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lie_H wrote:天燕的破片對阿帕契有...(恕刪) 地嶽火可打直升機?有看使用手冊嗎?用武直反艦我是不看好。。。,不過用直升機當軍艦的眼睛可以讓更遠的低空目標被提早發現。。。直19遠處發現低飛的阿帕契。。用艦砲就可打掉。。用船隻中繼可有效延長武直的偵查範圍
AH-64D的長弓雷達安裝位置極佳,位於全機最高處,不僅可進行360度全方位水平掃瞄,而且能如OH-58D般將機體與旋翼隱藏在障礙物後方,僅露出長弓雷達進行觀測;不過桅頂配置在偵測上也不是樣樣完美,其俯視角度便由於主旋翼干擾阻擋而受到限制。長弓雷達採用相位陣列天線,不僅可大幅增加波束的精確度,也能利用兩種不同的操作模式來偵測移動或靜止目標;在追蹤移動目標時,長弓雷達能以 虛擬隨機頻率的脈衝都卜勒模式來過濾低速目標,而偵測地面靜止目標(或是存在地物干擾的情況)並進行外型測繪時,則 使用頻率捷變、極化轉換波形。兩種波形模式交替掃瞄時,能最大程度地縮短目標截獲反應時間,並能同時有效偵測地面上的移動與靜止目標。長弓雷達對地面移動目標的最大有效偵測距離為8000m,對靜止目標則約為6000m(因為沒有都卜勒效應可資利用);雖然以長弓雷達發射機功率的能耐,其最大偵測能力實際上不止於此,但由於與之搭配的AGM-114L豪米波雷達導引地獄火反戰車飛彈的最大射程亦只有8000m,因此現階段美國陸軍認為長弓雷達不需要更長的偵測距離。當然,只要更換控制軟體的模組,長弓雷達就能發揮更大的偵測距離。在可程式化信號處理器(PSP)的支援下,長弓雷達每次能在機身前方55平方公里的範圍內,標定其中1024個目標,並將其中128個空中、地面目標 (軟體升級後可提升為256個)初步分成五大類(係依照雷達回波特徵判斷其是否有轉動的輪子、移動軌跡與速度等參數):履帶地面車輛、輪型地面車輛、防空 單位(ADU)、空中高速定翼機以及空中旋翼機,並為每個目標賦予代碼、威脅程度以及建議的攻擊模式,這些資訊都會顯示在前、後座的多功能顯示器上 ,並自動標出其中16個評估後威脅程度最高的目標。長弓射控雷達可同時導控豪米波雷達導引的地獄火飛彈攻擊十六個最具威脅的目標,或選擇將目標的各種數位參數如時間、方位、速度與相對位置等,經由資料鍊傳送給其他友軍火力投射平台與指揮單位。長弓射控雷達具有三種基本操作模式,分別是對地(GTM)、對空(ATM)以及地貌測繪(TPM)等三種模式。在 GTM模式下,長弓雷達會對機身縱軸兩側各135度的扇面(合計270度)進行掃瞄,波束移動速率為90度/6秒,因此對搜索範圍內的目標更新週期為18秒,每次掃瞄最多能同時標定128個不同目標 (軟體升級後提升為256個);此外,長弓雷達也能選擇對45、30甚至15度的扇面進行密集掃瞄,以增加特定區域的資料更新速率,或者減少雷達波的洩漏範圍 。根據英國陸軍WAH-64的戰場操作經驗,長弓雷達在使用GTM模式時,解析度足以分辨敵方步兵使用的重型機槍,更能有效對付空軍戰機無法處理的小型目標,在掩護友軍地面部隊時格外管用。在ATM掃瞄模式下,長弓雷達將以脈衝都卜勒模式進行每10秒360度的全方位搜索,同樣亦可將範圍縮減為180、90或30度進行密集掃瞄;此模式不僅能掌握周遭的固定翼機,也能精確標定速度慢得多的旋翼機。由於操作性質迥異,長弓雷達無法同時進行對空與對地兩種模式,需由長機、僚機分配各自的掃瞄工作。TPM模式則是因應美國陸軍在惡劣天候下進行地貌飛行(NOE)的需求,用於隨時偵測航道前方的地貌,並計算所有障礙物的高度,一旦有碰撞危險便自動 發出障礙物警告,提醒飛行員進行閃避動作。在地貌模式下,長弓雷達將視AH-64D的飛行速度自動切換掃瞄範圍,以取得合理的資料更新速率(飛行速度越高時,就需要更快的目標更新速率,以免來不及閃避地物 而一頭撞上去)。當飛行速度低於50節(92.6km/hr)時,掃瞄範圍為前方180度扇面(機身縱軸左右各90度);速度高於50節時,便自動將掃瞄範圍降至前方兩側各45度(合計90度)。地貌測繪模式所得的地形影像有二種顯示模式,第一種是將前方0.1~2.5km的雷達地貌影像投射在多功能顯示器上,第二種則是將影像投射在飛行員的頭盔顯示器上,並與PNVS獲得的影像進行重合處理。-----------------------必要時,AH-64D長弓雷達可以導引長弓地獄火飛彈攻擊直升機! 只是對岸的人對這個功能不太清楚!而武直19上雖有安裝毫米波雷達,卻沒有在全軍直升機上安裝資訊交換系統,所以根本無法分享雷達情資,更不要說對岸也沒有那個可以用毫米波雷達導控具毫米波導引的長弓地獄火飛彈!說武直19火力強大,我實在不清楚強大在何處?
截击!”受领任务后,我直升机编队悄悄调转航向尾随“敌”后,在距“敌”机数公里处,与武器系统实时联动的头盔瞄准具紧紧“咬住”目标。“敌”机发现不妙,加速提升,大角度转向朝左后方逃逸。 鲍云羚一拉操纵杆,战鹰如离弦之箭急速攀升,紧接着如轻燕一样大角度转向,像影子一般死死盯住“敌”机。“敌”机越来越近,鲍云羚通过某新型通信系统向僚机发出协同打击指令。攻击!”随着鲍云羚一声令下,数枚导弹呼啸而出,在茫茫海天之间划出数条优美的弧线。“轰”“轰”……霎时间,风云变色,两架“敌”机瞬间被炸开了花,腾起漫天火光。随即,我直升机编队调整航向,快速脱离,返回待战空域。目前没有正式官爆,但数字化协同及空地一体标定目标共匪都是有的。特别是步坦空协同这在网上可以查到的。 Charlie_H wrote:AH-64D的长弓雷...(恕刪)
无论武直19还是武直10都没有办法去跟AH64来对比。一些关键性能还是弱于AH64的。但对岸要明白的是,弱不代表碾压,只是高配低配的问题。并没有跨代的区别。 Charlie_H wrote:AH-64D的长弓雷...(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