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證解放軍空軍飛行時數是否達到200小時/年 ???


jfkcity wrote:
殲七的滯空時間一架...(恕刪)

在空戰時,一堆對地科目用
不上,搞不定空戰時兩個打成平手。

f16對地攻擊能力不弱,以色列經常在示範,而且從美國也有拿到轟炸用武器,到時f35擔任開門任務,台灣f16搞不好跟著轟炸

jfkcity wrote:
殲七的滯空時間一架..殲七的滯空時間一架次平均45分鐘
,F16一架次將近2小時,同樣飛50次,
殲7的飛行員的飛行時數是37.5小時。
飛F16會有100小時。殲七只有空對空
近戰科目要飛,F16從對空、對地、對海、夜視筴艙、LINK-16、大兵力.....全部上。
問題來了,在空戰時,一堆對地科目用
不上,搞不定空戰時兩個打成平手。
.(恕刪)


很好的理論,所以同理可證,
J-10,J-16,SU-30 的中國飛行員在時數不如中華民國空軍
也要學這麼多科目,證明中國飛行員素質比中華民國空軍更爛

對了提J大同志,你口中的王牌J-7 已被編入二線部隊
難怪前陣子解放軍空軍將領一堆被掃下台
一定是美帝和國府收買的叛徒,背叛D和人民的信任,把王牌部隊編入二線

死一百次都不夠
可以看這篇新華社的文章

按照以往的評價體系,飛行時間是判讀一位飛行員水平的重要指標。然而,這次的評選結果宣告了一種新的邏輯。

陳鴻程,飛行時間不足800小時,在2014年空軍對抗性競賽考核中,擊敗上屆“金頭盔”得主,榮獲“金頭盔”。28歲的他成為這次“空軍優秀飛行人員”榜單上最年輕的一位。
 
李海明,飛行時間858小時,2014年首次參加空軍對抗空戰競賽性考核,創下8枚導彈首發命中的佳績,讓對手——兩屆“金頭盔”獲得者、飛了2500小時的“老鷹”級飛行員連連感嘆“後生可畏”。



~~~~~~~~~~~~~~~~~~~~~~~~~~~~~~~~~~~~~~~~~~~~~~~~~~~~~~

時代呼喚什麼樣的飛行員?空軍人才後生可畏

來源:新華社
作者:張汨汨 亓立建 翟道剛
責任編輯:齊冰昕

2015-02-05 17:13

時代呼喚什麼樣的飛行員

——寫在2013-2014年度空軍優秀飛行人員評選活動結束之際

在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加速推進期,作為空戰“拳頭”和體系戰鬥力“刀尖”的飛行人員,時代對其能力素質提出了怎樣的新期許?

2015年1月16日,空軍評選出2013-2014年度25名優秀飛行人員。在時代大潮的洶湧波濤中,從他們身上,可以窺見新一代飛行員為時代所催生的卓越品質。

戰鬥,永遠打響在戰爭開始之前

“空軍優秀飛行人員”評選表彰活動起於2010年,迄今已連續開展了3屆。

隨著使命任務在不斷拓展,新課題層出不窮,前所未有的廣闊疆場為空軍優異人才的脫穎而出提供了牽引,也打造了舞台。


資料圖:蟬聯兩屆“金頭盔”、被空軍授予“矢志打贏的模範飛行員”榮譽稱號的飛行團長蔣佳冀,也是個陽光自信的80後。劉應華攝

“沒有永遠的戰法,只有永遠的變化。真正的戰鬥,永遠打響在戰爭開始之前!”空軍首位蟬聯“金頭盔”的飛行員、成空航空兵某團團長蔣佳冀是這次的獲獎者之一。

創新8套戰術戰法、連續兩年榮獲“金頭盔”的許利強,獲突防突擊“雙5分”的張志剛,圓滿完成東海防空識別區空中巡邏任務的郭恩雲……受到表彰的25位優秀飛行人員中,參加過重大軍事演習任務的有24名,有13人獲得過“金頭盔”“金飛鏢”“空戰優秀飛行員”稱號。

“本次評選表彰活動把握的原則之一就是不搞平衡照顧,用實績'說話'。”空軍司令部軍務部部長王利民說,“積極參加重大軍事行動,勇於承擔急難險重任務,完成任務出色”被直接寫進評選標準。

按照以往的評價體系,飛行時間是判讀一位飛行員水平的重要指標。然而,這次的評選結果宣告了一種新的邏輯。

陳鴻程,飛行時間不足800小時,在2014年空軍對抗性競賽考核中,擊敗上屆“金頭盔”得主,榮獲“金頭盔”。28歲的他成為這次“空軍優秀飛行人員”榜單上最年輕的一位。

李海明,飛行時間858小時,2014年首次參加空軍對抗空戰競賽性考核,創下8枚導彈首發命中的佳績,讓對手——兩屆“金頭盔”獲得者、飛了2500小時的“老鷹”級飛行員連連感嘆“後生可畏”。

這屆25名獲獎者的平均年齡只有35歲,其中35歲以下的有16名。

年輕的新一代飛行員群體,機種不同、戰位不同,但都有著開放的視野、改革的銳氣、強大的自信與卓越的學習能力。他們的技戰術水平與精神風貌,彰顯著空軍高素質飛行人才隊伍建設的蓬勃與朝氣。

飛行員、領航員、飛行教員……這屆獲獎對象涵蓋了多個類別層次。“這是本次評選把握的又一重要原則,即突出戰訓一線。”王利民說,強軍路上沒有旁觀席,本職崗位就是最佳平台。

隨著三代戰機的不斷列裝部隊,有人認為二代戰機是“淘汰機種”。“戰爭隨時可能打響,對手不會等我們有了新裝備才發起進攻。”空軍航空兵某團領航主任劉鐵成與他的強-5戰機5次參加上級考核,並在2014年考核中摘取“金飛鏢”。

空軍石家莊飛行學院二旅飛行中隊長高亮,任教5年來先後撰寫20餘篇研討文章,帶教學員無一人停飛,創造了100%的成才率。

在變革潮頭的不斷洗刷中,一支適應複雜空天戰場的新時代高素質飛行人才方陣,其輪廓正逐漸清晰——特別過硬的政治品質、更高層次的專業本領、跨域融合的體系意識和信息素養、過硬的體能素質和意志品質、深厚的科學文化素養和敏銳的創新思維。

這些優秀飛行人員,正用他們自身所蘊含的強大能量,輻射更多官兵時不我待、只爭朝夕,在更加廣闊深遠的天空振翅高飛。(新華社北京2月3日電)
這篇新華社的文章

僅從飛行時間看,中國空軍的最高年飛行時間已經接近230小時

