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腳阿喵 wrote:
戰時大概不會有漁船大...(恕刪)
欸 大哥 我覺得樓上說漁船只是打個比方 並不是真正要討論漁船戰時作業區域與進出港規定細則耶 況且漁民的"硬頸"精神你又不是不知 實彈操演時 不是還闖進去保護魚場? 萬一打錯了 真的灰不完耶 怕了吧

三腳阿喵 wrote:
我是回前面另一位網友...(恕刪)


您們大國直接用核武攻台算了更省錢省事

台灣西海岸有一百多個魚巷

又打了就跑
貼近海岸線航行

我就不信您們大國雷達能多強


全滅小漁港打個一兩百發的反艦飛彈嗎

您們大國可真有錢

台灣西海岸有一百多個魚巷
就慢慢打
以打造終極 Skyline GT-R 為目標的職人 http://roadflight.pixnet.net/blog
roadflight wrote:
您們大國直接用核武攻...(恕刪)

笑噴...沒能力去查IP,請別在那裝明白的胡亂指控他人.


難不成說話不合你意的,就都是對岸來的?

我只不過提點意見,迅海艦好歸好但也沒那麼逆天,
這樣也要被戴帽子嗎?


-----
另外,要全滅小漁港,丟顆集束彈或燃燒彈就夠了吧.

貼近海岸線,這跟陸基全台機動找塊大空地就能發射,
2者在射程上有何大差別.

陸基一定比迅海便宜省事,而且裝備可分散搭載減少損失.

發展迅海艦的目的,就是要往外跑好嗎.




hn1271n wrote:
很簡單 ,從漁港和幾百艘漁船一起出海,因為沱江艦本身的雷達反射面積和普通漁船沒兩樣...(恕刪)



早期的那些小型飛彈快艇 , 例如台灣的海鷗飛彈快艇(47噸)及對岸的河谷級飛彈快艇(79噸)都有

類似的戰術沒錯 ~


只不過後來的反艦飛彈大多有多重導引模式 , 紅外線成像或是終端電視制導技術也蠻普遍 ....

所以這類想要混淆敵人的戰法就逐漸沒有人提了 ~~~
先不管 沱江號如何反航母 其實任何形式的反艦飛彈 航母都很難對付了

前幾天有仔細看了一些2006年以色列SAAR-5被C-802擊傷的資訊與檢討

因為只死了三個士兵 好像主流軍事研究都不提了 但是前幾天以色列的海軍將領突然宣布

以色列已經針對敘利亞可能獲得俄羅斯提供的P-800做好準備了 剛看的時候還不以為然

但看起來以色列針對在2006年的教訓應該花了很多心力去避免下一次的悲劇


大家還是把維基上對方陣系統的敘述當作是圭臬 而認為近迫武器系統可以打下飛彈

因為方陣的新型MK-16在前幾年的測試中擊落用俄羅斯飛彈模擬的超音速標靶

但不要忘了 2006年的SAAR 5號巡邏艦配備有兩種專門用來對付反艦飛彈的武器

除了方陣以外還有以色列自製的BARAK-1這種專對付低空目標的對空武器給打敗

BARAK-1比起英國的海狼飛彈有過之無不及 當年海狼飛彈連砲彈都可打下來

但是結果論 兩枚C-802 一枚擊中目標 一枚飛越目標擊中64公里外的一艘柬埔寨貨輪


原因為何 推論因為該兩種武器的自動模式遭關閉 因為怕打下友軍的飛機或武器

自動模式較能應付反艦飛彈的攻擊 轉變成人工控制又經過敵我辨識等程序引起延誤

十幾公里的射程只有幾十秒可反應 這次對抗中以船艦被擊中落幕 反艦飛彈勝

C-802其實只有1980年代的技術水平 過了十幾年大家都認為可以輕易反制的武器

竟然大敗專門用來對付反艦飛彈的武器 還連續擊敗兩種號稱是剋星的武器

航空母艦與其護衛之神盾艦 當面臨收放飛機的艦上作業與複雜的艦對空飛彈作戰時

說不定近迫武器系統把收放的飛機甚至對空的導彈當作敵人的飛彈打下來也不一定

唉 作戰環境其實還有許多困難需克服 單比較何種武器好 坦白說會見樹不見林

不如不要比 蠻無聊的

三腳阿喵 wrote:
戰時大概不會有漁船大...(恕刪)

