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砲兵觀測的水準跟一戰差多少?

砲兵的射測觀通砲五大環節都很重要的
當初付出的心血與青春只希望國軍能變好一點
與一戰時差多少我不介意
我只介意是否有我剛入伍時好
讓進步一直存在最好
懷念我砲校受訓的155加
下部隊建制的八吋榴
跳戰備時的155榴
下基地的105榴
推過的各式計算手射尺
只敢摸不敢碰的陸山光電
親手作的水平桌及前進射擊指揮所
跟那個常電的我唉唉叫的有線話筒
連當時啥都不會就接參二三學的電腦文書處理
高裝檢時作的滿滿一間房間的表簿冊
想起在那那一年那一天的那一個早上
被連值星官追殺的值星班長
被營訓練官射擊的參三文書作業
被群訓練官砲轟的計算手訓練
然後同一個耳朵分別的從三位口中聽到的同一句話:怪我嘍
當時想哭現在想笑
我是一個12340元的下士副砲
卻作著木工+計算手+參二三+值星的苦差事
可是那近兩年的時間卻是一段用錢也買不到的經歷
笑中帶淚也淚中帶笑
感謝當時的養分造就現在的我
感恩
重砲兵 wrote:
砲兵的射測觀通砲五大...(恕刪)
我是一個12340元的下士副砲


一樣是下士副砲,我怎記得是一萬一千多,月初領本薪再加月底的離島加級才有機會破一萬二


Jason kid wrote:
小弟當兵時正好是觀測專長,
在澎防部裝甲步兵營營部連服役
...(恕刪)

五德嗎?小的669G1安宅連
GeorgeS wrote:
我猜的.
應該是副連長下令砲班射擊的. 因為砲兵營中, 實際控制砲班下達砲擊命令的就是砲連副連長, 所以我猜步兵應該也是差不多的機制. 請知道的網友確認一下.(恕刪)


我第一次1996年12月在金門下基地時是連長傳達兵,記得沒看到連長下達60迫炮指令
那應該就是副連長在管

didadi23 wrote:
嗯,你是看到我,我就當過兵器連觀測!(恕刪)

對,我1996年當兵時下基地時只有營級下基地,有人名條上寫觀測
那就是兵器連的人

stevechang wrote:
迫砲是近距(視距內)....但我認為在作戰時,前面步兵應該是能夠依照座標與彈著,

回報給砲班做修正。(電影是有這麼演啦..XD)

**補充,我做過射擊指揮所的工作,修正目標座標後(向左XXX加多XXX),
立馬就要計算出射角方向裝葯等等的數據,然後再射再修正~~~(恕刪)

我也是看電影這樣演,但我當時連上的步兵班排長好像沒受過這類訓練
而且排長只有一具手持無線電而已
所以才想說國外步兵戰鬥單位有人受過訓練能回報給砲班修正嗎?

=========
感謝大家回覆,這種戰鬥中呼叫炮兵支援的問題,因為五毛沒當過兵,所以也編不出來..
南來北往 wrote:
兵器連的42砲砲組類似砲兵,只是較簡化
設有前進觀測士,水平手,計算手
整個42砲排裡最重要的是排副
以前那些被四年半交接(修理)的三年半士官本職學能真不是蓋的
隔著山驅離移動中的匪船
飛行時間20秒
砲彈都能落在漁船旁5米之內
看得頭皮都發麻
匪船則嚇破膽加速開走

迫砲是曲射武器,也需要地圖座標(恕刪)


我本身是電子業微電腦韌體工程師
曾想過,在現代是否計算的工作能透過小型掌上手持裝置解決
可以讓使用者能很快得到答案
減少訓練時間

kruppag123 wrote:
觀測水準?那是啥?單以前進觀測官論都砲校教出來的,用的教材與工具都一樣除非特別目小不然看到的東西都不多,主要的差別在修彈著的功力。(恕刪)


有想過,如果修彈著的功力如果是固定計算公式的話,應該有辦法藉現代化小型設備解決
讓使用者能夠過好的人機介面在短時間內能使用
ChihHeng wrote:
觀測應該都有相關的作...以前我爹當兵時(196x)有一年駐防金門,在做105的實彈射擊
結果有人把發射藥的藥包抓錯了....也不知道是聽錯還看錯
總之把最小藥量抓成整串放進藥桶(發射藥一包一包串起來的,看幾號裝藥就放幾包,
多的就在桶外,裝彈頭會把線截斷)
結果一開砲,旁邊的老芋頭士官長聽到聲音就說......去廈門了~(恕刪)