~~~~~~~~~~~~~~~~~~~~~~~~~~~~~~~~~~~~~~~~~~~~~~~~~~~~~~~~~~~~~~~~~~~~~

“國際軍事比賽-2017”︰強訓、精準、默契——中國空軍“航空飛鏢”項目的獲勝秘訣

來源︰新華社
作者︰王作葵 黎雲
責任編輯︰楊一楠
2017-08-11 17:10

新華社長春8月11日電(新華社記者王作葵、黎雲)“國際軍事比賽-2017”“航空飛鏢”項目比賽10日在長春閉幕。中國空軍不僅在8個機組的角逐中奪得了四個第一名,還獲得了優勝團體獎。參賽官兵告訴新華社記者,加強實戰化訓練、精準訓練和默契的配合是他們獲勝的秘訣。

今年的“航空飛鏢”項目在中國吉林省舉行,中俄兩國空軍分別派出各型飛機39架參賽。

“航空飛鏢”項目比賽總裁判長、中國空軍副參謀長李春潮在10日舉行的賽事閉幕式上宣布了比賽成績︰在8個機組的比賽中,中國空軍殲轟-7A機組、殲偵-8DF機組、轟-6K機組、直-10K機組,分別獲得殲轟機組、偵察機組、轟炸機組和武裝直升機組的第一名。

在偵察機組比賽中,中國的殲偵-8DF型軍機跟俄羅斯蘇-24MP進行對決。兩型軍機最直觀的不同點,在于俄軍機是雙座,一人駕駛,另一人負責偵察,而我軍軍機是單座,所有空中課目要由一個人完成。

空軍航空兵某旅飛行員王森、王勇代表中國空軍出賽。“我們平時訓練的難度比這次比賽的要求大很多。這次比賽大家能夠很快進入狀態,精細研究偵察航線規劃方法、不同陽光角度下目標屬性特點以及低空精力分配原則等問題。”王森介紹。近年來,空軍加大實戰化訓練力度,常態化組織以“擊落制”為規則的“自由搏擊”式對抗訓練,在對抗中大家學會了如何研究對手、研究任務。

僅從飛行時間看,中國空軍的最高年飛行時間已經接近230小時,處于世界強國空軍水平。

2003年入伍的王森飛行技藝高超,是所在部隊奪得空軍對抗空戰競賽考核團體第一的參賽隊員之一。他的隊友王勇也是空中格斗高手,在訓練中幾乎從未被對手“擊落”,規避導彈攻擊更是王勇的拿手絕招。

“比賽當天我們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是要以平常心對待,按正常水平發揮,因為對自己很有信心。”王勇說。

在殲轟機組的較量中,中方的兩架“飛豹”分別獲得了第一名和第三名。他們面對的是綽號為“鴨嘴獸”的俄羅斯空天軍蘇-34戰機。

“投放航空炸彈時,菱形瞄準符中間有個筆尖大小的點,操作者要用高超的手感讓這個點與目標重合,方能實現精準投彈。”張寶玉說,而‘鴨嘴獸’的自動化程度高,即使是使用常規彈藥,也可通過輸入目標的坐標來達到精準攻擊的效果。

這次比賽,張寶玉與孫小凱搭檔獲得了殲轟機組的第一名,他的戰友岳碩生和張福平位列第三名。

“訓練中,我們反復摸索武器系統的使用規律,來提高攻擊的精準度。比如火箭彈容易受到氣象條件的影響,而同一時刻的風向、風速在不同高度都有所不同,我們以‘2米'為單位,對不同高度的氣象變化逐層分析。”岳碩生說。

