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inolo wrote:
對岸的,你們好像完...(恕刪)
这个数据链终端,确实超级牛
你这确实打了楼主的脸。
楼主就想搞这么一个数据链终端。
把遍布全台湾,所有多基雷达,然后整合起来。
但是这个目前最先进的数据链,传输速度也是最快的。覆盖范围也有500公里。
采用中继平台能达到2000公里。
但是你首先把所有多基雷达都装上终端,这是第一个,终端很便宜30万美元一个。
这些你都解决了。
那么还有一个大问题,LINE16是靠间隙传送数据
你增加了这么多基雷达,无形之中拖累了整套系统的作战效能。
有人会这么傻?
再者,目前这种终端台湾仅有50部,海军舰载型25部。
话题转回,这么先进的数据链,也要中继平台,基本上就是预警机。
你举个这个例子根本就是来打楼主的脸的
难道台湾还有比这个数据链 还牛逼的数据系统。
想想就用雷达车把把台湾全覆盖。
展示館裡有另一個照片,顯現出其他的艦用AESA雷達! 其中有另一個平板式的雷達照片,很像是鋒眼雷達,但是比較大,大約是6倍大的面積! 以概略估計是比前面的SMART-S還大的多! 這個雷達可能是為了要反應,前一款雷達搜索距離不夠遠的問題,粗略估計這個雷達應該會提供350-400公里的搜索距離,大約是SPY-1D的距離!! 如果是使用這套雷達,可能第二套長距離搜索雷達就不必要了! 從照片看,很難講這套雷達是否還是在開發中,也可能已經開發好了,所以可以進步到下一個四面AESA陣列的雷達!
展示館中可以看到,裝置四面AESA陣列雷達的艦橋模型倒是有好幾個,海軍公佈出來的巡防艦與驅逐艦上都是安裝四面相位陣列雷達! 這一點就很耐人尋味! 台灣海軍下一代艦艇的建構計畫已經開始了,歐洲各國都是因為經費考量,大多是使用旋轉式的AESA雷達以減少發射模組的成本! 台灣要替換的巡防艦高達20-22艘,居然全部用四面AESA架構! 這是極不合理的性價比安排! 當然如果國家有錢,我是OK!!
因為這些AESA雷達完全沒有性能資料! 所以只能猜測性能與推斷使用方式!
中科院這麼多年來為海軍已經發展至少超過6款不同的雷達系統,看來技術是非常成熟,另一個跟雷達有密切關聯的就是訊聯作戰系統,從公開的資料看這是一套可以整合雷達資訊並控制飛彈與火砲射擊控制的全自動接戰系統,它不僅可以控制火炮飛彈還可以連接大成與新建構的美軍Link系統,在雷達不開機的狀況下發射防空飛彈,可以與台灣陸地上的雷達連線,偵知大陸陸上的一舉一動,以利提早反應,或是轉變角色,變成海基防空飛彈發射倉,全部由空軍指揮。
也可能以主被動模式加入多基雷達系統! 畢竟這些雷達與作戰系統全部是中科院發展的,所以連線指揮絕無問題!
[下接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