公里的岸基雄二反艦飛彈。

東引的天弓連相當特殊,除了是國軍最北邊的防空飛彈陣地外,傳說中的天弓二B地對地彈道飛彈也部署在此,此型飛彈精準度雖有待加強,但六百公里的射程已經涵蓋上海,具有心理上的威脅作用。

東引在每年的漢光演習電腦兵推都是解放軍的進攻重點,幾次本島派出F-16戰機前往空中支援,才到半路就被打掉,根本無法靠近,東引戰時獨立固守已經是無法改變的宿命,如今島上雷達天線林立,非常容易摧毀,未來如何加強備用設備啟用時機,已是東引防衛作戰的關鍵。

東引已被建設成要塞島,島上居民戶籍有一千餘人,實際居住的人口約四百多人,經濟活動都仰賴駐軍,在金馬外島居民抱怨裁軍讓他們收入縮水的同時,東引駐軍越來越多讓居民荷包滿滿,軍方曾統計,東引居民在郵局的存款逼近十億元新台幣,可見軍人對地方經濟繁榮的助益有多大。
對岸軍武記者對東引的評估
-------------------------
从东引岛上台军装备来看,在未来可能爆发的统一祖国的战争中,能够对我军形成威胁的装备主要是天弓2地空导弹,雄风2反舰导弹和两部大型雷达。

先从雷达来说,岛上的AN/TPS-59战术导弹防御雷达对中高空弹道导弹的有效探测距离远达740公里,对中高空飞机的有效探测距离为555公里(以上数据来源于洛马的技术手册)。AN/TPS-75V远程搜索雷达对中高空飞机的有效探测距离为400公里(《现代雷达》2001年04期)。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对两雷达进行干扰压制的情况下它们的探测范围已经完全覆盖了浙江、福建和江西三省,湖南、湖北、广东、江苏和安徽省的部分地区也处于其探测范围之内。而这些地区正是我对台作战的火箭军及空军部队的主要部署地区。岛上雷达开机后我火箭军的弹道导弹在上升段便会被其捕捉,进而发出预警。而我空军战机起飞后稍微一爬高即进入了岛上雷达的探测监视范围,为了躲避岛上雷达的探测与监视,我战机将不得不保持在低空活动,这显然对我军的作战和训练极其不利。可以说这两型雷达在岛上的部署为台军赢得了数百公里的预警纵深。为此我军在2010年左右在东引的正对面45公里的小岛上修建了一座干扰站负责对岛上台军的雷达站进行压制。

再看岛上的岸基雄风2反舰导弹。岸基雄风2的有效射程为150公里左右(台湾方面宣称),部署在东引岛向北可以与本岛最北端基隆的岸基雄风2阵地配合,构成了台湾北面对海防御的第一道防线,以此来抗击东海舰队和北海舰队南下作战。向南则与澎湖岛上的雄风2配合封锁台湾海峡,与本岛西海岸的雄风2一起对海峡中间我航渡船队形成三面夹击之势。而且台军一直都计划在东引岛部署雄风2E巡航导弹,雄风2E的射程台军号称有1000公里,而东引岛北距我国金融重镇上海仅只有550公里,如若实现部署则对我威胁极大。雄风2E脱胎于雄风2,因此要实现在岛上部署较简单,阵地和保障设施都是现成的,不需要多大的改动。而且也容易掩人耳目,使我难以判断其部署情况。

最后再看岛上的天弓阵地,该阵地无疑是岛上对我威胁最大的部队。天弓2对中高空目标的有效射程最远达200公里(台湾宣称数据),其与澎湖的天弓阵地配合,一北一南撑起了台湾岛最外层的防护伞,将台湾的对空防御纵深向大陆方向推进了100多公里,深入到了福建省的中部地区,覆盖了我数个前线机场(尤其是最前方的马厝坪机场距西引的天弓阵地直线距离仅75公里,我战机起飞后稍一爬升便进入其射程)。这对我前线机场的空军战机的活动是极其不利的,战时我战机为了躲避其打击将不得不保持在地空超低空活动,这将极其不利于我歼击机部队与台军空军争夺制空权。

我军的应对策略

无疑东引岛对我军而言简直就是如鲠在喉,台军的刀都顶到我军的脖子上了。因此岛上的天弓,雄风和雷达阵地必须在开战的第一时间摧毁掉。目前我军能够对岛上台军进行打击的手段有以下几种:炮击、空袭和巡航导弹或弹道导弹打击。

首先来看炮击,东引距我国海岸线最近处约55公里,这超出了我陆军目前主力大口径身管火炮的射程(66式152加榴炮和59式130加农炮均射程不足),只有最新的05式155毫米自行加榴炮打火箭底排增程弹才能够的着。但是精度不够,除非使用激光制导炮弹,但这需要前方设备提供照射,岛附近20公里范围是台军的火力控制区,而且岛上台军在进行阵地选址时还颇费了一番心思,所有重要阵地均建在了山坡的反斜面或山谷中。因此只有使用无人机进行空中照射,但这又面临岛上DMS双联毒刺的威胁。这种情况便给了我陆军另一名星武器大显神威的机会,它便是各集团军远火营的PHL-03式300毫米远程火箭炮,该炮射程70到150公里左右,射程足够且使用的制导火箭弹精度高无需照射引导,简直就像是为岛上天弓阵地量身打造一样。

在火箭炮摧毁了岛上的天弓阵地之后,我空军战机便可放开手脚对岛上的目标展开空袭,岛上的阵地多为花岗岩永备加固阵地,陆军的火箭炮威力不够,这时空军的战机可使用大当量钻地弹药和空地导弹对岛上的雷达站和雄风阵地进行点名。一旦岛上的天弓,雄风被摧毁,则东引岛便失去了军事价值。
------------------------------------------

可惜這個軍武記者對花崗岩與鑽地彈的關係搞不清楚!

