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法不是拿來遵守的,是拿來利用的現代國際鬥爭已經不同於過去一定要冠上「人權」、「和平」、「維護民主」等高帽國際法就是用來搶佔道德制高點,將醜惡的鬥爭美化與合理化的工具但國際鬥爭本質上依然是和過去一樣殘酷,利益依然是最高指導原則
二戰是國際權力的一次再分配。現在的國際秩序基本上都二戰戰勝國建立的。拿現在的國際法去裁判二戰中發生的事情本質上講就是錯的。從戰術上講,當時日本偷襲珍珠港對美國的打擊是巨大的。珍珠港事件之後日本控制大部分的太平洋島嶼。美國在中途島戰役發生以前,在島嶼爭奪戰上基本全輸。所以美國出動了敢死隊,由航母編隊無限接近日本本土,然後出動B-52遠程轟炸機轟炸日本本土,借以提高本國人民的士氣。當時美國被日本打的一點脾氣都沒有。海洋被掌握在日本手裡。所以敢死隊是單程的,也就是說轟炸完日本,是在大陸降落的。引述美國轟炸東京的例子是為了說明其實中途島海戰發生前,美國其實根本就沒能力與日本打上一仗。中途島戰役發生后,美國運氣來了。日本的4艘航母,一艘重巡洋艦被擊沉。美國雖然損失了一艘航母,但是總算拿回了制海權。但是時間上已經來不及了。德國的核武技術及原料已經經由潛艇向日本駛入。注意當時美國並沒有完全掌握核武技術。幸運的是,當時這艘潛艇獲悉了德國戰敗的消息。轉向駛入美國西海岸投誠。得到技術和原料的美國很快研究出了核武。但是美國當時還不具備出兵日本本土的能力。日本當時雖然中途島戰敗,但是還有倆艘航母。並且美國雖然截獲了德國的潛艇,但是不知道日本是否通過的別的途徑獲悉核武技術。所以只能先下手為強,在制海權的幫助下,先行轟炸廣島和長崎。所以只能說戰爭這東西不是事後能判斷的。太多的假如了,假如那艘潛艇不投誠,二戰的結果會變。假如中途島美軍失敗,二戰結果會變。
這是小說情節嗎?還是被台灣的名嘴們影響了?lnjpzhw wrote:德國的核武技術及原料已經經由潛艇向日本駛入。注意當時美國並沒有完全掌握核武技術。幸運的是,當時這艘潛艇獲悉了德國戰敗的消息。轉向駛入美國西海岸投誠。得到技術和原料的美國很快研究出了核武。...(恕刪)
考試0分 wrote:編故事也要考證一下吧...(恕刪) 這個確實是錯了。發完我就看見了。說B-52習慣了。實際是上B-25轟炸機。至於信不信就由你了。因為B-25根本就是陸軍機型,所以改成艦載機著實費了很大的功夫。為了更多的攜帶燃油,整架飛機一點自衛武器都沒有。這段歷史可以谷歌下杜立德就可得知。
小田0216 wrote:這是小說情節嗎?還是...(恕刪) 關於B-25轟炸機我已更正了。關於你認為是小說這一段我提供給你資料如下其實德日通過潛艇交流戰略物資有很多。我講的這艘潛艇是最為重要的一艘.1945年3月25日,該艇編號U-234奉命從基爾港駛抵克里斯蒂尼亞接受運輸物品,然後經好望角前往日本。裡面裝載的全是德國最先進的軍工技術資料。最重要的是裡面還有鈾235,總重量高達560公斤,足夠製造兩枚原子彈。你可以在維基解密等相關地方找到資料。以下是個人看法,因為裡面的鈾,所以讓美國人害怕。必須先行對日本進行核打擊。因為美國根本就不知道日本的核武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