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lie2020 wrote:
這是最實在的批評!...(恕刪)
其實STOVL的必要性並不高。
以F-35來説,空軍型的F-35A在空戰挂載下只需要不到300米的跑道即可,對於高速公路而言,要找一段300米長的跑道其實很容易。備用起降點的問題也不在跑道長度上。
而如果選擇F-35B,滿載起飛距離為160米左右,空戰挂載起飛距離未知。
但是,爲了節省這點跑道距離,需要損失的戰力就多了。
一是價格,F-35A飛離價約1.1億鎂,F-35B是1.31億鎂,基本上買5架F-35B的價格就可以買6架F-35A了,雖然對外銷售的價格會漲不少,但比例上是可以估算的。(某些英文資料中兩者的價差甚至高達30%)
二是單機作戰效能,F-35B的發動機推力雖然只少了6%左右,但空重漲了1.5噸,内部油箱容量少了近30%,滯空時間大幅縮水,導致戰機需要補給/整備的頻率提高,按最樂觀的估計,作戰效能最多也只有F-35A的80%
兩者算下來,同樣的軍備資金,選擇STOVL戰機只能得到2/3 (5架F35B * 80%效能 / 6架F35A) 的戰力。放棄隨處可見的300米長高速公路,白白浪費1/3的資金。實在的說,有這個錢在機場多修點跑道、機庫什麽的,收益還更大些。
縂的來説,沒有上艦要求的情況下選擇STOVL型目前看來是得不償失。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大家只管飛機沒有被炸了 機場跑道毀了 還可以運用公路來起降 唉 這只是其中的一環而已
很多人都漏掉了機場的幾個重要功能,起飛/降落之外,還有補給,整備,維修等,這些在戰時都是不可或缺的。高速公路上狹窄的環境,集中補給根本調度不靈。分散補給那麽配套的設備,人員都需要成倍增長。尤其飛彈這類高精度武器也不是隨便什麽車都可以運載的,武器、油料都很成問題。一旦補給效率大幅降低,戰機的出動率就會大打折扣,這其實也達到了對方的目的了。
以四線大道來説,縂寬度一般不超過30米。要知道航母甲板的寬度超過了70米,即便如此仍然擁擠不堪。而機場由於停機坪和機庫的存在,整備空間要大非常多,這樣才能達到全效率的補給。
Modingnuo wrote:
其實STOVL的必...(恕刪)
100%載量F35B算170公尺好了,採用地面滑跳甲板也只須50公尺
75%載量F35B可以垂直起飛
F-35B航程大於1670公里.燃油6000公斤(以內載計算)
防衛作戰來說
F-35A要300公尺機場跑道起飛,先去滑行道排隊在說
F-35B整備75%後出機庫就起飛
以出擊效率來看是有差異的
垂直起降讓它可以躲到各學校操場、隱蔽良好之地區
台灣有F-35B在說
要如何修改補給保修方式也不是問題
講白一點
國家都要亡了你還差幾千萬美金一架的F-35B嗎?
極短場(陸基滑跳甲板50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OaooVrTBhg
垂直(0m)
好處就是生存機會多一點,免的跑道被炸的太徹底連飛都沒機會
就算跑道炸到完全無法讓戰機起降,對F-35B來說根本沒有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