政府依法強制徵召漁船
scott280 wrote:
喔喔喔,事情可能不像...(恕刪)

你要訊海艦的艦長去排隊買iPhone 6來接收資料鍊嗎?>
迅海艦從一開始設計就已經有把從資料鍊接收攻擊目標資料給考量進去了
除非要導引76mm炮玩近距離海戰
或是撤退時防止敵方追擊必須啟動CIWS保護自己
否則迅海艦是不會開啟雷達的

hn1271n wrote:
政府依法強制徵召漁船...(恕刪)


這戰術有點眼熟呀!

你確定在台灣行得通?


老國軍揭四平淪陷真相:中共把百姓當炮灰 國軍不忍
http://www.ntdtv.com/xtr/b5/2014/02/16/a1061477.html

共軍實施人海戰術,把百姓推到槍口上,打得老百姓的屍體堆積如山,國軍也不忍心再打下去,最後四平淪陷。
2008年的波季港海戰堪稱是快艇攻防戰的典型模式,

當然喬治亞(格魯吉亞)海軍低劣的水準遠不如中華民國海軍,

但是我認為整海戰過程仍然值得做為參考.

http://tieba.baidu.com/p/2730879107
波季海戰:俄格兩軍海上交鋒


8月9日,俄黑海艦隊以旗艦「莫斯科」號巡洋艦和「敏捷」號護衛艦為核心的「懲戒編隊」率先啟程,目標是格魯吉亞的港口巴統,阻止美國和北約向格魯吉亞提供軍援。緊接著,由「幻影」號導彈艇、「謹慎」號反潛驅逐艦、2艘中型登陸艦(「庫尼科夫」號和「薩拉托夫」號)組成的分艦隊也從俄羅斯境內的諾沃羅西斯克港出發,前往格魯吉亞另一個親俄自治共和國阿布哈茲的港口蘇呼米。它們以「庫尼科夫」號為旗艦,打算將500名海軍陸戰隊員送進阿布哈茲,從而對格軍形成夾擊,並伺機攻取格海軍母港波季港。

就在俄海軍開始行動後,格魯吉亞國防部就收到烏克蘭(親西方的尤先科總統當政)發出的預警,為避免腹背受敵的局面,格軍決心採取「快打快跑」的戰術,由「第比利斯」號、「季奧斯庫裡亞」號導彈艇率領另外3艘小型攻擊艇狙擊前往蘇呼米的俄海軍編隊中的登陸艦。

在當時的局勢下,如果格軍襲擊成功,將造成數百名俄軍喪生。格魯吉亞總統薩卡什維利想通過給俄軍製造巨大損失,來挽回戰局的頹勢,震懾俄軍。不過,事情並沒有像他設想的那樣發展。

8月9日18時39分許,俄軍「謹慎」號驅逐艦通過MP-310對海搜索雷達發現從格魯吉亞海岸方向駛來5個移動目標,從其20節以上的航速估算,應是軍用艦艇。當時俄軍艦隊沒有接到有友軍艦艇前來匯合的通報,因此判斷正在靠近的是格魯吉亞海軍。據事後調查,格軍艦艇主要依靠海岸雷達搜索俄軍艦隊,在俄軍艦艇作好戰鬥準備時,它們也發現了俄艦蹤跡,可以說雙方都有了警惕心,關鍵看誰先動手。

