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lo1126 wrote:不用每個都自己生,就算生得出來, 台灣量又不多,外銷又玩不過美俄中, 既然台灣都是用美系武器, 當然就能用就用 節省經費 ,等有一定防禦能力 ,再慢慢研發 ,你以為研發武器像生小孩那麼簡單 ?
你小孩要不要自己生?(恕刪)
當然台灣有辦發開發近F22的戰鬥機,美國當然會賣F22給台灣,這還要你說?中國的殲20出來了沒?有內需市場的大國要研發新戰鬥機都沒那麼簡單,台灣說生就生,你以為台灣有億兆的軍費?
牛奶伯 wrote:
IDF設定時, 就給個小出力發動機, 讓你天生短腿, 自然就不可能威脅到F-16的市場


天衣神水 wrote:
據郝柏村的回憶錄,當初老美只願意給台灣J79或者國際渦輪(TFE-1042 紙上引擎)二選一,郝認為J79太落後,挑了國際渦輪,通用和諾普都願意幫台灣發展IDF,郝不相信諾普,他認為諾普想推F-20,不會認真幫台灣發展IDF,所以就用F16為性能指標去發展IDF,同時在回憶錄中他也說明指示盡量用F16的配備。
莊孝爺 wrote:
台灣自製飛機, 表面看起來有些成績, 事實上, 過程飽受外購派的打壓.
jerry1103 wrote:一顆魚雷少說1噸重有吧?橡皮艇如何一次載6-9噸的魚雷出海?
真正的魚雷可能很困難,但是類魚雷應該不困難吧。
想像是一台水上摩托車,裝上炸藥。先在水上行駛,可以靠gps導引和無線電指揮,也可以用鏡頭搜尋敵艦。
接近敵艦後潛入水下,然後在敵艦下爆炸。(這部分可能有點難度,但不難克服吧)
這樣子應該不難,也很便宜吧。飽和攻擊起來,敵艦應該很難防禦。
當然它不適用於潛艇,但是可以有很多其他方法發射。
例如: 開戰初期,用無人橡皮艇裝載六到九枚魚雷,航行到指定地點把橡皮艇放氣沉到海底,等到共軍船團要過海峽時,放出魚雷攻擊。
這種東西好像難度不高,市場可能也不大,應該沒有軍火商想做,正適合台灣自己做。
jerry1103 wrote:
想像是一台水上摩托車,裝上炸藥。先在水上行駛,可以靠gps導引和無線電指揮,也可以用鏡頭搜尋敵艦。
接近敵艦後潛入水下,然後在敵艦下爆炸。(這部分可能有點難度,但不難克服吧)
這樣子應該不難,也很便宜吧。飽和攻擊起來,敵艦應該很難防禦。
當然它不適用於潛艇,但是可以有很多其他方法發射。
例如: 開戰初期,用無人橡皮艇裝載六到九枚魚雷,航行到指定地點把橡皮艇放氣沉到海底,等到共軍船團要過海峽時,放出魚雷攻擊。
這種東西好像難度不高,市場可能也不大,應該沒有軍火商想做,正適合台灣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