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123 wrote:
雷達先偵搜,被干擾,就能猜測方位,或由已知方位再用光學或紅外線做末端導引。
航母這麼大,現在在哪個區塊早就知道了,末端導引的辨識重點反而是不要打到超級油輪。
請問你在"補"什麼?

你以為航母在雷達上可以輕易辨識? 那是"一堆光點"而已~
電子誘餌還可以幫你增加幾十個(每台戰艦都放幾個~)
否則當年蘇聯幹嘛要開神風機進去"看"個清楚?
不錯~ 良好的電子反反制能力 "有可能"幫你過濾不該打的目標~
問題是~ 你根本沒跟人家對過陣 怎知道人家用什麼手段 用什麼電子特性去欺敵或干擾?
誰都沒把握的事 你是根據什麼認定中國可以?
中國解放軍整整40年 沒打過海空戰~ 而且電戰發展時間比起美國等先進國家~
時間顯然短上很多 如何得到足夠的經驗或數據去建立實戰能力?
雷達跟眼睛是不一樣的 眼睛看起來"好大"~
但雷達看起來並沒這種差異~
所以 這也是為什麼戰機上射控雷達必須"持續不斷"照射攻擊目標?
且對手可以在你慣性導引這段路上 離開你飛彈的"目標區"~
實際上接戰時間很短 技術也相對很成熟的空對空導彈 美軍的平均命中率也不超過5成~
我必須告訴你 就算是戰機雷達如此精密持續的導引~
實際戰場上 飛彈根本沒摧毀過超過100KM的動態目標~
解放軍想去導引1500KM 離開大氣層的彈道飛彈攻擊"動態目標"?
除了說技術超美趕蘇之外 我還能說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