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戰機發動機 預計10年內完成

kruppag123 wrote:
另外我沒在跟你爭論...(恕刪)

任何工業產品,都是根據設計用途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設計。有些需要追求最高性能,有些只需要最高性價比。所以這個世界上高中低端產品都有生存之道。

自從有戰鬥機以來,戰鬥機引擎都是追求極端性能的產品,而非單純的性能低下但C/P值高超。對於TFE-1042,你強調離心壓縮機的優點,就好比在提及一部超級跑車的引擎時,強調它非常省油。你所說的事實自然沒什麼錯,但是完全沒有意義。超跑發動機追求的是省油這個指標嗎?

你應該想一想,為什麼1950年代起(米格17是1950年1月首飛的,有一個月的時間差,我先聲明,你可以不用挑毛病),新研發的戰鬥機引擎,使用離心式壓縮機的極少,1960年代之後,戰鬥機使用離心壓縮機的,可能就IDF這一種了(我不清楚一些小國的自研戰鬥機有沒有,但是主要工業國家的肯定沒有了)。

kruppag123 wrote:
我回文中有寫到這段:MTR MTR390:兩級離心式壓縮,壓縮比13:1
看到兩級壓縮能壓到13:1的壓縮比還繼續體雄下去可見您對這放面的知識可以說沒有,所以有啥好爭辯的?看你回的文就知道你完全不懂了。

這就是你在自己腦補了。

你我爭論的焦點,並不是你所列的TFE-1042發動機性能數字上的爭議。從一開始,我就不曾對你列舉的離心式壓縮機的具體數字有異議。為什麼我要費心去校對你列出的數字有無錯漏?就好比你說某某超跑的引擎每百公里只要五升油,我跟你說超跑的性能好壞又不在省油,然後你說“實際數字是5.2升”,誰管你多少升?那是我們爭論的議題嗎?

覺得故意說錯,我沒有發現就是不懂?你真是想多了。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離心式壓縮器並非噴射...(恕刪)

關鍵還是離心要是多級串聯,會造成發動機
的尺吋上出現問題,不符合一般戰機設計
需求吧!

kruppag123 wrote:
本樓的IDF就是阿,...(恕刪)

一堆飛不到音速的飛機,是要表示
它們的肚子比較圓嗎?
iantsai74 wrote:
這種設計已經被世界航空發動機界拋棄了60年,加萊特為什麼撿起來用在TFE-1042上,天知道



目前世界上還在使用被世界航空發動機界拋棄了60年的離心式壓縮機所推動的噴射發動機的機型如下: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assault_Falcon_20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ritish_Aerospace_146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ombardier_Challenger_300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essna_Citation_Longitud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ulfstream_G280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mbraer_Legacy_500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awker_800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ulfstream_G100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MA_IA-63_Pamp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assault_Falcon_900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assault_Falcon_50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assault_Falcon_10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essna_Citation_III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SA_C-10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ritish_Aerospace_1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oeing_Skyfox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IDC_AT-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ero_L-39_Albatro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extron_AirLand_Scorpio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orth_American_Sabreliner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ockheed_JetStar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arjet_70/7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arjet_5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arjet_4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arjet_40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arjet_3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arjet_3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AI_Westwind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ongdu_JL-8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ritish_Aerospace_146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ombardier_Challenger_600_serie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assault_Falcon_2000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oeing_X-4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ero_L-159_Alc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lenia_Aermacchi_M-346_Master

以上為列舉,族繁不及備載

不反中 不反共 專打SB開腦洞

iantsai74 wrote:
自從1950年代之後,60多年來,有哪款代表國際先進水平的戰鬥機,使用的是離心式壓縮機,有的話請你列舉出來。...(恕刪)



本樓的IDF就是阿,當然你要說它研發出來的時候處於世界二流還是不如流水平我也沒辦法。

1950年以後用離心式代表國際先進水平的戰鬥機?

MIG-17算不算當時國際先進水平的戰鬥機?

Dassault Ouragan算不算當時國際先進水平的戰鬥機?

Dassault Mystère IV算不算當時國際先進水平的戰鬥機?

de Havilland Venom算不算當時國際先進水平的戰鬥機?