Henry_S wrote:
現在東引就有天弓一...(恕刪)

雷達的保護罩必須是透波材質的,這種材質的強度能抗砲擊(防砲彈砲片)嗎?而且雷達使用時面對偵測方向一定不能有遮擋,被摧毀的可能性很大。在東引放長白雷達個人認為不是個好主意。
zx101 wrote:
雷達的保護罩必須是透波材質的,這種材質的強度能抗砲擊(防砲彈砲片)嗎?而且雷達使用時面對偵測方向一定不能有遮擋,被摧毀的可能性很大。在東引放長白雷達個人認為不是個好主意。...(恕刪)


在東引,長白雷達不是用來當預警雷達用,所以要射飛彈時才打開長白雷達,那個盾完全不透雷達波!

雷達也不面像大陸,而面像台灣海峽! 要打可能還要用巡弋飛彈繞一大圈過來打!
查理大 我等您等得很辛苦 一萬架無人機的故事怎麼待續沒有結局 苦等詳細的後續發展

人家在談東引 我一時興起 看過幾個文章就來獻獻寶 還是查理大厲害把本文都找來了

東引其實沒有離對岸那樣遠 所謂海岸還是主要的海岸線 如果是外島可能會所縮短十幾公里

大家很難想像東引其實是阻擋解放軍犯台的第一線 先別講天弓的防空基地可以照顧福建內陸

單單雄二與雄三擺在東引島上 解放軍的北海與南海艦隊要過黑水溝進襲北台灣時就等著好看

當年金門馬祖的角色已經變成象徵性質 真正的前線與解放軍的頭號目標其實是"東引"

很可惜幾十年來火炮技術的精進讓東引少了火炮射程不足的保護 現代化砲兵輕易可以打到

當年打不準的導彈現在已經有了天上衛星的幫忙 鑽地炸彈與無人機讓掩體保護產生缺口

加上這個島又小離對岸的勢力範圍又近 我方空軍恐怕力有未逮 所以才說這個島很難防禦

基於東引的戰略價值 解放軍可能會採取登陸奪島的策略 先遣砲擊與導彈攻擊是跑不掉的

我不瞭解東引的防衛或許有人很有信心可以擋得住 但是解放軍要真開戰當然也是有備而來

或許不惜血本與裝備 拿出壓箱寶來打 唉 防衛東引 其實一點也不簡單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查理大 我等您等得很...(恕刪)

你講得沒有錯, 老共要拿下東引只是時間及傷亡的問題, 即使如此, 東引就能夠充份發揮它的戰略角色(哨兵)了! 
相信此時, 台灣的反擊力道應該也會立即性造成褔建許多戰備設施的破壞......!
所以才會有人說, 老共會採取遶道突擊台灣的戰術, 至於老共要全面開打的話, 如果是準備持久性 (多波段)的攻擊, 現在情報資訊發達......,又是另一話題了.
自由工作者 wrote:
本來是giga大說...(恕刪)


你根本不瞭解東引雖僅小小鳥,現在卻擁有極重要的兩大戰略地位:

1) 西壓福州,內鎮中國內陸,北欺上海; 這些都是仍極有用的老戰略目的。

2) 東北方拒止東海艦隊南線,限縮其與北海道艦隊的活動範圍,對台灣及駐琉球美軍都是重要戰略據點。這是新要點。
giga giga wrote:
你根本不瞭解東引雖僅...(恕刪)

我知道東引的地位啊,但你不能看不見老共在武力上的進步,Henry大引用的文章也說了,當初考量是岸炮打不到,但現在岸炮還是打不到嗎?精度差點又如何,多打幾發就行了,不然就用遠火把島上表面掃一邊,所有雷達天線都會壞,島上的備料能修幾次?沒了雷達,飛彈打的出去,打的到?刺針沒有先期預警的作戰效能極低,無法構成有效防空。
國防部內部評估派F16救援就是送死,除掉防空系統,對岸飛機可隨意丟航彈,用激光航彈精確度很高,躲地下也沒用,炸出口活埋就好,東引就任敵宰割了,幹嘛派人上岸。
自由工作者 wrote:
我知道東引的地位啊...(恕刪)


外行充內行的毛病再現,又要被我打臉。

預警機五六百公里雷達視野是裝飾品? 無人偵察機買好看的?

在補位的同時,我地-地飛彈,雄二E,雄三E, SEED戰機,全是混飯吃的? 不會去掃除炮火來源?

更何況是駐日美軍的切身利益,現在美國又公開以厲害國為假想敵; 對於這種 "厲害國的痛點",不會很快就提供顧問,進階裝備與武器?

真混! 不知今日是何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