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迷 wrote:我比較想知道的是新式...(恕刪) 只要政府高層不要水泥灌腦是有很大的機會。最重要的是要成立專責銷售單位,可以給回扣的彈性等!一但該機不用雷達,機砲與電戰裝備,該機的引擎與飛機智慧產權都是屬與我方,新的飛控電腦整個軟體也是自己寫的,其它裝備,彈射椅,起落架,座艙罩等比較沒軍事敏感性。應該是可以購足零件組裝自行銷售。一但牽扯到武器系統,麻煩就來了!
Charlie_H wrote:只要政府高層不要水...(恕刪) 軍品外銷與各國政治角力關係很大喔 ! 當年IDF與AT3不都是被吹上天 , 結果有人買嗎 ? 不要說飛機這種高價值的東西 , 台灣軍品過去能賣出的 基本上都是些槍呀 子彈呀這類小玩意兒呢 ~而現在台灣國際處境比以前又更差 , 所以老兄你就不必想太多了 ....
你確定? 那來的資訊說引擎跟飛控都是自己做的?IDF的引擎跟飛控不是都美國人搞的嘛!Charlie_H wrote:一但該機不用雷達,機砲與電戰裝備,該機的引擎與飛機智慧產權都是屬與我方,新的飛控電腦整個軟體也是自己寫的...(恕刪)
為何確定飛控是台灣做的?飛控是哪個單位做的? 也是以前航發?現在漢翔?又有一種合作方式是ODM/OEM,也就是原廠設計,ODM/OEM部分設計及測試組裝,如果要加功能請付錢給原廠,若原廠姿態更高的,量產後要解bugs,請給錢,所以真正自主設計跟你做ODM/OEM是兩件不一樣的事...你可以想像原廠:美國軍火系統商航發:OEM空軍:客戶如果沒掌握原廠的技術,怎可能有自主升級跟自我設計的能力,我想作法應該也是花錢請原廠幫忙吧! 陳小春2525 wrote:飛控是自己開發的,不然要怎麼自主升級?引擎是合作。,...(恕刪)
陳小春2525 wrote:飛控是自己開發的,...(恕刪) 開發飛控需要掌握完善的,精確的,風洞测试,氣動外形,速度陀螺,姿态驼骡等等數據,可惜這些都是GD捉刀,沒有一樣是台灣自己能生產製造,能測試的,好的飛控系統開發難度和開發發動機難度差不多,是一個系統的整合,不是台灣這麼小的航空產業能開發的。最後告訴你,IDF使用英國航太系統公司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