Lockheed F-94算不算當時國際先進水平的戰鬥機?

另外您前文所言不是說離心式壓縮機被世界航空發動機界拋棄了60年?現在範圍限縮到要代表國際先進水平的戰鬥機?世界航空界不是只有戰鬥機吧?

不反中 不反共 專打SB開腦洞
kruppag123 wrote:目前世界上還在使用被世界航空發動機界拋棄了60年的離心式壓縮機所推動的噴射發動機的機型如下:


總結:要麽是低端小推機,要麽是教練機。
找個大推力戰機。用發動機出來看看?

iantsai74 wrote:
自從有戰鬥機以來,戰鬥機引擎都是追求極端性能的產品,而非單純的性能低下但C/P值高超。對於TFE-1042,你強調離心壓縮機的優點,就好比在提及一部超級跑車的引擎時,強調它非常省油。你所說的事實自然沒什麼錯,但是完全沒有意義。超跑發動機追求的是省油這個指標嗎?...(恕刪)


先看美軍的發動機,有了推力最大的是F135發動機後,但其它的發動機有停止開發嗎?並沒有

再看看大陸的WS15及WS10,有了大推的WS15為何還要拼命的改善WS10?

發動機的世界真的只有極端性能的產品能存活嗎?



要知到戰機並不是天天都有空戰,更不是天天都需要用到極端的性能表現

但戰機確是要常常的飛上天執行任務

qzz1129 wrote:
總結:要麽是低端小...(恕刪)

這種構型就是適合商用與中小推力範圍的燃氣渦輪機,有人(或是我)有說過這種構性適合大推力發動機?沒有吧?不用一直硬要扭曲別人的說詞阿。1024推力是不大但幾十年下來沒聽過有什麼使用上的問題吧?而且操作與購買成本都低這是他的優點,而且延用自商用發動機的核心機研發風險也小,不然像某個國家買整套技術還一搞27年才上機,重點是花了大把鈔票的成果推力重量比還遜於1024。

那個就是全軸流的喔。
不反中 不反共 專打SB開腦洞
通常1級軸流式壓縮葉片壓縮比約在 1~2之間,1級離心式壓縮葉片壓縮比約在3~5之間。雖然離心式的壓縮比較高,但相對流體也轉了2個90度才進入燃燒室,所以通常流體效率上離心式葉片比不上軸流式壓縮葉片。

因此近代的較大推力發動機(如戰鬥機或客機用)就不會用離心式,而用較多級的軸流式壓縮達到所需的壓縮比,同時氣流軸向進入及出去對大推力需求(即較高的氣流質量流率)會較採用離心式葉片好。

但對較小型的發動機(如教練機、小型私人客機 、直升機用),發動機的重量、尺寸、結構簡單是否方便維修...等,會成為考慮的重點,所以離心式葉片的價值就出現了,但通常也不會用2級以上的離心式葉片壓縮空氣(至少6個以上的90度轉彎,壓縮空氣才進入燃燒室),這樣會損耗流體能量而造成發動機效律不高,故會採用1級離心式葉片搭配4~5級軸流式壓縮葉片。

TFE1042是由TFE731衍生而來,所以才會有1級的離心式葉片。否則正常來說,近代戰鬥機用的引擎是不會有離心式葉片在裡面。

離心式與軸流式葉片各有優缺點,看使用需求而定,沒有誰好誰壞之分。
wer
去查一下,離心式壓縮機和軸流式壓縮機的特點對比。

再去查一下,噴氣式戰鬥機自1940年代末研發的那幾款之後,1950年代以來還有誰在用離心式壓縮機。

再想想,IDF用TFE1042,到底是沒得選的無奈之舉,還是看中離心式壓縮機比較高的單級壓縮比,特意選的。

再想想,板上也有討論IDF改換F414的設想,那麼可以塞進IDF機身的F414為何不用離心式壓縮機?想想離心式壓縮機是僅僅“可用於”小型發動機,還是“比軸流式壓縮機更適合”小型發動機。

想清楚這些事,再回去想想,離心式壓縮機是不是真的那麼好,好到值得拿出來說,單級壓縮比高是一種優點。

這個問題本來就根本不值得爭論的,不知道有什麼好堅持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