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MIT》IDF戰機將配中科院國造電戰莢艙,解決國造IDF機缺乏電戰干擾系統

waffe wrote:
從原始設計理念與用途(恕刪)


Waffe大,電戰對空戰非常重要,我的上文著重的也是空戰場景。你也是老軍迷了,回想一下咆哮蟲幹掉猛禽的軍演紀錄。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TW Energy wrote:
Waffe大,電戰對空戰非常重要,我的上文著重的也是空戰場景。你也是老軍迷了,回想一下咆哮蟲幹掉猛禽的軍演紀錄。


環境、需求與資源分配。

從二戰的英倫空戰到現在的戰史都證明一件是那就是在地面戰管的搭配下才是最強的空防,越戰時北越的空軍在老美海陸空三軍航空隊面前論軟硬體理論實力其實是渣中之渣,但戰果如何大家都知道。

而重要的東西無論從一個人到一個國家都很多,馬子、房子、車子哪個重要?有錢當然通通重要,沒錢一個都不重要,或是只能先選一個最重要的。

美軍一直都是找人尋釁滋事的腳色,所以我前面說了你要突破敵人的防空體系自身要準備的東西要比較齊全,因為不管你戰鬥機上裝什麼雷達跟地面雷達(從預警到射控)相比都很渣。而且理論上到處都是還常常躲起來看不到等你飛過去在從你後面補你一發。

而我方的優勢就是內線作戰可以得到戰管的大力支援,國府三軍從本島到外島的各種雷達、飛彈陣地蒐集的情報都會彙整到戰管(搞不好友邦還會施捨一點),這比你機頭裝什麼雷達都管用,這是我方的一大優勢。所以我的意思不是電戰不重要而是在戰管的支援下IDF還能頂一下。

所以,電戰確實很重要但排第幾取決於口袋與資源有多少,如果跟海艦的雷達相比"我個人"(我個人這麼看而已,每個人覺得重要的可以也應該不一樣)覺得優先發展海軍的四面盾,目前來看電戰對於IDF最需要的地方是掛萬劍彈出門的任務,這種任務沒有電戰估計成仁的機率遠大於成功的機率。

而如果海艦盾的資源擋到了潛艦我個人會支持潛艦,潛艦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當然要是有人認為通通重要而且國力與國情可以也必須一起下去搞那我個人也沒啥意見,我常嘲笑五毛在那整天攻關、攻關的喊,我的腦袋不會攻關,只知道這種可能性有多大而已。
waffe
TW Energy wrote:
當年國軍有段很長的時間,不作為,擺爛,對關鍵戰力升級發展視若無睹,也難怪很多事積壓到現在。


對岸現在推出殲16D,而台灣的防空系統都是類比式的機掃或者PESA,代表軍方必需要有因應的措施,以防衛作戰來說,雷達ECCM能力非常重要,除了雜波抑制、跳頻、躍頻....等功能之外,大概還需要加上一些東西,才能確保戰時防空系統能正常運作。

現在中科院已經推出 radar decoy,可以再增加 sidelobe canceller,利用額外的天線去吸收旁瓣的回波,讓系統排除不當旁瓣回波,減少被干擾的可能。

當然,最好的方式是採用全數位化的AESA,中科院或許只有類比式、半數位AESA的技術,仍有被干擾的可能,全數位化的AESA才是抗干擾的王牌。
waffe wrote:
環境、需求與資源分配(恕刪)


沒用,你砸再多錢買飛彈、系統,如果電戰輸了,雷達輸了,全都是瞎子。你可以回到前一頁看我的文章。以前的電戰莢艙還可以掩護僚機,現在?

老美 AESE到五代雷AN/APG-81的時候,解析度超高。它在掃地面目標,空中目標的波束,解析度高到軟體可以把機型外觀都掃出來。

AESA雷達最基本的功能,波束在掃A目標,B目標是無法獲得A目標參數的。你打算發射電戰干擾幫助僚機,可是卻無法獲知它的雷達波束在A目標的頻率參數,無法有效干擾。APG-81這種雷達即便在美國軍方,都是抗干擾能力超高,這是有官方紀錄得獎的。

地面裝備或者空中其他干擾源,無法幫助你IDF干擾對方。 否則IDF跟在電戰隼旁邊編隊就好了。

這就是先進雷達的ECCM反反制能力。相反的,人家帶的電戰系統如果可以干擾你老舊雷達,你連天劍天弓可能都打不出去。

老美到閃電的時候,它的APG-81雷達同時具備電戰功能,所以每隻閃電同時都是電戰機。因為你的五代雷達那種科技程度,空戰的同時就是電子戰交鋒。

IDF這種系統再無法升級,再下去就是養火雞,不如乾脆放棄。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中科院應該是在研發海軍的電戰系統時,把一些像是數位射頻記憶、主動相列干擾天線之類的技術沿用在IDF的電戰干擾莢艙上,所以中科院長才會說最近一、二年就會看到成果。
TW Energy wrote:
沒用,你砸再多錢買飛(恕刪)


咳~~~~~~~~

這位阿尼吉您好像對於電子戰的認知有些誤區,電子作戰主要就是干擾與欺騙敵人的電子信號,這分為兩個大項目,主動電波高擾與被動無電波干擾。被動干擾就是古時候天上撒鋁箔的這種遊戲,或是身上掛一個龍博透鏡來讓自己在電波中變成大隻佬。

而主動干擾分為三大類,主動雜訊、調幅雜訊與調頻雜訊。目前使用的主流是調幅雜訊(就是聽收音機的那個FM),而調幅雜訊又分工作頻率重複調頻、脈衝寬度干擾與天線係數干擾,而這其中使用比較多的脈衝寬度干擾又分蓋台型的功率干擾與莊孝維的欺騙訊號干擾.....................