不知道對岸是否就反擊幾炮了...


cougar2015 wrote:
沒錯,步兵分配到砲兵營就上課,砲兵連還要砲操。(恕刪)


我1996-1998在金門下兩次基地時沒有看到這類狀況
連上據點有炮但都是直射武器,都是戰車炮一類的
rivegauche1979 wrote:
其實以現在的科技水平,整套計算可以輕易地使用一個智慧型手機裡的APP就能完成了
不過近20年前當兵的時候還沒有智慧型手機,我問砲指部來指導的長官為什麼不用筆電和excel取代,
他的答案是怕敵人使用電子戰或病毒...
而且砲兵營架設陣地所需的時間,也往往遠多於我們用紙筆計算所需的時間(恕刪)


我是電子業韌體工程師,用的都是無OS的MCU,包含現代32位元100MHz以上的晶片也是無OS開發

其實怕病毒的話就用無OS開發就好,怕的是電磁脈衝破壞設備


kimhsieh wrote:
我曾是外島的前進觀測...但我在部隊時,觀測官已經有佩雷射測距儀了,對目標一打, 距離方位往指揮所一報

射指的人將數據輸入機器(叫啥名字忘了),所有射擊諸元就有了

現在手機電腦這麼發達, 應該是一台NB就解決了吧,或是手機+app就搞定了(恕刪)

手機或電腦都太耗電,用32位元的ARM Crotex MCU 現代單晶片
(速度100MHz以上,RAM就有96K,ROM可以到1K以上)就可以解決了,螢幕也不用太漂亮這樣才能省電
Jason kid wrote:
120迫砲爆炸時彈殼(恕刪)
讀你的文深有同感+滿滿回憶。
我也是迫砲兵...42砲。

在料羅演習時注意到沙灘上被海浪沖上岸的砲彈破片
一直以為破片邊緣會很鋒利
其實有些破片邊緣是融化掉的
能在爆炸瞬間讓鋼鐵融化
火藥真是神奇的東西

打42砲的照明彈要調秒數
士官說要設定在過了拋物線頂點後爆開成功率較高

連上遇過一批81砲的照明彈尾翼歪的
打完砲管刮出三道溝
那個彈藥兵被k了好一陣子

雷觀機很多觀測所都有

砲彈落海瞬間一不注意就看不到了
尤其是81砲的未爆彈
小水花哪看得到呀
奮勇撼山河.抓鳥不抓人
jack012534 wrote:
讀你的文深有同感+滿(恕刪)

以前在北考部打81砲,剛好那幾天都下雨,底火都潮濕,都不發蛋!起先都會衝往旁邊躲起來!後來就習慣了,沒人會躲!,我民國77年退伍,那時我當觀測,依稀記得那時報蛋著點是左右多少,加多或減多少報給計算跟水平這兩個人!當時觀測是比較倒楣的,要隨步兵連行軍,兵器連其他人都坐車!
didadi23 wrote:
以前在北考部打81砲(恕刪)


不行!
最近這幾年馬防部發生不發彈也是底火彈環受潮。
結果有一次沒有等太久砲手就伸手過去, 突然砰一聲么發。

兩個人手掌粉脆性骨折後送。

而在早年壓垮60砲最後的稻草不是MK19, 而後是南竿膛炸。
也是猜測彈體受潮有鏽蝕。

我會希望目前科技進步, 恆溫技術已經不若以往。
應該將離島彈藥室好好翻一次, 或是想想有什麼儲存辦法。
ljhau wrote:
五德嗎?小的669G1安宅連(恕刪)


安宅我有點印象,我是105榴,湖西670
重砲兵 wrote:
當時想哭現在想笑
我是一個12340元的下士副砲
卻作著木工+計算手+參二三+值星的苦差事
可是那近兩年的時間卻是一段用錢也買不到的經歷
笑中帶淚也淚中帶笑
感謝當時的養分造就現在的我
感恩(恕刪)


深有同感
當時我一個菜下士,兵科掛著財科的貨幣圖案,但做著營計算長的事
然後出基地後又被調去做著中尉值的工程發包、預算編列等事...
剛接的前幾個月往往加班到深夜,沒有人交接,自己跟充滿老鼠味的庫房陳年券宗奮戰找出方法,
想一想政府力推志願役真的蠻可怕的
他們到底知不知道國軍的運作裡有多少是靠著義務役的高水準大專兵在撐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