張福平介紹,火箭彈的重量和裝藥量對命中率也有很大的影響。訓練前,我們每次都要對火箭彈稱重,訓練後則要對攻擊效果進行分析。

采訪中,張寶玉不時地看表,且面有幾分焦急。細問之下才知道,8月10日是張寶玉女兒的7歲生日。這些年來,為了工作和訓練,孩子過生日他只趕上了一次。

與殲偵-8DF不同,殲轟-7A采用的是前後艙雙座布局,這就要求前後艙飛行員形成默契,甚至達到心有靈犀、心領神會的境界。每一對搭檔的組合,都要由領導反復思量並征求本人的意見。

孫小凱告訴記者,“飛機俯沖時,我會在張寶玉身後發出語音提示,讓他可以在飛機剛好到達600米高度時發起攻擊而不必分心去查看飛行高度。這說起來簡單,真正做到卻並不容易。一方面我要了解張寶玉的駕駛習慣,另一方面張寶玉也要熟悉我的說話節奏。”

“空中搭檔不僅要看到對方的優點和長處,還要了解彼此的缺點和不足,並及時提醒對方進行修正。”孫小凱說。
john1801 wrote:
再送你一刀
------------------------------------------------------------------------------------------------------------------------
"解放軍艦載機飛行員選拔需會同海、空軍、工業部門、科研所及醫療相關專家進行篩選。基本條件為年齡在35歲以下,飛過5個機種,飛行時數超過1000小時,其中3代戰機飛行時數需超過500小時,多次參加過軍兵種聯演聯訓、重大演習任務等。"
------------------------------------------------------------------------------------------------------------------------
也就是你國官媒吹的海航菁英,又漏底褲
看到高標條件,35歲以下,只要飛行時數超過1000小時,其中3代戰機飛行時數需超過500小時,而且還3代機只要500小時
去算看看不就是一年100小時初
你的200小時那來,你寫了就算,
唬爛到被官宣打臉
真是爽



我看中國大陸網站
成為一名飛行員
年齡不能超過24歲

假設一名最老的
23歲報考錄取
念4+1年
入部隊28歲

飛個5年
不到35歲
每年飛200小時
飛行時數大於1000小時
其中殲10飛個500小時

所以這個標準
每年飛200小時沒問題啊

nomo333 wrote:
可以看這篇新華社的文...(恕刪)

我們懂的,文革那套。。。

只要熟讀馬克斯,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全部一百分。

只要熟讀毛思想,刀槍不入,殲敵於千里之外,飛劍殺人。
你可以繼續閉上眼睛跟耳朵,把頭埋在沙子裡
愛。回。家 wrote:
我們懂的,文革那套。...(恕刪)
奧林匹斯之劍ρρσ wrote:
你可以繼續閉上眼睛跟...(恕刪)

你可以多讀點書嗎?

老是要我們教你。

你不煩我都嫌煩。

迷彩搞懂了,老子色彩就不爽教了。
nomo333 wrote:
陳鴻程,飛行時間不足800小時,在2014年空軍對抗性競賽考核中,擊敗上屆“金頭盔”得主,榮獲“金頭盔”。28歲的他成為這次“空軍優秀飛行人員”榜單上最年輕的一位。

李海明,飛行時間858小時,2014年首次參加空軍對抗空戰競賽性考核,創下8枚導彈首發命中的佳績,讓對手——兩屆“金頭盔”獲得者、飛了2500小時的“老鷹”級飛行員連連感嘆“後生可畏”。

這屆25名獲獎者的平均年齡只有35歲,其中35歲以下的有16名。(恕刪)



請注意本討論的主題驗證解放軍空軍飛行時數是否達到200小時/年 ???
陳鴻程再度驗證沒有達到
不足800小時,28 歲 算750小時好了
21歲畢業2年基礎+部訓250 小時
23~28 下部隊5年,平均每年100小時,再度打臉5毛解放軍每年200 小時訓練時數



nomo333 wrote:僅從飛行時間看,中國空軍的最高年飛行時間已經接近230小時


所以你老大寫你一夜5次郎,我就相信
然後貴國葡田系寫一文章,中國男人晚上平均一晚五次,沒有任何可驗證資料,然後你就四處說中國男人一晚平均5次



nomo333 wrote:我看中國大陸網站
成為一名飛行員 年齡不能超過24歲 假設一名最老的 23歲報考錄取念4+1年
入部隊28歲飛個5年
不到35歲每年飛200小時 飛行時數大於1000小時 其中殲10飛個500小時
所以這個標準
每年飛200小時沒問題啊


請問你國官校這個年紀入學是大多數?
還有是4+2 年喔 中華民國基礎初教+高教 200 小時要1年4個月, 8個月算部訓
你的例子又破功了證明解放軍年均200 小時訓練,是唬爛出來的

高標是什麼定義?

莫唬爛,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Charlie2020 wrote:
Good Argument...(恕刪)


I hate native people using English. Please use your own lower form of communication if you can't master the act of English.

Here. Time for your lesson.

Good argument with solid evidence! We expect professional replies but I don't think those son of a gun could give a reasonable one.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