好巴說人話就是不是拿大烏龜把你蓋台就是在你的回波訊號裡加料,蓋台大家都懂,不管是掃頻、寬窄
脈衝、連續波還是頻寬雜訊反正就是當你在收聽警廣的時候讓你突然聽到0204依依阿阿的呼叫。而欺騙主要分為速度欺騙、角度欺騙與距離欺騙,或是製造一堆假回波餵給你讓你看到一大群敵機朝你飛來,或是看到一個跟大和號一樣大的宇宙戰艦在天上飛..............

而這其中所謂的抗干擾主要是指不容易被抓到頻率去蓋台,這又分一堆有的沒的簡單說這種模式主要是妨礙你的工作,就像我馬子在煮飯我跑去說我現在想打一砲,她說沒空我在那卵姣一樣,會妨礙工作但不一定能阻止工作的進行。而欺騙式就複雜的多,這不是干擾而是餵給你假的訊號。

例如對飛彈尋標頭的督普勒干擾,督普勒雷達的原理就是把打出訊號的回波中具備都普勒效應的回波給留下來然後把普通回波給濾掉,而一般普通回波比較強督普勒訊號比較弱。這時對方可以餵一個高強度的假督普勒訊號給飛彈,這時飛彈會把較弱的真訊號給濾掉然後朝空氣攻擊,或是兩種訊號濾的亂七八糟都留下一部分變成根本不是對目標飛去。這種干擾的反制除了硬體電路的設計外就是軟體的編寫,而且越是被唬爛過的越是可以針對性把假訊號濾掉。

所以AESE抗干擾是真的,但多抗不是只有硬體的部分還取決於軟體與經驗值,後兩者的重要性是高於硬體的。講人話就是AESE可以抗干擾(這只是相對於傳統雷達)但不是抗欺騙,自己掛電戰艙可以干擾,也能帶跟隨的電戰機隨隊干擾,但另外還有遠程通信干擾(土共的電偵機就可以幹這種事),我方是內線作戰遠程通信干擾理論上可以幫到短腿的IDF。簡單說地面站努力幫IDF蓋台或是買台專職電戰機,遠程欺騙就省了,目前應該還沒有遠程欺騙這種高科技。

另外古時候電戰夾艙有分干擾與欺騙型,現在新的都打包成一綑蓋台、盧姣、變鬼影樣樣來。我軍未來要用的F-16V Block 70/72要用這種東西的原因就在於他具備長距離打擊能力,孤身去人家家裡找麻煩不帶些好一點的單盧人家不歡迎你。而IDF能有當然最好,但麻煩一下正妹就在難把了你還一次把好幾個。
waffe
TW Energy
你說的這些都是很粗淺的電戰,就這樣吧。
中科院研發IDF電戰系統美方拒技轉 漢翔自投資金更新RWR組件

看來IDF電戰莢艙研發過程不太順利,電戰這種東西大家都很保密,如果走不通,何不跟老美交涉看看升級 ALQ-184,然後付權利金,給IDF裝上 ALQ-184 (改),個人一直主張利用 ALQ-184的剩餘價值,反正AM/BM、blk 70也用不到了,不過這樣的案例好像很少,不如道可不可行
要做就做一整套的吧?rwr和電戰夾難道不用整合?

今天拿了rwr明天拿到電戰夾不是得回頭再找rwr廠商花錢再整合一次?

既然有了義大利rwr應該加點錢同廠電戰夾一起拿回來

整天找事折騰也不嫌累

天衣神水
不知為何漢翔去找義大利廠商,而不是IDF原本的美系 [不知]
純陽掌
之前明哥,有編報導說是洛馬去漢翔報告rwr,原來的立頓公司被洛馬併購了,現在idf上的rwr其實也算是洛馬的東西
天衣神水 wrote:
中科院研發IDF電戰...(恕刪)


16現在的問題是 rwr一個或2個廠家,電戰又一個廠家,雷達是諾格的,各家聯合起來整合的意願低

而洛馬之前承接美國自用的f16電戰計劃,用的是現有裝在運輸機,武直上的洛馬自家的rwr,和電戰應該也是這原因,但後面又因預算啥的又沒有了,台灣應該接過來完成用在自己的16和idf上
純陽掌 wrote:
16現在的問題是 rwr一個或2個廠家,電戰又一個廠家,雷達是諾格的,各家聯合起來整合的意願低


關於整合的問題,洛馬會來簡報自有它的方法去解決,這是承包商該做的事,漢翔去弄兩套義大利某廠商直升機使用的RWR比較奇怪,連國籍都不同。

諾格也有RWR,現在空軍正在評估諾格F-16 AM/BM的電戰系統,何不藉此問問?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