俄艦隊指揮員分析,考慮到編隊中有2艘航速不超過20節的登陸艦,如果不能在遠距離攔截住格軍艦艇,一旦對方發射反艦導彈攻擊登陸艦,己方會極為被動。因此,果斷下令「幻影」號與「謹慎」號前出,直接殲滅來襲之敵。

一分鐘後,格軍艦艇接近俄艦射程,俄旗艦「庫尼科夫」號下令「警告性射擊」。「幻影」號導彈艇開啟敵我識別器向對方發出警告信號。「謹慎」號也向來襲方向發射了1枚「黃蜂-M」型防空導彈以示警告。不過,格軍艦艇沒有回應,仍快速衝向「死亡區」(如果敵方艦艇進入該區域,俄艦的導彈武器將失去作用)。

幻影號旋即啟動位於艦橋頂部的導彈制導雷達,為P-120「孔雀石」反艦導彈裝定目標諸元。與此同時,「謹慎」號則擔負起對空警戒任務,防止格軍岸基飛機前來騷擾。18時40分,俄格艦艇相距35千米,俄艦探測到格艦火控雷達發出的信號,顯示格軍可能即將發射導彈。

18時41分,「幻影」號艇長下令開火。2枚「孔雀石」反艦導彈騰空而起,這種導彈長約9米,戰鬥部重約840千克,飛行速度接近音速,最大射程90千米,威力相當了得。導彈飛行1分20秒後命中同一艘格軍艦艇。俄軍「謹慎」號觀測到遠方水面發生爆炸,濃煙直衝天空。據俄軍偵察機事後航拍查明,中彈的是格軍「達爾耶裡」號巡邏艇,距俄艦僅25千米。第一枚反艦導彈擊中該艇輪機艙,第二枚反艦導彈擊中駕駛艙。該艇是烏克蘭1999年出售給格方的205P型巡邏艇,艇上武備僅有2門口徑37毫米的單管炮。

打掉「達爾耶裡」號後,俄艦隊發現剩下的4艘格軍艦艇仍高速衝向自己,其中一艘的航速超過30節,把其他3艘甩在後面,明顯是一艘攻擊快艇。於是,「幻影」號加速到34節實施攔截,此時雙方距離只有15千米,幾乎就是傳統炮戰的距離。由於「幻影」號沒有前主炮,於是啟動艇艏的防空導彈發射架,發射出1枚「黃蜂-M」型導彈。該型導彈堪稱「萬能彈」,不僅能打擊超低空飛行的目標,還能打擊近距離的水面高速目標。衝過來的「第比利斯」號快艇被這枚「黃蜂-M」導彈擊中,當即起火,隨即轉向撤回波季港,另外3艘格軍艦艇也慌忙回撤。

18時50分,「幻影」號撤出攻擊陣位,開始追趕開往蘇呼米海岸的俄軍分艦隊。19時28分,「幻影」號趕上分艦隊,並向旗艦「庫尼科夫」號報告:「5個來襲目標,1個被擊沉、1個被摧毀,其餘逃離,損耗反艦導彈2枚,防空導彈1枚,己方沒有損失。」戰後,「幻影」號導彈艇艇長被授予英勇勳章。
就很多人
身在台北,心在北京





sp0609 wrote:
2008年的波季港海...(恕刪)


這是老式的快艇攻防戰模式

如海鷗飛彈快艇,奧薩級導彈快艇等等

主要靠艦艇本身的雷達鎖定目標

接戰距離為20至40哩

打了就跑

但是台灣用的是

快艇為火力平台戰術

主要依靠海岸雷達搜索敵軍艦隊

艦艇為武器載台

接戰距離為50至70哩

敵艦對海搜索雷達距離以外攻擊

本身是不會開啟雷達的

又就只要敵艦開啟雷達

台灣不用開啟雷達就可以攻擊台灣附近一兩百哩內的目標

所以台灣防衛戰中

光華六號和沱江級巡邏艦

是很可怕的武器裝備



以打造終極 Skyline GT-R 為目標的職人 http://roadflight.pixnet.net/blog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